让打人的孩子可爱起来

2007-12-25 11:54许萍萍
咪咪画报 2007年12期
关键词:打人攻击性语言表达

许萍萍

“嘟嘟又打小朋友了!”每次嘟嘟妈去接嘟嘟,都害怕会听到这句话。可安静时的嘟嘟是多么可爱啊!为什么嘟嘟生气时就管不住自己的小手呢?

打人在心理学中也被称为攻击性行为,其成因还是以生活环境因素为主:

爸妈经常用打骂的方式教育孩子,其实这是给孩子提供了一个不好的“榜样”——可以用暴力来发泄心中的压抑和怒火。

孩子经常接触电视和游戏中的暴力场面。

在游戏以及其他日常活动中,孩子会模仿同伴的不良行为。

孩子性情比较急躁、不懂得用语言表达情感,也容易产生攻击性行为。

矫正孩子的攻击性行为,应以正面疏导为主:

尽可能减少孩子接触攻击性行为的机会,如看武打暴力性的影视节目,玩暴力电子游戏等。

教给孩子一些表达情绪的方法,让他们尽可能用语言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运动也是调适孩子情绪的好方法。

通过饲养小动物培养孩子的爱心。

对情绪冲动的孩子采用冷处理的方法,在一段时间内不予理睬,让他冷静下来进行反思。

避免用武力教育孩子。

培养孩子交往、合作、分享的能力,多给孩子提供一些轻松、自由、感兴趣的合作活动。通过自由组合、分配角色,一起玩一起交谈,体验同伴合作的快乐,培养合作分享友爱的品质。

猜你喜欢
打人攻击性语言表达
3-6岁幼儿攻击性行为的现状及对策
孩子总打人怎么办
新闻采访中如何应用语言表达技巧
打人的年纪
宝宝“打人”,就是不友好吗?
语言表达与语体选择
非攻击性话语引发的冲突回应探析
家教语言表达的“八种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