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选择跟谁午餐

2008-01-06 10:18叶茂中
21世纪营销 2008年24期
关键词:午餐符号群体

前些天,参与第一财经的《谁来一起午餐》节目,不禁感叹,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扩大的视野和良好的机会平台让更多80后们获得了学习和迅速提升的机会。这群年轻人比任何一个年代的人都要自信、大胆,有自己的主见和强烈的个性。并且在考察他们的过程中,叶茂中这厮也突然意识到,在竞争的市场中,这群年轻人的背后是一个拥有2.4亿人口的庞大消费主体,他们才是市场的潜在BOSS。现实中,企业必须经过重重考验,最后才能被选择与80后一起午餐。

After joining the Who Will Come For Lunch produced by First Finance Daily, I could not help thinking that what a good time it was! So the lucky 80s could learn and improve as much as they can, if they would like, as most of them are obviously self-confident, brave, independent and characteristic. It is a commonness of this generation. After a brand survey, Ye Maozhong has suddenly realized that the 80s, 240 million in all, are the real principal part of the market, however the competition is more and more intense. In a word, only those enterprises which are really competitive could survive and enjoy lunch with the 80s.

市场真正的潜在BOSS——80后,是最拥有成长型购买力的人群,他们经历了中国市场经济、全球化、互联网进程的洗礼,推崇创新,强调个性与创造力的消费观念,带动了营销理念与广告方式的改进。企业想要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赢得他们的关注,必须赋予自身产品独特的核心竞争力,同时在了解他们的消费行为和心理特征的基础上,针对他们的消费行为和生活方式制定对应的营销策略,说服他们接受并喜爱自己的品牌,所以对于企业来说不亚于一场“谁来一起午餐”节目考验。

国际品牌早在十几年前就意识到80后乃至90后这一群体,在他们的群体意识还没有形成的时候就以电影书籍、漫画等形式对80后进行软文化输出,甚至潜移默化的影响着他们的价值观与消费观,这种影响在现在看来取得了巨大的效果。80后的消费观中被深深的打上品牌的烙印,他们是品牌最忠诚的消费者——“我只喜欢”麦当劳,穿鞋子一定要阿迪耐克,IPOD的产品是最帅的,搜集Hello Kitty的所有造型……本土企业想在“午餐”中分得一杯羹,就需要下更多功夫,不仅要树立自己的文化与品牌,同时也必须重视品牌影响的积累,以多样化的营销方式最大限度的接触消费者的生活轨迹,最大限度的占领消费者的心智资源。

以创意营销与情感体验营销迎合80后的内心感受

80后是一个追求“创意”的群体,他们非常强调个性与创造力,注重消费的过程和内心感受,希望享有独有的消费特权,这表现在他们喜爱DIY、试用装和体验活动,买东西注重包装和服务等方面。懂得用心的企业总是在深入研究80后的需求变化以及趋向的基础上,创新树立行业“先行者”的姿态,并以情感体验营销包围消费者的心智从而赢得成功。中国移动的动感地带就以“我的地盘听我的”为主题,在以周杰伦为首的80后的地盘上创造符合年轻人特色的个性营销活动,让80后的自尊心得到最大的满足。Nike借助全球消费者跑步赛的巨大体验活动树立了时尚健康运动的标杆,将品牌潜移默化的渗透到消费者的心智当中。因此,为目标消费群体创造各种体验的机会,准确把握他们的需求变化趋向并赋予品牌独有的情感意义是每个企业必须做的一件事。

以互联网营销与口碑营销打破传统传播方式

我们过去绝不会想到今天的世界会是个虚拟世界。从“三鹿事件”到神七上天,网络平台越来越显示出巨大的口碑力量。而作为最主要的“网络生存者”的80后恰恰是创造“口碑”的主人,口碑也是他们在消费时最注重的参考之一,因此想要全力以赴包围80后的生活,就绝对不可以忽视网络的力量。你可以不打广告,但决不能不做口碑,成功的互动营销能让80后自动进行良性的口碑传播。因此企业需要针对80后平时接触网络媒体的方式,主动进行互联网互动传播,并结合下载、游戏和即时通讯等各种手段低成本的激发80后的互动参与,从而在群体中形成口碑传播。像可口可乐深入研究80后根深蒂固的“网虫”生活后,与魔兽世界等网络游戏联合进行互动,不仅大大提升销量,更借助网络与口碑赢得80后更高的忠诚度,让80后自发的口口相传。

以符号营销缔造流行趋势

叶茂中这厮一直坚信符号的力量,符号可以体现一个品牌强烈的个性并形成流行,且一个代表积极意义的符号与品牌进行正面关联,既能引导大众对品牌的正面认知,又能规避品牌硬性传播带来的负面影响,80后是一群非常强调个性的群体,他们通常有自己的一套符号系统,并且他们在消费的时候,也会去寻找能够和他们这个群体的符号和个性相一致的产品。肯德基Win2008——胜利中国,就是一次结合了奥运元素的符号营销。借助80后对“v”符号的熟知和Win这个口头语结合,让他们用姿势做出各种“双v”,代表胜利的含义,从而成功打造“胜利中国”的广告战役。企业要赢得80后群体的偏爱,需要大力去发掘这个群体的一些流行语言、词汇、图形、行为和心理,并要学会将这些符号融入产品研发和传播策略中并树立积极正面的形象,以增强认可度和信赖度,扩大认知度。

以新技术与新媒体的应用拓展传播手段

大众传播的影响力往往只停留在唤起受众对其产品与服务的注视,且是主动与被动的关系,面对80后,必须要将信息即时、动态、直达的传播到消费者的生活轨迹各处,才有可能引起他们的注意。新技术和新媒体的应用,加上网络广告与公关形式的拓展形成了新媒体与网络结合的双向营销新方式。不仅将传播者和接受者融汇成对等的交流者,而且让无数的交流者相互间可以同时进行个性化交流。聪明的企业不再只坚守传统的传播手段,在投放电视广告的同时也会在视频网站做一些有趣的小短篇,或是以富媒体或博客广告的形式吸引消费者产生主动体验,增大与80后“接触”的机会,新媒体与网络平台的互动,形成全方位的声音,实现了品牌与消费群真正意义上的沟通。

以跨界营销实现品牌价值的跨越

我们正在迎接跨界时代的到来,品牌在行业内单一的属性已经不能满足80后,互联网的存在使得他们视野不断延伸,这些年轻人对于各个行业和领域都有较好的了解;而文化的多样性带来消费品位的强烈融合使得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文化联合与品牌联合,他们利用其他领域优势丰富自身的品牌文化,发挥不同类别品牌的协同效应,让自己在竞争中能够更为强势。比如动感地带与麦当劳共同开发出“动感套餐”之后,使双方品牌在年轻一族中的影响力不断扩大。而音乐的魅力让索尼爱立信成为由亏损上升至引领手机娱乐化的高峰。成功的跨界营销结合80后熟知的行业优势并能够从不同角度诠释同一个产品的特征,并且让产品的形象更为丰满,从而实现品牌价值的跨越。

下了节目,叶茂中这厮的工作也还是整天削尖了脑袋想着如何帮助企业得到和80后们“午餐”的机会,同时也在思索怎样让80后在选择国际品牌的同时,给本土企业更多被选择的机会。作为一个60年代末的人来说,理解80后的行为和喜好总是不那么容易,可这厮还是喜欢这个“80后的时代”,它蕴含着更多的机会和挑战。

责任编辑:简红明

猜你喜欢
午餐符号群体
让阅读更方便的小符号
井下午餐
达到群体免疫,没那么容易
“小团体主义”帽子不要随便扣
调查
中间群体
午餐
加减运算符号的由来
草绳和奇怪的符号
中国符号,太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