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动物身上汲取生存的智慧

2008-01-07 05:29黄金山
作文成功之路·小学版 2008年11期
关键词:鳗鱼鲶鱼保护伞

黄金山

引言

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它形象威武,动作矫健,气质非凡。在对待子女的教育上,中国有句古话叫“望子成龙”。意思是说,天下的父母无不期望子女成为领先时代的人才,成为纵横四海的“龙”。可是在教育上,不少父母却是溺爱有加,对子女百依百顺,宁肯自己受苦,也要让子女过得舒适,真有点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飞了。结果,被溺爱的子女们不仅没成龙,反而给父母带来更大的负担……

启示文章一

狮子和羚羊的家教

每天,当太阳刚升起来时,非洲大草原上的动物们就开始奔跑了。

狮子妈妈在教育孩子:“孩子,你必须跑得再快一点,再快一点,你要是跑不过最慢的羚羊,你就会被活活饿死。”

在另外一个场地上,羚羊妈妈也在教育孩子:“孩子,你必须跑得再快一些,再快一些,如果你不能比跑得最快的狮子还快,那你肯定会被它们吃掉。”

思考提示

大自然的生存法则是残酷的,在人类社会中也有类似的情况。那么,作为父母,你是教育引导孩子从小练习生存的本领,还是叫他们坐享其成?

启示文章二

鳗鱼的故事

在日本有一个广为流传的故事。古时候日本渔民出海捕捉鳗鱼,因为船小,回到岸边时,船舱里的鳗鱼几乎死光了。唯独有一个老渔民,他的船和船上的设备与别人完全一样,但是他的鳗鱼每次都是活蹦乱跳的。因此老人总是比别人卖到更好的价钱。不几年,老渔民成了富翁。直到老渔民重病不能出海了,他才把鳗鱼不死的秘诀告诉儿子:在盛鳗鱼的船舱里,放进一些鲶鱼。鳗鱼和鲶鱼生性好斗,为了对付鲶鱼的攻击,鳗鱼便竭力反击,所以就活了下来。

在临死之际,老渔民告诫儿子,要勇于挑战,只有在挑战中,生命才会充满生机和活力。

思考提示

这个故事被人们总结为“鲶鱼效应”。如果某种生命长期封闭在一个小环境里,没有异己分子的加入,就会死气沉沉。试想,那些被封闭在象牙塔里不经风雨,不见世面的孩子将来会如何呢?

短小结语

可爱的小朋友们,看了上面的故事,你是否开始思考自己应当怎样成长,才能成为爸爸妈妈心中期盼的“龙”呢?

强化训练文题设计

1学会竞争

2动物老师

3成“龙”记

4第一次离开爸爸(妈妈)

任选一个题目作文;文体、字数不限。

优秀作文示例

第一次离开“伞”

黄石

童年,我是在爸爸妈妈的“伞”下度过的。

我的家乡在山区,我好想去探索一下大山的神秘,可妈妈总是说:“别去,山里有毒蛇,怪吓人的。”

家门前有一条河流,碧波荡漾,浪花朵朵。我好想去感受一下那水的柔情,可是爸爸总是阻拦:“别去,水里有暗礁,会伤到人的。”

所以,我从一岁到十岁,从来没有逃脱爸爸妈妈这把大伞的保护。虽然生活得悠闲自在,但是总是这样被“伞”罩着,将来是难以经受住风雨和挫折考验的,所以我总想找机会去那山里或水里看看。

今年“五一”,爸爸妈妈要去亲戚家赴宴,安排我好好看家。机会终于来了。

离开“伞”,我觉得好自由。我像一阵风愉快地向家对面的金子山奔去。林风是那么的凉爽,鸟啼是那样的动听,山花是那样的绚丽……蓊郁的松林仿佛在拥抱我,我好像超凡脱俗了一样,完全陶醉在大山的美景中。

上到半山、腰,石阶越来越陡,抬头看去,仿佛从云中垂下的云梯。记得爸爸说这里叫“百步梯”,只有猴子才能爬上去。果然我才登了十几级台阶,腿就酸软了。我坐在石阶上,突然想到爸爸妈妈回到家,发现我不在,一定到处找我!我有些后悔,不该独自来爬山。可是好不容易才得到机会,这样回去还算男子汉吗?他们除了批评,还会笑话我的!“决不能半途而废。”我一咬牙站起来,继续向上攀。

我拉着葛藤,一点点向前,好不容易又登上了十几级台阶。我汗流浃背,脸热热的,喘着粗气……

突然,前边草丛里发出簌簌的声响,循声看去,一条酒杯粗的菜花大蛇吐着红信迎面蹿起。我惊叫一声,本能地弯腰拣起一块石头打去,那蛇灵巧地一闪,从我身旁溜走了。虽然是一场虚惊,但是我的心扑通扑通地跳个不停。

抬头看看入云的石梯,我感到腿酸得站不直了,同时也饿了。此时我真的好想爸爸妈妈,要是在平常,这些困难根本不在话下,一声呼唤,妈妈就会送来香甜的食物,爸爸就会背我回家。我思念起我的“保护伞”来,恨自己的莽撞。第一次离开父母这把“保护伞”,虽然有一定的快乐,但还是感到孤独和恐惧。我决定马上回家,宁肯接受父母的责骂……

俗话说“上山容易下山难”,但在家的召唤下,一路的杂草、荆棘、石块对我来说已不是障碍。回到家里,我大汗淋漓,爸爸微笑着端来洗澡水,妈妈迅速找来换洗的衣服;等待我的不是责骂,而是温柔的开导。

我躺在床上,回想着第一次离开爸爸妈妈的行动,有自由快乐,也有艰难险阻……但是我没有后悔,毕竟这次离开“伞”的行动,成为我从幼稚逐渐走向成熟的一个标志。

简评

作者通过自己第一次离开爸爸妈妈这把“保护伞”自由行动的经历,反映了青少年追求独立自由,渴望走向成熟的心理。离开“伞”虽然可以得到成功和快乐,但是盲目离开也会带来挫折和危险,作者表达出了自己对人生成长的辩证思考,主题深刻。心理描写很出色,情景交融,富有真情实感。

猜你喜欢
鳗鱼鲶鱼保护伞
严查黑恶势力“保护伞”
水中鳗鱼机器人
为小朋友们撑起“保护伞”
让鲶鱼慌起来
善待“对手”
陷 阱
保护伞
鳗鱼与狗鱼
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