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阅读,唤醒学生内心深处的人文情怀

2008-01-16 05:11徐艳霞
中学语文·教师版 2008年12期
关键词:阿Q精神学生

徐艳霞

阅读,是一种享受。阅读是获取知识、丰富视野的过程;阅读是提升感悟能力、激发情感火花的过程;阅读是由文本走向自我、探寻精神本质的过程。引导学生喜欢阅读,学会阅读,从深度阅读中体会读书的乐趣,积累知识,增长智慧,是语文课义不容辞的责任。

笔者结合自己阅读课的一些案例,来探讨如何引领学生进行深度阅读的问题。

一、阅读自然:一花一叶总关情

美丽的大自然永远是人类的精神故乡,春花秋月,橙黄橘绿,大自然用形象的语言,给这个世界增添了诗情画意,任人品味,引人遐想。在阅读时,我们要仔细品味作品中那些优美的自然景物描写,从中获取高雅的审美享受。例如《我与地坛》片断:

园墙在金晃晃的空气中斜切下一溜阴凉,我把轮椅开进去,把椅背放倒,坐着或是躺着,看书或者想事,撅一杈树枝左右拍打,驱赶那些和我一样不明白为什么要来这世人的小昆虫。

蜂儿如一朵小雾稳稳地停在半空;蚂蚁摇头晃脑捋着触须,猛然间想透了什么,转身疾行而去;瓢虫爬得不耐烦了,累了祈祷一回便支开翅膀,忽悠一下升空了;树干上留着一只蝉蜕,寂寞如一间空屋;露水在草叶上滚动,聚集、压弯了草叶,轰然坠地摔开万道金光。

满园子都是草木竞相生长弄出的响动,悉悉窣窣悉悉窣窣片刻不息。

这里,史铁生用一种清澈得近乎参悟的文笔,为我们展示了一个清幽静谧而又积极富有活力的世界。金晃晃的空气斜切的阴凉、停在半空的蜂儿、摇头晃脑的蚂蚁、空荡寂寞的蝉蜕、滚动着露珠的草叶,这一切,都是大自然怀里的精灵,它们有生命,它们也有灵性,它们在用自己的方式,参与到生活中去,它们构建了自然的美丽,或者说,它们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种美丽。而这种美丽又深深感化着史铁生,使他领悟到生命的价值,存在的意义——原来微小的生命都有如此积极的生命态度,原来荒芜的世界竟有别具一格的生机和活力。因为身体的伤残,史铁生遭受了命运的巨大打击,但正是这种遭遇,才使他剥落人生的浮华,直接面对生命的本质,追寻生命的意义。也只有像史铁生这样有特殊经历的人,才会与自然如此贴近,他用心倾听地坛的声音,他听到了草木竞相生长的响动,他听懂了大自然神秘的语言。正如普里什文在林中小溪中所写的那样:“原来是大地上最后一名的我,最先进入了百花争艳的世界。”

在阅读中,我们一定要注意作者精心安排的自然景物描写,这些描写所传达的或细腻或深邃的信息,只有反复咀嚼,用心品味,才能领会到。

二、阅读社会:让幼小的心灵植入人文关怀

阅读要有广度、有深度、有高度,要学会去关注社会,领悟人生,读透人情的冷暖,读懂世事的沧桑。

我在引导学生阅读《阿Q正传》的时候,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结合阿Q的人性弱点,深入地探究。鲁迅先生为大家提供了这样好的一个阅读文本,再加上学生的用心与投入,经过他们自己的心灵与文本的碰撞,于是一个个个性化的阅读成果产生了,这里作部分摘录:

生1:从阿Q的身上我们看到了当时国民的劣根性,就像可怜的绵羊一样,任人宰割,从不反抗,只能用软弱的眼泪来诠释这场悲剧。“再过二十年又是一个……”这是阿Q死前没说完的一句话。活得不明不白,死得糊涂荒唐,在阿Q的身上,我们所感受到的是彻头彻尾的悲凉:个人的悲凉,时代的悲凉,民族的悲凉。

生2:阅读《阿Q正传》,是一个叩问灵魂的过程。人性的脆弱,劣根性的顽固,这些深深地刺痛了我的心灵。难道阿Q只生活在那个特殊的时代吗?我总感觉到,他好像离我们并不遥远。或许,每个人的灵魂深处其实都有着一个阿Q,他也会时刻影响着人的一举一动。读罢此文,我的想法是:我们也要时刻拷问自己的灵魂,不要让自己的阿Q精神重酿人性的悲剧。

生3:看《阿Q正传》,笑着笑着,便哭了。原本是带着批判的眼光来看待阿Q身上所具有的国民劣根性的,结果却发现,阿Q其实是当时社会的牺牲品。他的处世哲学,不是他一个人的杰作,而是这个社会对他综合作用的结果。他是一个孤儿,身世可怜,命运悲惨,在他成长的历程中,究竟经历过哪些欺凌侮辱呢?看看他所生活的环境,不难揣测他的悲惨过去。对于这样一个艰难求存的弱者,我们又怎么忍心对他横加指责呢?

生4:阿Q的形象总是那样的发人深省,而我在阅读时特别注意的,却是阿Q奇怪的癖好。癖好一:宁式床。阿Q没有固定的家,也没有固定的工作,于是“床”这一温馨而美好的东西对阿Q的吸引实在很深。出于一种本能的对幸福、对家的向往,阿Q几次提到心中这个既珍贵又陌生的宝贝——宁式床。这实在不能不勾起我们对身世可怜的阿Q的同情。癖好二:女人。阿Q孤单一人,孤苦飘零,在他的内心是渴望一个家的,而女人正是为家添上温暖色调的主角。当小尼姑提到“断子绝孙”这些字眼时,阿Q也被触动了。可见除了女人,阿Q的心中也有一幅娇儿绕膝、儿孙满堂的幸福家庭的图画,只是那离他太远、太远了。

阿Q其实很渺小,如同一粒沙子,淹没在旧中国的沙漠中;阿Q其实也很大,他像是一篇文章的中心句,凝聚着那个时代,凝聚着中国入木三分的悲哀。

通过阅读《阿Q正传》,学生们能够直面民族伤痕,剖析人性弱点,探究社会问题,寻找悲剧根源。这样的阅读活动,可以让学生更快地成长、成熟,可以唤醒学生的悲悯情怀,让他们关注小人物的命运,关心弱势群体,从而培养大爱的胸怀,具有人性、人道的精神修养。

三、阅读民俗:走入浓郁的风情画卷

民族的就是历史的,民俗的东西常常具有非凡的艺术魅力。指导学生在阅读文学作品时,要特别关注那些极富生活感的民俗画面。比如《美丽的西双版纳》有这样一段描写:

五月份,正是收获谷子的季节。傣寨里的人家不管谁家有事,亲戚朋友都要来帮忙。勐腊乡曼那村的爱拉,平日在电站当工人。这天上午村里的几个朋友帮着他把谷子收回来了,中午由他请客,买来烟酒和肉,从自己家的地里摘来新鲜的蔬菜,鱼也是从自家鱼塘里打的,所以,这么丰盛的一顿饭也没花多少钱。下午,他们再一起去帮助他们的朋友波温岁打谷子。将竹席铺在割完的地里,田地就成了打谷场。男人先用自制的农具把割下来的谷子粗粗打一遍,身着色彩鲜艳的筒裙的女人们,手中挥舞着木棰再细细地打谷子。青山绿水映衬下,那就是一幅精心创作的风情画。

在这段描写中,我们感受到了浓郁的傣家风情,民风淳朴,热情豪放。人们热火朝天的劳动场面,是一首多么美妙的生活赞美诗啊!挥刀割谷的男人、彩裙翩飞的女人,与青山绿水融为一体,大自然的怀抱里,人们耕耘收获,创造生活,这是多么纯净美好的生活境界啊!可以说,民族民情成为这幅画卷最大的特色,成为画卷最让人迷恋的色彩。

再比如《端午日》中的文字:

划船的事各人在数天以前就早有了准备,分组分帮各自选出了若干身体结实手脚伶俐的小伙子,在潭中练习进退。船只的形式,与平常木船大不相同,形体一律又长又狭,两头高高翘起,船身绘着朱红颜色长线,平常时节多搁在河边干燥洞穴里,要用它时,拖下水去。每只船可坐十二个到十八个桨手,一个带头的,一个鼓手,一个锣手。桨手每人持一支短桨,随了鼓声缓促为节拍,把船向前划去。带头的坐在船头上,头上缠裹着红布包头,手上拿两支小令旗,左右挥动,指挥船只的进退。擂鼓打锣的,多坐在船只的中部,船一划动便即刻蓬蓬镗镗把锣鼓很单纯的敲打起来,为划桨水手调理下桨节拍。一船快慢即不得不靠鼓声,故每当两船竞赛到剧烈时,鼓声如雷鸣,加上两岸人呐喊助威,便使人想起梁红玉老鹳河时水战擂鼓,牛皋水擒杨幺时也是水战擂鼓。

这段文字中,船身绘彩的龙舟,结实精干的水手,喧天的锣鼓,震耳的助威声,一下子就把我们带进了湘西的民俗风情画。这样的节日气氛,传达了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对生命的礼赞。沈从文所传达给我们的湘西风情,让我们一次又一次地陶醉、神往。

在阅读中,我们一定要用心去体会,民俗风情是永不褪色的斑斓画卷,读懂了这幅画,也就读懂了生活的美妙与丰富。

四、阅读宗教:探究人类的精神归宿

文学与宗教的关系密不可分,文学与宗教有一个共同的主题,就是追求真善美。文学与宗教的共同任务都是追求人性的纯洁,探究精神的归宿。因此,阅读文学作品的最高层面,就是探究文学与宗教的关系。

在王维的诗歌中,有着浓郁的佛教情结,诗歌的禅学意味浓厚,因此使王诗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空灵,“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的率性,“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达观,“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的洒脱,让读过王诗的人有种明心见性、悟道参禅的感觉,无法不为作者文字构建的轻灵纯净的世界所吸引。

在《穆斯林的葬礼》这本书中,我们除了看到一个穆斯林家族六十年间的兴衰,三代人命运的沉浮,两个发生在不同时代、有着不同内容却又交错扭结的爱情悲剧之外,贯穿始终的还有一种穆斯林的宗教精神,特别是新月离世的时候,那个悲情而又神圣、震撼人心的葬礼。宗教的冲突,情感的纠结,把这部小说推向了高潮。而宗教的精神,让死亡有种超越哀伤的解脱,让凄凉的人生最终回归了宗教的圣土,回归了纯洁与本真。新月本人就像一个纤尘不染的圣女,她的生命如小溪般晶莹澄澈,她的离去震撼了所有人的心灵,让很多矛盾纠结因此失去了意义。她不就是真善美的化身吗?宗教精神赋予了这部小说别具一格的审美价值,使小说有了一种超越尘世的唯美和引人入胜的神秘。

我们在《红楼梦》里,在《西游记》里,在《红字》里,在《荆棘鸟》里,在《巴黎圣母院》里,都能感受到宗教文化对文学作品的影响,因此在阅读的时候,我们应该认真去探究、去品味这种宗教美学。当然,这里所说的宗教精神不是迷信,它是超越功利的,是以寻求精神家园为目的的,是一种文学的审美范畴。

阅读对学生的精神成长、性格陶治起着非常巨大的作用。构建书香世界,引领学生漫步精神园林,深度阅读,我们还应该走得更远,看得更高。

[作者通联:江苏张家港外国语学校]

猜你喜欢
阿Q精神学生
虎虎生威见精神
阿Q和老A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拿出精神
沈鹏《读鲁迅〈阿Q正传〉(四首选二)》
学生写话
学生写的话
论描写辛亥革命之于《阿Q正传》的意义
阿Q“国民劣根性”的误植与误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