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语

2008-03-18 08:20
天津教育 2008年2期
关键词:穷人人文精神精神

“盲助”有两个益处:资助者不知道受助学生的姓名,并不会减轻爱心的分量,反而会使这悲悯的力量延续得更久;受助学生不知道恩人是谁,也不会减损助学的效果,反而会减轻受助学生的心理负担,让其用感恩的心回报更多的人。

——在“新教育实验”第七届年会上,朱永新提出的一个新概念“盲助”,让人眼前一亮。

为什么穷人上不起大学?因为收费太低。一个好的体制,可以收费高,但要花80%的费用在奖学金上,这样穷人就上得起大学了。为什么不让富人多出些钱呢?比如,学费可以收20000元,贫困家庭的学生可以获得全额奖学金,这就是富人补贴穷人了。不让富人交钱,当然穷人上不起学了。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院长张维迎认为,提高大学学费对穷学生有利。

并不是现行高考模式更适合女生,而是男生对于高考的态度与从前大相径庭。男生普遍失去了过去那种对学习的认真劲儿,男生普遍退步了,女生微小的进步于是获得了被放大的机会。低学历女性的就业形势要比男性严峻得多,为了摆脱日后的就业压力,广大女生发奋读书、争取考上一流大学的理想和行动是正常的。

——2007年高考,全国产生了66名高考状元:其中女生46人,男生20人,女生比例接近70%。北京二中校长钮晓华说,他所在的学校正计划做一个课题来专门研究“女状元现象”。

2007年,全国近500万高校毕业生中,至今仍然有100万人没有找到工作。但我们不能停止高校发展的步伐,因为停止会造成大量的教育资金向海外流失。

——在中国社会科学院举行的2008年《社会蓝皮书》发布暨中国社会形势报告会上,该院社会学所所长李培林表示,在就业压力面前,高校“扩招”的步伐不应受到阻碍。

缺乏人文精神的教育,是残缺的、无灵魂的。任何教育如果只有专业目标,而没有人类高尚的追求目标和人文目标,非但不能造福社会,往往还会助纣为虐,化为灾难。富有鲜明的人文精神的教育,则可以使一个人心灵充实、情感丰富、人格独立、道德高尚。

——作家冯骥才指出,人文精神是教育的灵魂。所谓人文精神,是指人类共同信奉的真理性的精神,如科学精神、民主精神、爱国主义精神、社会公平精神、人道主义精神等。

写作文的秘诀之一是“爱”,“爱”就是爱生命。写作好的人,会注意生活中一切有生命的东西,从万事万物中看出情趣。要充满善意地去写作,当你感到生气、怨恨的时候,则不要写作,那会把不好的情绪带给读者。

——北京大学名师孔庆东谈写作文的秘诀。

教育“减负”是一个系统工程,决不是几道“减负令”所能承载与实现的。禁令式做法想改变教育现状是不现实的。摆脱禁令式思维,是冲破应试教育“藩篱”的前提,在此前提下,才能开创素质教育的新局面。

——武汉市教育系统下发的17道学生“减负令”均成“一纸空文”,推行一个月告吹,有人对此发表评论。

“超女”有资格成为青少年的偶像。我建议把中学“教师”改称为中学“教授”,使其享受教授待遇。因为只有提高中学教师的地位,才能增强他们在教育中的威慑力,提高他们的教育教学行为的有效程度。

——著名天文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王绶就青少年“追星”和教师发展问题谈了自己的看法。

免费将教学资源上传至互联网,在一些人看来近乎“愚蠢”,可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这已经成为“时尚”:教师们纷纷推出“开放课件”计划,争相将教学课件上传至互联网,世界上无论哪个角落的任何一个人,无须注册都可进入学校的专门网站下载和学习。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免费将大量教学资源上传至互联网,引发全球媒体的广泛关注。

我是风儿她是沙,我是叶子她是花,我是螃蟹她是虾,我是白菜她是地瓜。

——郑州市某中学学生自编课本剧《孔雀东南飞》,剧中“焦仲卿”这样形容他和“刘兰芝”爱情的坚贞。指导教师指出:“学生试着写剧本,学着斟酌台词对白,在古典故事中添加现代元素,更贴近生活,也更符合现在学生的性格。”

(责任编辑邓 蕙)

猜你喜欢
穷人人文精神精神
虎虎生威见精神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拿出精神
人文精神在科技期刊编辑出版中的体现及构建
试论医学人文精神的构建
循证医学的人文精神
穷人的尊严
针针见血骂哭穷人
蔡昉:富足的“穷人经济学家”
寻找历史的缝隙——关于“人文精神讨论”的述评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