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式作文教学浅探

2008-04-08 00:59彭水浪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2008年2期
关键词:修改开放积累

彭水浪

【摘要】开放式作文教学,以开放为理念,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开发与利用语文教学中课内与课外、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对话”与“交流”的教育资源,在质量观念、素材积累、作文指导、评价修改等方面,根据作文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设计出一些科学、新颖而有效的教法,为中学作文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

【关键词】作文教学;开放;观念;积累;指导;修改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发展和深入,传统的作文教学模式和训练形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学生的表达需要了。这就要求教师要根据作文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设计出一些科学、新颖而有效的教法,引导学生写好作文。笔者曾经进行了开放式作文教学的试验,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一、质量观念开放

学生的作文能力是参差不齐的,总有一部分学生的作文水平很差,而传统的作文教学却不顾学生的客观实际,以成人化的作文标准来要求中学生作文,不仅要求做到内容充实、思路清晰、中心明确,还要讲究表达技巧,力求有个性、有创意等。这些面面俱到的要求不仅使学生无所适从、望而生畏,也使学生在这统一的指挥棒的要求下作文能力差距日益悬殊。如果我们能从学生实际出发,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设立目标分层,就既能让优等生吃好,又能让后进生吃饱,从而使所有学生的作文水平都得到发展和提高。

1.消除后进生自卑的顾虑。

一些后进生的作文水平离课程标准的要求甚远,让他们完全达到要求,不能一蹴而就。教师要针对他们的实际情况按循序渐进的原则设置不同“台阶”,让他们一步一步跨上那些“台阶”。比如某个同学的作文老是内容空洞,那就帮助他把生活中的事记录下来,先做到有“真情实感”,然后帮助他把内容写详细、具体、生动。在这个过程中,如果他达到了某一个要求,就给他打“优秀”,而不去考虑其他方面怎样。于是学生就会慢慢地去掉“我不会写作文”的自卑顾虑,而产生“我也能写好作文”的自信。当然这个过程需要我们老师有足够的耐心。

2.创设优等生成功的舞台。

当然,也有一部分写作能力比较强的学生,他们不满足于写好老师布置的那几个训练题,希望自己的作品能被更多的读者所了解和欣赏,甚至还有学生开始做起了“文学梦”。这种创作成就感,能极大地激发创作欲望和写作激情,这时做老师的一定要对这些同学的积极性大加表扬和极力扶持,要为他们创设交流发表的机会,让他们体验到成功的乐趣。每学期我都要组织学生自己动手创办班级作文手抄报,编印班级优秀作文选,并积极向校报、广播电视台及各级各类报刊推荐我班学生的作品,为学生们创设了一个展示自我、体验成功的舞台。

二、素材积累开放

当前的中学生由于课业繁重、竞争激烈,很少接触到外面的世界。这是造成他们作文兴趣淡薄、作文源泉枯竭的重要原因之一。南宋著名诗人陆游在教儿子学诗时曾说:“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意思是说,写诗必须在诗外下功夫。生活中处处有写作的源泉。因此,笔者在长期的作文教学中始终要求学生坚持做到以下两点:

1.善观察,写日记。

生活中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如果把它们都记录下来,也许就是以后作文时一个很好的素材,不然也许就是过眼烟云。等到作文时,哪怕你抓破脑壳,搜遍记忆的每一个角落,也想不起任何一点有关的写作内容。而写日记,记下自己所见所闻、所思所感,长期坚持下去,这日记就成了同学们作文内容的“源头活水”。一学期结束,我班学生有的写完了四五本日记本,最少的也能写完一两本,因此同学们做起作文来,总能文如泉涌,滔滔不绝。

2.多阅读,记笔记。

中学语文课文有不少出自名家之手,堪称学生写作的楷模,为此,我十分注意引导学生去鉴赏品味,让他们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并要求写成文字。另外,我还大力提倡学生阅读课外书。每周我都要拿出一两节课的时间,让学生们自由阅读,或在教室,大胆地把一些平时不准看的“禁书”堂而皇之地摆在课桌上;或去学校图书馆、阅览室,各取所需。但一定要写读书笔记,或摘抄,或记心得,或仿作。学生们在大量的阅读中,既增长了知识,又开阔了视野,既积累了词句,又掌握了写作方法。有了一定的文化素养,写起作文来当然是得心应手、才思涌出了。

三、作文指导开放

传统的作文教学,老师讲得多,等老师的指导结束,学生早就失去作文的兴趣了。而开放式的作文指导是在作文教学的过程中创设宽松的学习环境,充分尊重和相信每一位学生,让他们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想写什么就写什么。在学生遇到困难的时候,老师再给以明确具体而有效的指导与帮助,或者组织引导学生互相帮助,以达到写好作文的目的。笔者的作文指导课操作具体如下:

1.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笔者曾经尝试过运用形式多样、生动活泼、形象直观等多种作文导入方法,或是做游戏,或是走出教室领略自然风光,或是观看影视作品,或是进行报纸、杂志的阅读……启发学生创作灵感,诱导写作兴趣和欲望,为下一步的写作奠定基础、准备条件。

2.自由创作。

──除了必要的命题作文训练外,笔者的作文课大多数时候是不出题目,不限制内容范围,让学生选择自己能写、会写的内容或体裁,自由地发挥。写大自然秀美的山川,写千姿百态的人或事,写自己的爱与恨、快乐与烦恼、理想与追求等等;写成小说,写成散文,写成戏剧小品,写成诗歌,写成应用文等等都可以。

3.生生讨论。

──学生之间是最有共同语言的。在提出了作文要求之后,我通常会放手让学生展开讨论。既可以是同桌之间,也可以是几个人的小组之间,还可以是全班同学。可以互相交流自己准备些什么、怎么写,也可以对别人的构思发表自己的看法或提供参考意见。你的感受,我的认识,他的想法,在互相碰撞、互相补充、互相融合中,就会产生智慧的火花。

4.精当点拨。

──我的作文指导不是满堂灌,而是放在学生思维“卡壳”处。在学生有问题、有疑惑时适时地点拨指导,话不在多,而在于巧妙、精当。同时,这种指导是“一对一”的交流与沟通,而不是“一对多”,有着强烈的针对性和明显的实效性,颇受学生的欢迎。

四、评价修改开放

关于作文的评改,传统的做法是“精改细批”。实践证明,精改细批对学生的帮助是微乎其微的。学生拿到手之后,只看分数和批语,然后往抽屉一塞了事,很少有学生看老师的修改和润饰。

文章该如何评改呢?笔者的开放式做法是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作用,实行“交互式”评改。习作写好之后,让学生自己读、自己改。哪儿语句不通,哪儿思路杂乱,哪儿重点不突出,一经上口大多是能发现的。这是重温一次写作过程,对学生来说有百利而无一害。然后组织学生互评互改。学生看学生的作文,由于眼光有相通之处,自然能发现作文中出色的地方,也能对作文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中肯的修改意见。同时在互相交流的过程中,还能取长补短,集思广益,共同提高。最后是教师再评。老师以对话的形式写出评语,既评学生作文,又评其他同学的“点评”,一般以肯定、鼓励为主,根据目标分层,因人而异给每位学生的作文打出等次。在这样的“交互式”评改过程中,不仅有助于学生作文能力的提高,也体现了一种平等与尊重,有助于学生自主意识的培养。

总之,开放式作文教学是与传统的自我封闭、与世隔绝的作文教学相对的,以开放为理念,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开发与利用语文教学中课内与课外、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对话”与“交流”的教育资源,为中学作文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

猜你喜欢
修改开放积累
浅析行政诉讼法受案范围的现状及困境
试论小学生作文能力的培养
浅谈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作文素材的积累
小学经典诗文诵读与积累的实践与思考
镉在旱柳(Salix matsudana Koidz)植株各器官中的积累及对其它营养元素吸收和利用的影响
积累,为学生写作增光添彩
“以读促写”与“以改促写”英语写作教学对比研究
苹果软件更“开放”更“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