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动式作文评改

2008-04-08 00:59朱立宏姜惠民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2008年2期
关键词:作文评改多样化自主

朱立宏 姜惠民

【摘要】好的作文是修改出来的,然而往往不全是由教师改好的,而常常是学生们自己产生浓厚兴趣,勤作苦改而成的。因而要让学生能在互动评改中丰富信息、活跃思维,要让学生能在交流实践中不断体会、学习、训练和提高。

【关键词】作文评改;自主;互动;多样化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传统作文评改的弊端越来越暴露出来。传统的作文教学两周写一次,写作时间间隔长。教师由于工作繁重,很难在短时间内全批全改。即使叫苦叫累地批改出来,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看到迟来的批语,其指导意义已大打折扣。学生则普遍存在着“评改是教师的事”的心理,作文写完就算完成任务了。这样教师不能从繁重的作文评改当中解脱出来,也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因此必须放弃传统评改方法,寻找新的出路。

新课标在写作方面要求学生“能独立修改自己的文章,结合所学语文知识,多写多改,养成切磋交流的习惯,乐于相互展示和评价写作成果”。教学过程中我们对作文评改形式多样化进行了尝试。

一、评改形式

(一)自主评改

一篇好的作文是修改出来的,然而往往不全是由教师改好的,而常常是学生们自己产生浓厚兴趣,勤作苦改而成的。教师要让学生树立自主评改意识,要让学生明白“不要讨厌修改,而要把同一篇东西改写十遍、十二遍”(托尔斯泰语)的道理,使他们树立起“我的地盘我做主”的理念。我要求学生作文写好后至少自改一遍。第一遍侧重于文面,包括自己能发现的字、词、句、标点方面的毛病;第二遍则侧重对所给题目或材料的把握、主题的确立、材料的使用、结构的安排、详略的处理、表达技巧和语言修辞的运用等,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对文章进行一番增、删、改、调的润色。没有经过自己批改的作文不得交。张贴优秀的作文和评改得当的作文,以引导同学们阅读,并对照自己的作文思考。为达到最佳效果,关键是要选准“冒尖户”,激起千层浪。这样逐渐让学生养成一种良好的自我修改和自我评价习惯,增强其写作的责任感。

(二)互动评改

作文交上来之后,根据本次写作的训练要求,教师大体浏览,看作文达标的程度;针对学生写作实际和差异,发现学生作文中的亮点;按照文章的实际质量,灵活运用以下几种评改方式。

1.示范评改。教师根据训练重点,选择优秀习作,引导学生进行阅读欣赏,以培养学生鉴赏能力。

2.对比评改。选择典型习作(好、中、差)3-4篇,特别是能反映本次写作普遍问题的习作,让学生找出不足,这样在分析比较中汲取长处。

3.讨论评改。选择带有普遍性问题的习作,发挥集体智慧共同“会诊”,使学生悟出“病症”并分别“对症下药”。

4.交流式评改。同学之间交流评改习作,使学生体验到评改习作的乐趣和妙处。

5.挖掘式评改。选择中下等水平的习作,引导学生“沙里淘金”,寻找闪光点,这是帮助学生树立写作自信心的重要方法。

二、评改方法

第一,掌握常用修改符号及高考作文两级评分标准。教师要精于“授人以渔”,巧于“金针度人”,教给学生评改方法和评改符号,让学生了解常用修改符号及点评的方法,规范使用删、增、调、换等修改符号。组织学生学习高考作文两级评分标准及具体细则,明白评分标准精髓所在,提出“稳抓基础分,力争突破发展分”的指导思想。让学生掌握评改作文的规律和途径,然后要求学生运用上述方法和符号批改同一学习小组的文章。

第二,确立小组及中心发言人:每四人为一组,每个学生先把本组同学的文章阅读完,再集体讨论每一篇文章,然后给一篇写评语,这样评一篇带多篇,篇篇介入,人人参与,促进信息反馈,使学生在评改课上人人都有动脑、动手的机会。评改完后选出优秀习作。

第三,选择优秀习作的标准,首先看是否符合本次训练重点,同时参考以下十个方面:一看格式是否正确;二看文面是否整洁;三看有无错别字;四看有无病句;五看标点有无明显错误;六看文章中心是否鲜明集中;七看选材是否围绕中心,是否符合生活实际,是否具有典型性;八看文章结构层次段落是否清晰,过渡是否自然,开头和结尾是否照应;九看表达方式是否恰当;十看语言是否简练准确生动形象。

第四,批改时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精批点评,多就少改,批语要精当,具有启发性和导向性,三言两语,指点迷津。改笔要惜墨如金,点化语言。二是目标明确,重点突出。一般学生的作文,其优点和缺点总是表现在多方面的,而每次批改需有重点,不需全面开花(教师在这方面要做提醒),如该次训练目标突出的重点可以是结构的安排,可以是记叙的顺序,也可以是多种表达方法的运用。三是因文指导,有的放矢。批改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有些文章言之无物,批改时要指导学生选择中心材料,并逐步使之写得具体;有些文章材料庞杂,批改时就要着重指导学生围绕中心选材和剪裁,做到详略得当,主次分明;有些文章虽能用材料说明观点,但材料不够典型,批改时应指导学生如何选取典型材料,使文章内容深刻,富有感染力;有些文章词不达意,颠三倒四,批改时着重帮助学生修改病句,把文章写通顺,而不需提过高的要求。总之,每一次作文批改,要使程度不同的学生都有所得。

第五,布置指导本次作文的写作情况。当学生把评改的习作交上后,教师要认真审阅各小组的评改情况,公布表扬那些评改认真的小组及执笔者,对批改重点把握不准、态度不够认真的要重新个别指导,使其及时改正。

如此评改,对于批改者,他不仅在给习作者以帮助,自己也能从中受益,因为在评价别人作品的过程中他开始渐渐懂得一篇好文章应该写成什么样子。对于习作者,他会很注意同伴对他的评价,来自同伴最真实的反馈,这将是促使他修改文章的最好的指导。

教师还要与学生融为一体,有目的有重点地巡视观察,洞悉学情,并相机创设合作互动的作文评改氛围,或点拨扶正,或参与讨论,或切磋商榷,发现共同性问题则启发指正,点铁成金,发现个别问题时帮助辅导,释疑解惑。

大量实践证明,高质量的作文是学生“悟”出来的。作文的审题、立意、结构、语言,还需要学生领会、感悟其奥妙精髓,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师生对作文进行快速反馈,开展讨论,就某一作文的审题、立意、结构等方面深入探究其思维角度,引导求异,启发创新,这样个体研究与群体智慧相结合,互相补充。学生理解、接受、领悟之后,必将有利于其写作心理结构的优化,必将有利于其写作能力的更快提升。

三、升格训练

评的目的,是为了改,然后促进写。每次作文,我尝试着增加一个环节——作文升格。每次作文都要根据交流赏析中的某一方面的意见对作文进行修改,使作文上升一两个档次或等级。升格的途径有两种:一种是提升优点,一种是修改不足。水平较高的习作,可进一步提升优点,进行再加工,出精品;水平较低的习作,则修改不足或重写,要完成本次训练任务。这样,抓两头带中间,使每个同学都有所收获,教师要加强个别辅导,检查督促。这个环节激活了学生写作热情,培养了写作兴趣。

作文是最需要获取信息拓展思路的学习行为,因而要让学生能在互动评改中丰富信息、活跃思维;作文是实践性很强的创造活动,因而要让学生能在交流实践中不断体会、学习、训练和提高。作文评改形式多样化,既能把教师从批改作文的重压中解放出来,大大缩短了评改时间,又能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提高评改效果。

猜你喜欢
作文评改多样化自主
物理复习课堂中复习内容的设计*
美国化学课堂多样化学习评价方式带来的新思路
浅谈低年级识字教学的实效性
“以学习为中心”的Checkouttime板块教学实践
让学习在复习课中真正发生
浅析小学作文教学
作文评改“五步曲”
数学问题解答方法多样化探讨
智能手机互动式作文评改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