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快不是美德

2008-04-30 08:22
中外文摘 2008年7期
关键词:加拿大人外教当地人

流 沙

这话不是我说的,是一位外教说的。

外教是加拿大人,在一所小学教英语。第一天上课,看到教室里贴着“待人要真诚,做事要勤快”的标语,外教很有想法。下课后,他跑到校长办公室去“沟通”,让校长换掉这条标语。校长莫名其妙,不知道“做事要勤快”到底哪里错了。

外教的观点是:“勤快”不能作为一种美德来推广,因为“勤快”往往意味着对规则和生活秩序的破坏。

校长不懂外教的意思。我也不懂。

近日,偶然看到一篇文章,又想起了外教的这个观点。

这些年,移居加拿大的中国人越来越多,他们纷纷进入当地公司,和当地人生活在一起。但是中国人的“勤快”让当地人十分不适应。在加拿大,公共场所清洁服务、餐馆洗碗工等工作是当地人不喜欢的。但中国人一点儿也不挑剔,再低的薪酬也能接受,而且干得欢欢喜喜。中国人的“勤快”给当地人带来了压力,这些服务行业的工资标准被压得很低。

当地公司里的一些职员也对中国人有成见,因为中国人工作起来非常卖力,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健康去完成一项工作。有时为了保住饭碗,可以忍受老板的种种责难,而不会去维护自己的利益。中国人“老黄牛”似的工作作风,让加拿大人心里很不舒服。因为中国人一来,就把公司的工作节奏带快了,从而影响了整个公司的秩序。

仅看一些加拿大人对中国人的抱怨,我们会觉得加拿大人迂腐可笑,怎么能质疑“勤快”呢?

但是从深层次上讲,中国人的这种“勤快”是建立在卑微、寄人篱下的基础上的,这种“勤快”带有讨好性质,以牺牲自己去博取微薄的利益。

在自己的国度里,没有一个人会对“勤快”产生质疑,但在国外就不行,不同的法治环境,不同的文化传统,“勤快”马上“水土不服”了。

西方国家的法治追求的是一种“私我”的权益,可以说,许多西方国家的法治都是建立在“私我”权益基础上的,如果没有对“私我”权益的维护,整个法治框架就会坍塌。西方人很少牺牲自己的利益,正是这样,社会才一步步走上现代文明的轨道。而在西方人看来,这种“勤快”恰恰破坏了他们固有的生活秩序,间接触动了他们的利益。

外教对“做事要勤快”的质疑,也算是一种“水土不服”。但这种质疑,非常值得我们深思。

(摘自《文学故事报》

猜你喜欢
加拿大人外教当地人
超1/3加拿大人 应急储蓄撑不了2个月
外教Lis的诗意生活
外教新词堂
外教新词堂
外教新词堂
“蛇来了”
加拿大人想尽办法对付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