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0年前的地下城市

2008-05-14 09:07
知识窗 2008年2期
关键词:钻头钻机石块

佚 名

土耳其卡帕多基亚的格尔里默谷地,看起来和月球表面很相似。这里的火山沉积物上矗立着奇形怪状的石堡。

早在公元8世纪到9世纪的时候,这里的居民就开始凿空石堡,将其改装成居室。然而,卡帕多基亚真正引起轰动的发现却埋藏在地下,那就是巨大的可居住成千上万人的地下城市。其中最著名的一座坐落在今天的代林库尤村附近。通往地下城市的通道隐藏在村子各个房屋下面。

整个地带布满了地道和房间。地下城市是一种立体建筑,分成许多层。代林库尤村的地下城市仅最上层的面积就有4平方公里,上面的五层空间加起来可容纳1万人。人们猜测,当时整个地区曾有30万人逃到地下躲藏起来,仅代林库尤村的地下城市就有52口通气井和1.5万条小型地道。最深的通风井深达85米。地下城市的最下层建有蓄水池,用以储藏水源。德米尔先生是地下迷宫的发现者。这一发现纯属偶然。在代林库尤村,房子下面的地下室被用作冷藏室。有一天,德米尔在冷藏室偶然发现一个洞口,好奇心促使他向下挖掘……

到今天为止,人们在这一地区发现的地下城市不下36座。其中并不是所有的都像卡伊马克彻或代林库尤附近的地下城市那么大,但都称得上是城市。现在,人们已经绘制出了这些城市的俯视图,而很多人认为,实际上的地下城市数量远不止这些。现在所发现的地下城市相互间都通过地道连接在一起。连接卡伊马克彻和代林库尤的地道足有10公里长。

城市确确实实存在着,可谁是建造者呢?它们是什么时候建成的?用途又是什么?有人举出具体的史实加以考证。史实之一是基督教早期,这一新生宗教的信徒寻求避难并最终选中了这里。最早的一批大约在公元2世纪或3世纪,以后一直延续到拜占庭时期,也就是阿拉伯军队困逼坚固的君士但丁堡(即今伊斯坦布尔)的时候。当时的基督教徒的确曾在这里避过难,然而他们并不是真正的建造者。地下城市在他们到来之前就已存在。地下城市到底是谁在何时修建的呢?

关于这个问题至今没有确切答案。只知道这一带的地基是由凝灰岩构成的,因为附近就矗立着火山。只要有黑曜岩,即火石,就很容易凿空,而火石在这一地区并不鲜见。就这样,也许花了不仅一代人的时间,地基被掏空了。地下城市大多是超过13层的立体建筑。在最底的一层,人们甚至发现了闪米特时代的器物。

闪米特是一支古老的神权民族,大约在公元前1000~1800年,他们曾在这一地区生活过。其都城哈图沙什离代林库尤大约有300公里。海地特人曾一度占领了古老的皇城巴比伦。最初的时候,海地特的国王被看成是神灵,地位大致相当于古埃及的法老。海地特人经常戴高帽子来装扮自己。这种帽子我们今天称作地精帽。戴这种帽子的人,全世界范围内都能见到,可见其流传之深远,据猜测,这是人类想以此模仿外星文明使者和肢体不成比例的硕大头颅,称得上是一种爱美的表现。

那么当时的人类为什么要把自己隐藏在地下?直接的原因是由于对敌人的恐惧。谁会是敌人呢?

假设在地面上,他们肯定能看到耕种过的土地和空空如也的房屋。而地下城市里建有厨房,把呆在鼠洞般的地下城市里的人们饿死或者封死通气口憋死他们,都是轻而易举的事。所以,人们恐惧的不仅仅是地面上的敌人,他们在地下岩石中开凿避难之所,是因为他们害怕能飞行的敌人!闪米特人在他们的圣书《科布拉•纳克斯特》中就已描述过,所罗门大帝怎样利用一辆飞行器把这一地区搞得鸡犬不宁。不仅他本人,他的儿子、所有恭顺他的人,也都曾乘坐过飞行器。当时的人类对于飞行现象产生恐惧,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也许他们曾被奴役过,所以每当报警的呼喊“他们来了”的时候,人们就逃进地下城市。这和我们今天挖地下掩体防护自己的情形是一样的。当然,这种说法只不过是一种猜测,但却能确切地解释这一谜团。

埃及有一个地方叫阿布西尔,位于吉萨金字塔群50公里远的地方。这里从前也有3座金字塔,它们是古埃及历史上第五王朝时期建成的,也就是在法老胡夫时代以后,大约4100年前。在阿布西尔,人们发现这里的闪长岩曾在远古时代被加工过。在这种比花岗岩还硬的岩石壁上,钻了许多浑圆的钻孔。这是如何加工出来的呢?

早在新石器时代,人类就曾应用黑曜岩做成的石杵在花岗岩石块上打磨出孔洞。在骨头和岩壁上,人类同样进行过钻孔。阿布西尔的钻孔不是寻常的钻孔,而是包心钻孔。之所以叫包心钻孔,不是因为钻孔位于石块中央,而是因为钻孔钻成后,钻孔的中心形成一条香肠状的圆形石芯,砸开钻孔,就能取出完整的石芯。

钻孔时,钻头不是随随便便拿在手里就能钻进坚硬的闪长岩的。无论是石块还是工具,都要牢牢固定住。为了钻出一个像我们在阿布西尔见到的那种笔直的钻孔,还需要一些配套设备,用以引导钻头并施加压力。凭借手工是无法钻得这样笔直、均匀的。在孔洞里,人们甚至可以分辨出钻头旋转留下来的1毫米1毫米推进的痕迹。这也证实了钻孔不是后来用金钢砂磨制出来的。

有人提出反对意见,认为阿布西尔的包心钻孔是现今人们的作品,可能是某些考古学家为了探测石块硬度而打的钻眼。

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么钻出一个钻眼就足够了,而阿布西尔的钻孔在散布各处的石块上都能发现。此外,那些石块的硬度,现在任何一个地理学家都知道,自己再去做钻孔实验毫无必要。特别要指出的是,早在1000年前,弗德林斯•佩特里就对埃及第四王朝时期闪长岩上奇异的包心钻孔进行了描述,所以,现代钻孔实验之说并不成立。古埃及的建筑师们肯定配备我们至今尚一无所知的加工工具。包心钻孔这样的加工技术并不是一夜之间能发明的。为了钻孔的进行,只发明钻机还不够,还需要其他合适的工具,例如金刚石钻头等。为了把金刚石钻头和钻机镶连起来,还要发明合成材料。最后,还需要一台仪器对钻机进行精确制导。

在阿布西尔还发现,闪长岩上和花岗岩上的钻孔是不一样的。由此可以推断,不同种类的岩石,由于其抗拉力和抗压力的不同,决定了钻工们要选用相应的钻机进行加工。

所有这些,都需要一个长期积累经验和不断学习的过程才可能做得到,怎么能相信这是发生在4000年前的事呢?4000年前的人类如何能拥有这样的技术至今仍是一个谜。

猜你喜欢
钻头钻机石块
ZJ40L钻机并车箱升级改造设计
231米!“海牛Ⅱ号”钻出世界深度
较量
基于风载、地震载荷下的钻机底盘有限元分析
没有风
补缺口
古探1井下古、元古生界复杂地层钻头选型研究
PCD及PDC钻头在石油钻井中的应用
参观神庙数年后,忽然忆起,急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