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迹

2008-05-29 09:54
中学生阅读(初中版) 2008年5期
关键词:刻字古迹古桥

(香港)东 瑞

2106年,一座极负盛名、吸引过无数海内外游客的古桥,忽然间摇摇欲坠了。那座用石块堆砌而成的桥千疮百孔,远远看去,像被无数虫蚁蛀蚀过一样。

消息传开,各界颇为震惊,有关部门责令当地旅游局长尽快调查此事。

古桥在小镇百里之外,旅游局长心想:难道没有管理处专门管这座桥的事吗?他开着车,十万火急地赶到古桥所在地,对助手说:“打电话联系管理处!”

助手说:“打了好几次了,老打不通。”

“可能号码有误,打到电话查号公司去问问。”

助手忙了好一会儿,说:“查号公司说,管理处被撤销好几年了!”

“为什么?”

“管理员工作不好做……”

车子开到古桥附近。局长和助手下了车,果然看到桥身密密麻麻的全是伤痕。

“下去看看石头上到底是些什么东西。”局长令助手下到桥下细看。桥下的河水早就干涸了,露出灰黑的淤泥。助手抓着一个放大镜,对着桥身上那些莫名其妙的痕迹观察起来。

“是什么?是外星人留下的文字符号吗?”

助手摇摇头,笑道:“不是,都是一些游客写的或刻的词句——什么‘我们曾到此一游啦,‘王旦、美丽在此蜜月旅行啦,什么‘2000年纪念游啦……”

“都是什么年代的呢?”

“都至少有100年了吧!”

“你再仔细看看!”

“这个是2006年写的,这个……看不清楚,好像是2001年刻的……啊!这个了不起,1986年,有120年了……”

“幸亏发现得早!大都超过100年,这些古迹太珍贵了!知道这些人的身份吗?”

“我看……”助手很犹豫。

“凭名字怎么可靠?让时光倒流吧!”突然,不知从哪儿钻出来一个50岁上下的头已半秃的男子。

“您是……”

“我是这儿小小博物馆的馆长。不瞒您说,十几年前桥是由我负责看管的。我们馆存有这座桥100多年的历史档案。对于到古桥参观的游客作过24小时全天候的录像……”

“这么说来,要了解100多年前那些字句出自谁的手笔,都可以办到了?”局长大喜。

“那当然,跟我来吧!”

馆内放映着100多年前的多部录像带,多个画面显示着惊人的相似影像:

有的还未满20岁,用笔在桥石上龙飞凤舞地挥写;

有的全家老少齐出动,又是刀又是笔,在桥上精雕细刻;

有的是商人,他们只是好奇来此;

有的是导游带来的整团游客,他们排着队,轮流留影之后,又排队刻字,证明自己曾到此一游。

100多年来游客络绎不绝,几乎要把桥石磨损殆尽。

他们全都名不见经传。

“停!”局长看了大怒,“他们何许人也?竟敢到此乱涂!”

一行三人又走到桥头。局长说:“明天多请一些工人,把桥上所有刻字、题词和落款全部刮去或覆盖,然后修补——他们是100年前的破坏者,任何历史文物价值都没有!”

“一定照办!”助手指着其中一个桥墩上的几行小红字,问:“这个呢?”局长看了看,说:“这个留下。唯一值得留下的,也就是它!”助手又往前凑了凑,觉得这几行字被四周的乱字逼挤得几乎看不清了。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标题是“枫桥夜泊”。

署名呢?

这样精彩的题字,作者竟然不留名!

(选自《青果》,略有改动)

猜你喜欢
刻字古迹古桥
古迹“开发”之忧
走古桥,做古桥,感受古桥文化魅力
商朝——在龟甲、兽骨上刻字的朝代
商朝
———在龟甲、兽骨上刻字的朝代
敦煌古迹旅游景点与《周易》
京都古迹
金元明时期北京地区古桥研究概述
“老外长城刻字”该如何面对
探秘吴哥古迹
探访古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