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阅读迷宫

2008-05-29 09:54
中学生阅读(初中版) 2008年5期
关键词:桑梓白米顽童

典 子

触景生“联”

古时候,有位姓张的秀才路过一个叫做白米的小镇,当时天已过午,只见一户人家有一只白公鸡,正在引颈长鸣。张秀才来了灵感,吟出一句上联:

白米白鸡啼白昼。

这个上联连续用了三个“白”字。张秀才欲对下联,搜肠刮肚却再也想不起来。隔了好几年,张秀才又经过一个叫黄村的地方,正是黄昏,村口一只黄狗对他汪汪大叫。他脑子里一闪,终于有了下联。聪明的,你知道张秀才想出来的下联是什么吗?

奇巧的量词

文学家沈从文先生的文章非常有特色,平平常常的文字,他写来也有特别的味道。比如下面选句中的量词,他用得非常巧。在你写作文时,可能不需要照搬或模仿,但认真揣摩一下也是很有意思的。你能判断出括号中哪个词是沈先生原文中选用的吗?

不到一会儿,巡警的一(张 饼 团)圆脸,便在饺饵汤锅热气迷蒙中有趣地映出。(《腐烂》)

一面自己口中哼着,一面把大铜壶的嘴,远远的向一个桌上的碗中洒出一(线 股 道)热水。(《建设》)

“种”树

古时候,人们喜欢在住宅周围栽植桑树和梓树,后来人们就用物代处所,以“桑梓”代称家乡。赞扬某人为家乡造福,往往用“功在桑梓”。和树木有关的成语还有很多,你能选择括号内的树木名称,把成语补充完整吗?

指 骂灾 祸 红 绿

瓜田 下

(桃 柳 李 枣 梨 桑 槐)

城市的别称

很多城市都有别称,比如郑州也称“绿城”。有些企业或单位就根据所在城市的别称取名。你能猜出下面一些单位所属的城市吗?

蓉城饭店

花城出版社

冰城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泉城廉政网

山城电脑医院

孔子与字谜

孔子和众弟子周游列国,路遇两个挡路的顽童。

孔子的弟子请他们让路,一个小孩说:“我们问四个字,如果老先生能回答出来,我们就让开。”孔子答应了。于是这个小孩说:“一点一点分一点,一点一点合一点;一点一点留一点,一点一点少一点。”孔子笑了笑,很快说出了答案,然后反问道:“我也说四句谜语,不过只需要两位小才子猜一个字。”旋即吟道:“一横一横又一横,一竖一竖又一竖;一撇一撇又一撇,一捺一捺又一捺。”两个顽童抓耳挠腮,却答不上来了。

你想出这五个字谜的谜底了吗?

“谁”不同

“谁”作疑问代词用时,有两个义项:一是指代某个人、某些人,相当于“什么人”、“哪些人”;二是指代物,相当于“何”、“什么”。你能据此判断下面古诗词名句中哪个“谁”的意思与其他三个不同吗?

①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②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贺知章《咏柳》)

③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辛弃疾《南乡子》)

④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李清照《声声慢》)

猜你喜欢
桑梓白米顽童
A Loving Brother
难忘桑梓情
致大海(组诗)
白米青蒿社饭香
桑梓情深的创业者
爱情没什么逻辑,就看谁追得合你心意
耿飈:桑梓情怀深如许
姜睿:琴心剑胆 回报桑梓
孔子劝顽童
基于机器视觉的大米垩白米的检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