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真快乐还是“亚快乐”

2008-06-10 09:17
37°女人 2008年5期
关键词:生理需求底层负面

一 凡

“你快乐吗?我很快乐。快乐就是这么容易的东西……”如果说歌手演唱的感染力,能让我们真切感受到歌声传递出的快乐,那么,对于生活中的我们来说,快乐却并不像唱得那么简单易得。微笑,却非发自内心;忙碌,却总觉得心里空落落的。虽然光鲜的外表让很多人羡慕,但她们心里却像是蒙着一层阴云,让快乐始终无法穿透,而那种来自内心的快乐感觉,似乎已经越来越遥远……

这种“快乐缺失”的现象,被专业人士称为“亚快乐”,而患亚快乐的人群,尤其以女性居多。专家呼吁,若不及时治疗,进一步发展,“亚快乐”的下一步,就是焦虑症和早衰。

一切都好,但仍不快乐

年轻的白领女性元宁在别人眼里,简直可以称得上是幸福女人的典范。她事业稳定,收入丰厚,人际关系处理得也非常妥帖;结婚已经一年,丈夫是外企管理人员,薪资很高,房车都不缺,对她更是百般呵护。因为观念上的细微差异,丈夫希望自己的妻子在家做个贤妻良母,但元宁偏偏是个对事业有追求的女性。虽然丈夫并未强迫她转变生活方式,但她认为这种观念上的分歧是最致命的。有了隔阂后,彼此在沟通上也产生了问题。这种“不快乐”的情绪,让她觉得身边的一切都在发生着变化,她感觉压力越来越大,最后想到了离婚。

专家分析说:元宁是个依赖性和独立性并存的具有双重性格的女性,当她感到压力和迷茫时,她渴望依赖;但当她想自己成长和独立时,却感受到依赖带来的负面效应,并心生不满。

这就是典型的“亚快乐”患者,类似的例子,她也接触过,而且对象多为女性,其中包括一些看起来事业、家庭都很成功的完美女性。她们的物质生活优越,但精神生活却异常缺乏。

什么是“亚快乐”

“亚快乐”是新近出现的一个心理名词,它是压力的变形表达。它不痛不痒,但也不可任凭其发展。专家认为,出现“亚快乐”现象的人群,并不是完全没有快乐,而是没有正确理解快乐或对快乐的预期过高。现代人过于注重目的而忽视了目标,没有时间聆听自己内心的感受,心灵始终处于焦虑状态,因此又带来了诸多的麻木和困惑,而女性对此尤为敏感。

我们的快乐跑到哪里去了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的观点已经得到了全世界的公认:生理需求是人类最基本的需求和欲望,但人类不会安于底层的需求,较底层的需求被满足之后,就会往高处发展,这是人类共同的特质。现实生活中,人们总是在力图满足某种需求,一旦这种需求得到满足,必然就需要有另一种需求取而代之,否则就会产生“没有目标”的痛苦。

可以这样说,现在城市白领族群中出现的“亚快乐”现象,正是他们在满足了底层的生理需求后,而未满足更高层的心理需求的结果。所以,固定的工作、不菲的收入、稳定的感情,对于他们来说,只能是一种表象,一些生存的手段和条件而已。他们虽然衣食无忧、光鲜体面,可越是这样,内心的不安全感就越强,生怕一觉醒来一无所有。再加上对于生活质量的要求提高,他们总是把更多精力放在满足各种不断升级的需求上。日常生活中,他们花更多的时间去对付因为不满足而产生的“不快乐”,却忘记了如何去感觉“快乐”。

用幸福点克服“生活失控感”

有句著名的广告语叫做“一切尽在掌握”,之所以产生“亚快乐”现象,恰恰是生活现状让很多现代人觉得“并非一切尽在掌握”,而且他们经常会有生活“失控”的恐慌感。针对这类并不严重、但却会有可能妨碍日常生活的“亚快乐”群体,专家们提出了一些可行性建议——

寻找幸福点

不论你多忙,都留出点儿时间,做点儿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吧,它可以是一个业余爱好,也可以是一项技能。总之,在你感兴趣的事情上,可以转移自己的注意力,体验到成就感,建立信心。同时也可以回想一下自己童年时候的快乐游戏,虽然幼稚,但却有浓重的感情色彩,容易被接受,可以暂时忘却现实生活中的烦恼。

拥有一个稳固的朋友圈

朋友可以给我们带来心理上的安全感,同时能够提供很多信息源。多交些朋友,让我们在困难的时候,能在更广的范围内求得解决办法,这是很有必要的。

及时宣泄负面情绪

不要将负面情绪积攒起来,最好的方式就是在感觉有了负面情绪的时候,随时将它处理掉。当然,处理的方式可以多元化,比如和朋友聊天、旅游;放下手机,离开电脑、网络,让自己暂时脱离现代化的便捷生活;暂时转移生活的重心,给自己一点儿时间和空间,激发被遗忘的生活激情等等。

(摘自《心理导航》)

猜你喜欢
生理需求底层负面
高原建筑工人生理需求的特征分析
航天企业提升采购能力的底层逻辑
远离负面情绪
正面的人和负面的人
论负面教育
回到现实底层与悲悯情怀
中国底层电影研究探略
略论“底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