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后通信

2008-06-21 10:12
自然之友通讯 2008年3期
关键词:慈济民间组织之友

自然之友办公室的伙伴们:

大家好!

今年真是不平静的一年,尤其是大地震,太让人揪心了。但也是一个机会,让我们发现人可以那么好,互相给了那么多安慰、勇气、希望和信任。

一直关心慈济,他们作为一个民间组织,为什么能有那么强的动员能力,又为什么能凝聚那么专业的救灾人力?大灾发生的时候,NGO的伙伴们都讨论我们民间组织做点什么。我觉得慈济是个相当好的案例,这次他们也可以参加救援行动了,很高兴。救灾是很特殊的大事,要有经验,要有专业人员,要能够调动物资和社会志愿者。我回来之前,正好在看慈济的材料,也想找机会了解日本一些民间灾害应对的民间组织。我的初步体会是,救灾这样的大事情,一定要求有很强的统一指挥调度,这个事情政府应该做且最合适做,我们的政府这次也做得很好。但不管怎样好的指挥,大灾里面总是会缺乏救灾物资,总会缺乏人手。补这个缺,民间组织就有可为空间。如何补呢?我个人目前初步的看法,重要的是平日的积累。在没有灾害的日子,如果百姓懂得防灾知识,接受抗灾培训,结果会如何?

日本的民间力量和基层政府,很多都在干这个,社区里面常年开设防灾培训课,免费,政府买单。在平常,如果一直有培训,面临灾害的时候,居民自救能力增强,心理抗压力增强,可减低伤亡。自己若不受伤,还可参与分发物资,维持秩序等工作。又如慈济那样,义工能够在救灾第一时间奔赴现场,更是天长日久的激励做支撑的,人们觉得当慈济义工光荣,高兴,因为可以做善事,好事。慈济的力量,是真的激发了人们内心的善愿,鼓励人把善愿变为善行,再让善行成为习惯。

关于灾害预报的质疑,简单说两句。反常的现象未必和地震相关,也可能是其他天气异常现象导致。社会各方面的预言判断,经常出现,这次是出事了,发现原来有诸葛,如果没出事呢?换位思考,如果是我们,要对那么大一个局面负责,应该根据这些信息就发出官方警报吗?大型灾害,能提前多久进行多准确的预报,本来就有极大的不确定性。错误警报要付出什么样代价?议论议论是可以,真要承担责任做决策的,考虑的角度怕不能这么窄。也许有些部门的确存在问题,可是现在这些质疑的理由相当不充分,也不是时候。眼下恐怕这些讨论反思都是清谈,直接关心生命的救助才是该做的,且不管救助行为的出身:是官方的?是民间的?真的做了就是好汉。转发的其他一些质问可能是一时激动,没多琢磨,连钢结构的厂房都全部坍塌,学校坍塌怎么就引到对豆腐渣工程的愤慨呢?这些声音不大有质量,不必浪费太多精力。倒是引发进一步地质生态灾难的危险真是个要注意的问题,也是我们这边可以留心的。可能的话,例如组织一两篇能说到点子上的文章提供给(网络)媒体,能扼要地说明问题,可能在什么地段发生,可能发生什么,有什么应对建议等,及时对决策机构做出提醒,想办法令其广泛传播。又,看到自然之友的反应了,很及时,很实际。可以想见你们的辛苦,HUG

祝好!

君晖

2008年5月 14 日

猜你喜欢
慈济民间组织之友
在慈济的世界获得新生
之友征集
晒出你的2019最佳作品
藏家之友
藏家之友
我国民间组织发展现状浅析
“爱与信任”凝聚成的慈济基金会
慈济经验
发挥民间组织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研究
关于我国环保组织的几组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