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银号的信用

2008-07-01 08:31
作文与考试·高中版 2008年12期
关键词:银号银票经营之道

“晋商热”使“票号”为人熟知。其实,大约产生于明代嘉靖年间以存取、放贷款为主要业务的“银号”(也称钱庄),要比票号产生早得多。

北京是明清时期的都城,长期是政治中心,商业也十分繁荣,因此银号业非常发达。

当年“恒和”、“恒利”、“恒源”、“恒裕”这“四大恒”是赫赫有名的几百年老店,被称为“都中钱肆巨擘”。“四大恒”开出的银票成了京城最受欢迎、最体面的硬通货。虽然近代银行业的兴起使传统的银号逐渐萎缩,但那种讲求信誉、以诚信为本的经营之道,还是令人钦佩的。从近人齐如山《北平怀旧》中记载的一则史实,便可略窥一斑。“同治末年,四恒之一的恒和银号关门歇业了,但他有许多银票在外边流通着,一时收不回来。彼时没有报纸,无处登广告,只有用梅红纸半张,印明该号已歇业,所有银票,请去兑现等字样,在大道及各城镇中贴出,俾人周知。然仍有许多票子,未能回来,但为信用必须候人来兑,等了一年多,还有许多未回,不得已在东四牌楼西边路北,租了一间门面房,挂上了—个钱幌子,不做生意,专等候人来兑现。如此者等了二十年,光绪庚子才关门”。

同治末年是19世纪70年代中期,光绪庚子是1900年,其时义和团进京、八国联军占领北京,京城大乱,恒和银号竟是遇到这种“不可抗拒外力”时才关门走人。

(薛海潮荐)

猜你喜欢
银号银票经营之道
知州巧断案
小小安图县竟有官银号
博弈于传统与现代之间:河北银号的兴亡
银行承兑汇票流通中的风险管理
现代特色农庄的发展和经营之道
天津官银号开办博济储蓄银号时间新考
论油田服务公司的经营之道及启示
近代西安城市金融机构的发展变迁
封雪“最美孕妈”经营之道
从儒学领悟经营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