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厂商“剃头挑子一头热”低价迷你笔记本能热多久

2008-07-16 08:08林天爱
IT时代周刊 2008年13期
关键词:龙芯富士通低价

林天爱

在手机和电脑融为一体的过程中,必然会有许多过渡性的产物,低价迷你笔记本正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一个。这样的角色有可能注定了它的生命是短暂的

近来,一阵“迷你风”搅动了整个PC产业链,从芯片、处理器、面板到PC,几乎每一个环节都受之影响。

日前,继台系厂商华硕推出低价迷你笔记本Eee PC之后,PC龙头厂商惠普在香港正式发布全新笔记本产品——HP 2133Mini—Note。《IR时代周刊》掌握的资料显示,该款笔记本屏幕大小仅8.9英寸,重量为1.19kg,采用威盛的C7-M处理器,预装Linux或Windows vista操作系统,其中预装前者售价3999港元,预装后者售价4999港元。台湾半导体相关业者透露,惠普今年将向威盛订购50万颗C7-M处理器,用于低价迷你笔记本的生产。

值得注意的是,6月初,全球PC销量亚军戴尔的迷你笔记本也被曝光,这款可能被命名为Mini Inspiron的产品同样是8.9英寸的屏幕,采用英特尔Atom处理器,起价为399美元,具体细节目前尚未正式公布。同一时期,季军宏基在台北发布了一款名为Aspire One的笔记本,也是819英寸屏幕,配置英特尔Atom处理器和Linpus Linux Lite操作系统,将从7月2日起供货,售价为379美元。

世界PC前三大巨头同时对低价迷你笔记本表现出的高涨热情传染到了二线阵营,富士通、三星、联想、方正、海尔等品牌厂商也推出了类似计划,而更低端的微星、长城、同方等厂商也正在跟进,甚至连局外的万利达、爱国者都有意置身事内。

PC业界出现了久违的万众一心。然而,众厂商共同吹响了“集结号”后,迎接它们的一定是胜利的曙光吗?

两年内死亡?

首先对它泼冷水的是消费者。按照华硕、惠普、宏基等PC厂商的初衷,它们的目标市场是有能力购买第二台笔记本电脑的商务人士,和对PC性能要求较低注重实惠的学生一族。但是,实际情况却与它们设想的存在一定差距。

据《IT时代周刊》调查,许多商务人士嫌它性能太差,这让他们在处理许多复杂的文件时效率下降;学生们虽然喜欢实惠,但他们认为买一台普通的笔记本电脑,比买一台外表精致但功能多少有些欠缺的迷你笔记本更实惠,因为买了后者意味着“二次购买”离他们不远了。一位学生向本刊记者表示,这就像购房一样,第一次如果买了套很小的,以后就得换一套更大的。但笔记本和住房不一样,前者价格区间不大,因此,一次性购买往往被认为更实惠。

“给孩子用,是让他早点近视;给老人用他看不见;给我们年轻人用,谁每天趴在那个上面?而且慢得要死,双核CPII的我都嫌慢,2G内存我都觉得不够用,Vista效果我都感觉不够爽。”一位亲身体验过它的人士这样形容他对低价笔记本的用后感。

另一方面,专家的观点也倾向于不乐观,甚至有人预测低价迷你笔记本会在两年内死亡。

“前景没啥,只是个过渡,是手机与电脑融合过程中的一个短暂的产品。上游CPU制造商主导着PC产业的发展,他们也正在将处理器向手机和电脑的融合趋势靠拢。这股风,顶多两年。”博客写手磐石之心认为,低价迷你笔记本在价格上并没有太大优势,像惠普的Mini系列并不比普通笔记本电脑便宜多少。

5月26日,著名调研机构IDC的报告显示,2008年低价迷你笔记本将出现严重供过于求的情况。该报告指出,仁宝、广达等PC代工企业今年的低价迷你笔记本出货量将达到800万台,而市场需求却只有大约300万台,这就意味着有500万台的货将面临被积压。

价格难成撒手锏,性能又屡遭诟病,低价迷你笔记本的明天实在令业界为之担忧。

微利时代的产物

不管低价迷你笔记本有没有辉煌的未来,值得思考的是,这样一股热潮究竟因何而来。

行业人士认为,经历惨烈的价格战后,PC产业已经进入微利时代,品牌厂商饱受了利润和市场份额难以兼得之苦,而低价迷你笔记本最大的好处在于制造优势。由于生产它不需要太多前期研发,不怎么费劲,生产周期较短,所以PC厂商可以更快出货。而且生产成本也比普通笔记本电脑低得多,因此PC厂商可以得到更多利润。

这块市场的开拓者是国内PC厂商,对此,业界有观点认为,国内厂商在高端PC市场一直处于劣势,国外的一线品牌几乎霸占了整个高端领地。因此,国内厂商想通过低价迷你笔记本在低端PC市场再多占领一块地盘,扎根更深一点,站得就更稳一点。

然而,国外厂商又岂会坐视不理?惠普、戴尔两大美国巨头凭借与芯片、面板等上游厂商的议价能力,在节省生产成本方面具备明显的优势,加上技术上的胜人一筹,这块由国内厂商开辟的新兴市场又迅速遭到了它们的抢食。正所谓,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国内厂商深切体会到的是“乍暖还寒”的味道。

对于惠普和戴尔两大巨头的加入,业内分析,这是因为传统UMPC(超级移动个人计算机)的“高价”策略失败后,华硕Eee PC的成功让它们看到了另一种商机。过去,惠普也曾经推出过几款以12英寸为代表的便携式笔记本,无奈却被联想ThinkPad、苹果MacBook Air以及富士通、索尼、东芝等品牌的猛浪淹没了。

而苹果、富士通等品牌的便携式笔记本虽然很受欢迎,但其高昂的价格让大部分消费者只能望而却步,因此最终都面临有价无市的尴尬。业内人士预测,随着低价迷你风大行其道,会有更多的国外品牌加入其中,新一轮的价格战恐怕难以避免。

PC厂商推出低价迷你笔记本电脑最初的目标大多是教育市场。若能受到学生族的青睐,其命运或能有所改变。

荷兰公司抢发龙芯迷你笔记本

据国产通用处理器龙芯的产业化机构中科龙梦公司证实,荷兰一家电脑厂商近日发布了一款采用龙芯2F处理器的8.9英寸超便携笔记本Jisus,定价为299.99欧元(约合人民币3290元)。但同类产品在中国上市的时间尚未确定。

猜你喜欢
龙芯富士通低价
超算“心脏”
工程量清单招标合理低价的确定方法
低价策略为何不适合J.C.Penney
富士通极速版256GB
“龙芯1号”:电脑中国“芯”
“龙芯1号”:电脑中国“芯”
龙芯更需要支持而非质疑
富士通的神话
悲情富士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