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希米亚绿色风

2008-08-05 09:55戴圣英
足球俱乐部 2008年12期
关键词:布拉格欧洲杯捷克

戴圣英

布拉格之春

首都布拉格是捷克最大的城市,位于中波希米亚州,跨越伏尔塔瓦河两岸,处于欧洲大陆的中心,介于柏林与维也纳之间,是重要的交通枢纽,拥有关键性的战略地位。布拉格也曾是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国的首都,并于1920年与周围郊区合并,形成大布拉格,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被德国占领。1945年5月5日,布拉格获得解放,随后开始进行重建。捷克和斯洛伐克分裂后,又成为捷克共和国首都。

布拉格依山傍水,是世界上最美丽的城市之一,尤其到了深秋时节,全城为金黄色树叶所覆盖,因而得到“金色布拉格”的美誉。其实比起秋季,人们提得最多的还是“布拉格之春”,这本是一场改革失败的政治事件,却因一部同名电影(改编自米兰·昆德拉的著名小说《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而被后人铭记。“布拉格之春”不仅是浪漫的短语,还因欧洲乃至世界最富盛名的音乐节之一——“布拉格之春”国际音乐节而闻名于世。

在西欧旅游大热之后,东欧逐渐成为旅游者向往的驿站,充满波希米亚风情的布拉格是最好的选择。著名的布拉格城堡位于伏尔塔瓦河的丘陵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市区的带有尖塔或圆顶的塔式古建筑,大部分保存完好,其中以哥特式和巴洛克式建筑数量最多、最为著名,它们大多为教堂。高高低低的塔尖,毗连成一片塔林,在阳光照耀下,显得金碧辉煌,因此布拉格还被称为“百塔之城”。

此外,布拉格还有很多保存完好的文化遗址,比如古代波希米亚国王的住所“旧皇宫”,布拉格城堡内的圣维塔大教堂,仿罗马式建筑的圣乔治大教堂,作家卡夫卡曾经居住过的黄金巷等。总之,布拉格现有的各类古建筑物有一千七百多处,也因此赢得“世界建筑艺术博物馆”的美名。

往昔峥嵘

如果从1993年捷克独立算起,捷克足球只有短短15年的发展历程,但在各种大赛中都有过上佳表现的捷克足球前身——捷克斯洛伐克队曾经的辉煌也应悉数纳入捷克足球的历史。1934年,捷克斯洛伐克队首次参加世界杯决赛阶段的比赛就一鸣惊人。他们历经艰辛,闯入了那届世界杯的决赛。决赛中,他们将领先优势保持到了临近终场,对手意大利队却在终场哨吹响前扳平比分,将比赛带入加时赛。受到严重打击的捷克斯洛伐克队在加时赛中士气大减,最终输掉了比赛。尽管与冠军失之交臂,但捷克斯洛伐克人依然很骄傲,因为他们先于多支劲旅,在世界杯尚不成熟阶段就已经向球迷展示了他们的风采。经历了几次冲击世界杯的挫折后,捷克斯洛伐克队于1962年世界杯再进决赛,这一次他们遭遇了志在卫冕的巴西队,再次无缘大力神杯。尽管面对的是没有贝利的巴西队,尽管开场15分钟便以一球领先,但捷克斯洛伐克队仍然难以撼动对手的霸主地位,只能又一次屈居亚军。捷克斯洛伐克队先后八次进入世界杯决赛阶段,1990年,他们闯入了八强,而在最近十年中,捷克硬汉们向世人展现了绿茵场上的铁骨铮铮,成就了伟大的“黄金一代”。

在欧洲杯的历史上,捷克斯洛伐克队也曾有过不俗的战绩,1960年,他们首次参赛便获得第三名。1976年,众志成城的捷克斯洛伐克队闯入决赛,面对西德队毫不脚软,上半场即以2∶0领先,无奈在终场前一分钟被对手扳平了比分。加时赛双方毫无建树,进入点球决战,坚持不懈的捷克斯洛伐克队获得了嘉奖,最终取得胜利,获得了国家队历史上的首个大赛锦标。四年后,他们获得了欧洲杯季军。

在本届欧洲杯的揭幕战中,下半时替补出场的前锋什韦克斯攻入了本届欧洲杯首球,帮助捷克队以1∶0战胜东道主瑞士队,取得开门红。

黄金十年

东欧剧变后,捷克的足球小将们携捷克斯洛伐克足球的余威卷土重来。在被西欧球队统治的足坛中,捷克杀出重围,也成为东欧足球最具发展潜力的代表。1996年欧洲杯是捷克队参加的第一项国际大赛,他们在小组中凭借胜负关系挤掉意大利队出线,并一路过关斩将,与德国队在决赛中对垒。在决赛中,历经数场硬仗的捷克队俨然一副将胜负置之度外的架势,全身心投入比赛,与德国队一起为全世界球迷奉献了一场经典的比赛。但捷克队最终被首次采用的“金球”击倒,他们的失利不仅遗憾,更多的是悲壮。以内德维德、波博尔斯基为首的捷克黄金一代也因此届欧洲杯而名声鹊起,成为世界足坛的一支新兴力量。

2004年欧洲杯上的捷克队更加闪亮,内德维德以无可取代的领袖气质和王者霸气成为球队的灵魂,切赫一夫当关,扬·科勒冲击力十足,巴罗什横空出世,波博尔斯基和斯米切尔经验老到,还有优雅细腻的罗西基……这支新老结合、刚柔并济的球队被老帅布吕克纳捏合得天衣无缝,成为呼声很高的大热门。他们在公认的“死亡之组”中三战全胜,尤其是与荷兰队的比赛,在以0∶2落后的情况下,最终以3∶2完成惊天大逆转,后又完胜丹麦队进入四强。无奈半决赛遭遇了那届比赛的最大黑马希腊队,捷克队又一次倒在了加时赛中。

2006年世界杯,“黄金一代”走入末期,虽然依旧是2004年欧洲杯那支球队的班底,但他们的好状态似乎在首场3∶0完胜美国队的比赛中全部用完了,随后的两场小组赛,他们分别负于加纳和意大利,只能接受小组出局的命运。

人才储备遇瓶颈

受到历史和政治的影响,捷克足球甲级联赛只发展了短短的15年,但我们无法将今天的捷克足球与曾经的捷克斯洛伐克足球割裂开来。1925年,捷克斯洛伐克首次创建职业化足球联赛,来自布拉格的三支球队布拉格斯巴达、布拉格杜克拉和布拉格斯拉维亚之间的竞争非常激烈,其中布拉格斯巴达队获得19次冠军,布拉格杜克拉队和布拉格斯拉维亚队分别11次和9次夺冠。捷克宣告独立后,捷克足球甲级联赛成功开创,布拉格斯巴达仍然是一支劲旅,而且似乎势头更盛,他们十次获得捷甲联赛冠军,成为当之无愧的联赛之王。在国内拿冠军拿到手软,布拉格斯巴达队自然将目光投向欧洲赛场,但到目前为止,无论是在冠军联赛还是联盟杯中他们都没有过出色的战绩。

昔日捷克斯洛伐克足球的基础源于街头足球,少年们十分乐于参加街头足球活动,由于生活条件所限,他们买不起正规的足球,就踢妈妈缝制的球或是大小不一的球状物体,这对他们日后形成良好的球感很有帮助。从普拉尼卡、马索普斯特到内耶德利,再到“黄金一代”的代表内德维德和波博尔斯基,都是街头足球的受益者。随着东欧剧变,工业化使得捷克国内的交通发生了很大变化,街头足球渐渐销声匿迹,再加上1996年欧洲杯捷克队惊艳的表现,竞技足球在捷克顿时大热,正规的青少年足球培训体系也逐步发展起来,如今的足球少年都是在学校或者俱乐部接受较为系统的训练。

捷克的足球青训体系有利于为俱乐部输送人才,但面临着人口出生率过低这一关键性问题。即使有许多孩子愿意踢球,但可塑之材的基数却不够大,想要挑选优秀人才自然更加不易。在黄金一代退出历史舞台后,捷克足球急需寻找到合格的接班人来继承“黄金一代”的衣钵。

领袖的力量

虽然不处在欧洲足球的核心地带,但比起很多西欧国家,处于东欧的捷克具有更加浓厚的足球文化底蕴,团结是国家队的至高宗旨。我们几乎从未听说过捷克队更衣室内的负面消息,从捷克斯洛伐克队到捷克队,球员们在赛场上所表现的不仅仅是精湛的球技,还有更重要的团队精神和永不言败的意志。

捷克人强调整体,也尊重球星,球员成为球队的领袖后,在得到队友以及国人支持和尊重的同时,也担负了巨大的责任。“铁人”内德维德就是最典型的代表,强有力的突破、开阔的视野、势大力沉的远射、精准的任意球以及不知疲倦的奔跑,他具备了一名优秀中场球员的所有素质,作为球队的领袖,他尽职尽责,无可挑剔。他也因此在2003年获得欧洲金球奖,成为捷克足球的骄傲。内德维德的前辈马索普斯特是捷克斯洛伐克时期最优秀的球员之一,曾率领球队获得1960年欧洲杯的季军和1962年世界杯的亚军。1962年,马索普斯特第一次将欧洲足球先生的荣誉带到了东欧。

猜你喜欢
布拉格欧洲杯捷克
意大利再夺欧洲杯
捷克Helfštýn城堡重建
我的捷克朋友
《红楼梦》年画在捷克
不怕贫穷的布拉格
布拉格之旅
法国欧洲杯球场巡礼
收放自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