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008-10-10 11:05冯兴旺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2008年8期
关键词:积累阅读创新

【摘要】作文创新要用求异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开拓能力,开拓作文思路,扩大阅读,积累材料,优化外部环境,激发学生作文的创新兴趣。

【关键词】作文 创新 阅读 积累

创新能力是创造出新的能力。写作作为一种创造性的精神劳动,应该具有一定的创新性,这种创新性在作文教学中就是“见人所未见,发人所未发”,写出“人人心中有,个个笔下无”的意思来,因而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意义重大、大有可为。

那么如何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以求异思维培养学生作文开拓创新的能力

如何挖掘、培养学生的开拓创新能力?笔者认为对学生进行求异思维的作文训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开拓创新能力。训练前我先从辩证法讲起,引导学生用发展联系的观点,一分为二地看问题,而不是习惯于人云亦云、随声附和。然后找出几个人们惯用的成语、警句反其意而用之,如“欲速则达”、“狐假虎威又何妨”、“一失足未必成千古恨”等,让学生讨论、领会。如对“狐假虎威又何妨”,有的同学就讲到,在革命战争时期,我党的地下工作者打入敌人内部,借敌长官的威风,威慑敌人,屡建奇功,这种“狐假虎威”是大智大勇。“欲速则达”说很快被接受。倒是“一失足未必成千古恨”与“一失足成千古恨”竟引起了一场不小的辩论,整堂作文指导课气氛活跃,反响热烈,所以当布置课外作文,任选一个成语(或俗语、警句)翻出新意,写一篇求异作文时,同学们很踊跃。两天后交卷,有了诸如“杞人忧天未必多余”、“言利未必非君子”、“微也足道”、“人爱出名猪爱壮”、“近水楼台不得月”、“常在河边走,就是不湿鞋”等有创见的好文章。

二、开拓学生作文思路,培养学生作文创新能力

1.原型启发法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形成,常常有赖于“原型启发”。教师凭借优秀课文为原型进行启发,不仅易于打开学生思路,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在教了《白杨礼赞》一类借物喻人的文章后,为达到读写结合的目的,教师可启发学生思考,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回忆他们所熟悉的事物中,哪些东西可用它的特点来比喻人的高尚品格的。这一点拨学生们的想象闸门便打开了。有的说,黄土朴实无华,却是哺育人类的母亲;有的说树根盘绕地下,为参天大树吸收营养,称得上是默默无闻的英雄;有的说,绿叶甘当红花的配角,不计名利;有的说,煤炭乌黑,却能牺牲自己,献出光和热,具有造福人类的高尚品格。

2.逆向思维法

逆向思维,即逆向思维定势,是从问题的相反方向进行思索,从而得出新的结论,发现新的形象。例如,写牵牛花,一般人多赞美它勇于攀登,奋发向上,为进取精神“吹响号角”,逆向思维则讽刺它沿着树枝上爬,是不能自立的软骨头。写荷花,歌颂它“出淤泥而不染”,逆向思考,也可以赞颂滋养荷花的厚实“淤泥”。

3.未来畅想法

青少年最富于幻想,幻想能给人以希望和力量,能激励人们去探索新的科学领域。当今世界,正处于第四次工业革命前夕,人类的未来将怎样生活?同学们在二十年后将从事什么工作?科学文化将会怎样发达?宇宙定居点该怎样设计?青少年对这些问题颇感兴趣,我们可以出类似于《我在2020年国庆的时候》、《2020年畅想》这样的题目让学生试作,既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又激发了学生为中华腾飞而奋发学习的热情。

三、扩大阅读,积累材料,为学生作文创作奠定基础

作文教学,必须注重材料的积累。我在教学中,摸索总结出这样一些方法:①“三个一”工程,即每天一句格言,一首古诗,每周一首歌;②每天200字的摘抄;③每天一条好新闻等等。

有些同学懒得读经典书、读精品书;有的同学一听到名著就想到大部头的长篇小说,就望而却步。其实名著有长有短,读不了长的读短的,读不了名著读名篇,课本上不就有若干名篇吗?关键是要用“心”去读,这样既可以吸收文化营养,又可获取写作材料。这两年高考作文中一些“故事新编”的文章,如《赤兔之死》,以及《阿Q新传》、《新西游后记》等,应该给我们以新的启发。

为了更好地引导学生阅读和作文,学校可组织一些读书班会或专题沙龙,让学生交流读书心得体会,或以讲故事、开辩论会等形式来锻炼口才。再通过办墙报、校园文学报等形式提高学生的书面作文水平。学生在广泛阅读中,从古今中外名著和大量诗文中汲取了健康的思想和艺术精髓,同时也积累了大量词汇和第二手作文材料。通过这些途径,学生不仅获得了多种写作素材,而且为以后作文打下了基础。

四、优化外部环境,激发学生作文的创新兴趣

在作文教学中要培养学生作文的创新兴趣,首先,应当在作文课上创设出一种民主、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与学习气氛,允许学生大胆设想,敢于质疑,鼓励他们的创造想像和求异思维。其次,提倡学生写有个性的文章,表现他们的特点和气质,体现他们写作上的优势(立意、遣词、造句等)。三是采取激励措施,作为教师,不但要注意拔尖的个体,还要顾及非拔尖的群体,不但要肯定一些文章的整体美,更要善于发现文章的局部美,并及时给以褒扬,以此激发学生的创新兴趣。作为教师,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必须率先示范。首先做到“自己强大了”,办法多了,改变别人,才会成为可能。同时,适应时代的发展,教师还应具备创新的观念。只有用改革的精神,创新的意识去科学地进行作文教学,才能真正实现作文教学的腾飞!

★作者简介:冯兴旺,宁夏回族自治区海原县回民中学教师。

猜你喜欢
积累阅读创新
浅谈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作文素材的积累
小学经典诗文诵读与积累的实践与思考
镉在旱柳(Salix matsudana Koidz)植株各器官中的积累及对其它营养元素吸收和利用的影响
积累,为学生写作增光添彩
高中英语阅读与写作有效结合
语文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学习研究
“骑驴”出发在思辨中前行
阅读教学:“吻醒”文本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