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完美奔月

2008-10-15 10:53韩吉辰
关键词:宇宙速度人造卫星嫦娥

韩吉辰

几千年来,中华民族一直流传着“嫦娥奔月”的美丽神话,随着科技的发展,这一神话已经变为了现实.2007年10月24日18时5分,我国第一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在举世瞩目下成功发射,载着中国人千百年的梦想向月球飞去.11月5日11时37分,“嫦娥”完美入“宫”,开始了我国的首次绕月飞行.

■ 我国航天事业的又一个里程碑

发射人造卫星、载人航天和深空探索是人类航天活动的三大领域.奔向月球,开发月球资源,建立月球基地已成为世界航天活动的竞争热点.“嫦娥”完美奔月是我国迈出航天深空探测的第一步,是航天深空探测零的突破.月球,已成为航天大国争夺战略资源的焦点.

月球,具有可供人类开发和利用的各种独特资源,月球上特有的矿产和能源是对地球资源的重要补充和储备,将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中国探月是我国自主对月球的探索和观察,又形象地叫做“嫦娥工程”.“嫦娥一号”主要用于获取月球表面三维影像、分析月球表面有关物质元素的分布特点、探测月球土壤厚度、探测地月空间环境等.

■ 探月工程分为“绕”、“落”、“回”三个阶段

我国整个探月工程分为“绕”、“落”、“回”三个阶段.第一步为“绕”,即发射我国第一颗月球探测卫星,实现月球探测卫星绕月飞行,通过遥感探测,获取月球表面三维影像,探测月球表面有用元素含量和物质类型,探测月壤特性,并在月球探测卫星奔月飞行过程中,探测地月空间环境.

第二步为“落”,时间定为2010年前,即发射月球软着陆器,突破地外天体的着陆技术,并携带月球巡视勘察器,进行月球软着陆和自动巡视勘测,探测着陆区的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岩石的化学与矿物成分和月表的环境,进行月岩的现场探测和采样分析,进行日-地-月空间环境监测与月基天文观测.

第三步为“回”,时间定在2011至2020年,即发射月球软着陆器,突破自地外天体返回地球的技术,进

行月球样品自动取样并返回地球,在地球上对取样进行分析研究,深化对地月系统的起源和演化的认识.

■ 开发太空的意义

全球每年用于开发太空的投资极高,美国每年在太空探索方面不低于1 000亿美元,俄罗斯在太空方面也高达960亿美元,国际空间站的建成也需要600亿美元的资金……

那么人类为什么一定要开发太空呢?我们首先想到的就是利用太空的轨道资源,即利用高远位置这一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众所周知,站得高、看得远.地球的空间轨道,远离地表,高于大气层,在那里能以不同高度、不同角度俯视地球,特别是与地球同步、与太阳同步的轨道具有特殊意义.

目前,正在使用的人造卫星有几百颗,用于全球的广播电视以及通信,受益者占世界人口的三分之二以上.此外,在太空中还可进行一些地球上难以进行的重要科学实验,使人类从太空中获得财富和资源,比如“太空育种”、“太空冶炼”、“太空发电”、“太空制药”……

其实还有更重要的原因呢.我们知道一个国家必须保卫领土、领空和领海的安全,而领空上面的广大太空也是非常重要的,你想如果在我们国家广大的领土上空,有几十颗别的国家发射的卫星停留着,从军事角度来看是很不妙的!怎么办?发射自己的卫星,占领太空的有利位置!

月球有丰富的矿藏,太空位置也极其重要,所以是各国争夺的对象.“嫦娥一号”探月卫星的成功发射,圆了中国13亿人的奔月梦想,使我国巍然屹立于世界航天强国之列,民族自信心得到了极大的增强.

第一宇宙速度 人造卫星在运行时,必须给予一定的起始速度,不然就升不上天.我们知道,向前抛一个球,如果用力愈大,或者说速度愈快,球就抛得愈远.我们抛的球好比人造卫星,根据计算,如所用力能使人造卫星的速度等于7.9 km / s,那抛出去的人造卫星,就可以一直绕着地球转动而不落地.这时的速度称为第一宇宙速度.

第二宇宙速度 如果宇航器的速度继续加快,当达到11.2 km / s时,地球的引力就拉不住它了,宇航器就可以去拜访太阳系中其他的兄弟行星.这时的速度称为第二宇宙速度.

责任编辑 蔡华杰

猜你喜欢
宇宙速度人造卫星嫦娥
给嫦娥一个舒适的家
人造卫星
人造卫星:你问我飞得有多高?
人造卫星会坠落地球
赞“嫦娥”
嫦娥三号奔月的三大难关
见证嫦娥三号起航
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
第二宇宙速度又一推导
▲何谓“第四宇宙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