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调仍是奥运后调控的主要方式

2008-10-31 05:40
金融博览 2008年10期
关键词:能源价格税收调控

周 明

一些专家认为,宏观调控并不会因奥运会而停滞,下一阶段调控仍将保持延续性。国家信息中心首席经济师兼经济预测部主任范剑平表示,未来仍然会通过微调政策来稳定经济增长,当前经济运行落入了绿灯区,所以下一步调控的目标就是要稳住经济增速。目前我国经济三大需求的变化都比较积极。7月份顺差不再减少,消费仍持续高增长,投资增长率也在上升,因此下半年并没有大刀阔斧进行调控的必要。

7月份的税收增速大幅下降,范剑平提出,要辩证地看待税收增速下滑。税收的滞后性使得上半年税收的高增长实际上反映的是2007年的经济情况,而2008年经济增速有所下滑,所以税收增速减缓在所难免。

专家认为,为经济增速可能出现的下滑准备好“托底”预案是有必要的。不过,尽管受内外部不确定性因素的困扰,但基本面向好的中国经济还没有到需要全面出手拯救的时候。

对于能源价格是否会在奥运后调整这一问题,范剑平认为,简单的价格调整是有可能的,但现在还不是能源价格机制改革的好时机。

目前,国内外资源能源价格差距比较大。范剑平认为,应逐步调整价格,然后与国际市场价格接轨,等到时机成熟了再进行机制改革。“虽然价格机制改革是根本之道,但价格改革不仅是个经济问题,应该进行全方位的考虑。”

中信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诸建芳认为,从当前的调控趋势看,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可能朝放松的方向发展。按照目前的趋势看,人民银行加息的可能性很小,但不排除未来两个月存款准备金率有下调的可能。

诸建芳说,当前可以采取的调控措施很多。比如,对中小企业信贷的放松还需要一些配套措施,价格改革需要进一步推进,出口退税的范围应进一步扩大。同时,增值税转型的范围有望进一步扩大。当前的货币政策需要注意结构问题,有必要将资金向扩大内需的方面引导。当然,在放松的大方向上,推出局部的紧缩措施也是有可能的。(摘自2008年8月25日《中国证券报》)

外媒看奥运后中国经济日本《每日新闻》:中国在“大国”资格考试中得70分。奥运会相关投资的结束不能说没有影响,但最重要的原因是中国政府实施的金融紧缩政策。虽然中国从2003年开始就出台了紧缩政策,但是由于高增长和通货膨胀势头依旧,从去年10月份开始这一政策得到了进一步强化,而经济减速正是其效果的体现。此外,去年夏天开始的次贷问题导致欧美需求的下降也是原因之一。不过,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之时中国政府转而执行扩大内需的政策,通过发行国债增加基础建设投资,支撑住了整个经济的基本面。同样是面临海外经济减速的局面,中国此次也可能采取相似的政策。虽然中国经济的整体基调已经进入缓慢减速,但并不会出现迅速的衰退。

法国《论坛报》:有一个规律十分明显,即国家越小、主办城市经济比重占全国比重越大,“后奥运经济”的滑坡越明显,反之则越轻。北京奥运对中国经济的拉抬作用本身就不像一些主办奥运的小国那样明显,同样,“后奥运经济”的冲击力也会较为有限。

美国《国际先驱论坛报》:看好奥运后中国的“五个理由”,除了北京占全国经济总量不太大之外,另外四个理由是:第一,中国政府正在调整政策,确保经济可持续发展。第二,汶川地震位于较落后的农村,那里的经济产值只占很小份额,所以对中国经济不会造成太大损害,相反灾后重建刺激了中国经济的增长。第三,近年来,中国投巨资建设公路、铁路、港口和其他交通设施,现在这些设施正在产生效益,这将帮助中国避免陷入全球经济面临的困境。第四,大批外资仍然涌入中国,而且更多地投向高科技产业。

猜你喜欢
能源价格税收调控
2020全球氮肥市场关键词:能源价格、供需平衡以及北美物流
如何调控困意
经济稳中有进 调控托而不举
顺势而导 灵活调控
SUMO修饰在细胞凋亡中的调控作用
税收伴我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