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蕴细腻 余意无穷

2008-11-04 04:50
关键词:乐府诗借物自然界

雅 敏

【原文】

长歌行①

汉乐府

青青园中葵②,朝露待日晞③。

阳春布德泽④,万物生光辉⑤。

常恐秋节至⑥,焜黄华叶衰⑦。

百川东到海⑧,何时复西归⑨?

少壮不努力⑩,老大徒{11}伤悲{11}。

【题解】

这首诗选自《乐府诗集》。《乐府诗集》是宋代郭茂倩编的一部乐府诗总集。“乐府”原是古代掌管音乐的官署。

【注释】

①长歌行:汉乐府曲调名。②园:园圃,种蔬菜、花果、树木的场所。葵:我国古代重要蔬菜之一。③朝露:清晨的露水。待:等待。晞:天亮,引申为阳光照耀。④阳春:温暖的春天。布:这里是散布的意思。德泽:恩惠。⑤万物:大地上的各种生物。生光辉:形容万物生机盎然、欣欣向荣的样子。⑥常:时常。恐:担心。秋节:秋季。至:到。⑦焜黄:颜色衰败的样子。华:同“花”。衰:衰老,衰败。⑧百川:泛指所有的河流。⑨复:重新,又。西:向西、朝西。归:回。⑩少:少年时期。壮:成年时期。努力:把力量尽量使出来。{11}老大:指人生命力衰败的时期。徒:空。伤悲:悲伤。

【翻译】

院子里长着青翠的蔬菜,等到太阳一出来,菜叶上的露水就被晒干了。温暖的春天散布她的恩惠,大自然的一切都在烁烁生晖。时常担忧秋天的到来,花啊,那时叶啊,全都会枯萎。千百条江河都滚滚奔向东海,什么时候才能再向西返回?年富力强时不努力发奋作为,等到年老体衰时就只能空自悲伤了。

【赏析】

这是一首咏叹人生的诗歌,作者触景生情,劝导世人要珍惜人生,不要虚度光阴。这首诗从园中葵说起,诗人由园中葵的蓬勃生长写到整个自然界,——春天的阳光、雨露,万物都在闪耀着生命的光辉,到处是生机盎然、欣欣向荣的景象。前四句诗,字面上是对春天的礼赞,实际上是借物比人,是对人生最宝贵的东西——青春的赞歌。诗人用“常恐秋节至”表达对“青春”稍纵即逝的珍惜,其中一个“恐”字,也说出了当时人类对自然法则的不可抗拒性。接着又从时序的更替联想到宇宙的无尽时间和无垠空间,时光像东逝的江河,一去不复返。由时间尺度来衡量人的生命也是老死以后不能复生。诗歌由对宇宙的探寻转入对人生价值的思考,亮出了“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这一发聋振聩的劝告。这也告诉我们:自然界的生物都有一个春华秋实的过程,人生也有一个少壮努力,终有所成的过程;自然界的万物只要有阳光雨露,秋天自能结实,而人却不同,没有自身努力是不能成功的;万物经秋变衰,但却实现了生命的价值,因而不足伤悲;人则不然,因“少壮不努力”而老无所成,岂不等于空走世间一趟?正由于此,这首诗避免了容易引人生厌的人生说教,最后的警句显得浑厚有力,深沉含蓄,如洪钟长鸣一般,深深地打动着读者。

这首诗借物言理,有描述,有抒情。全诗含蕴细腻,余意无穷,既继承了“歌以咏志”的传统,又极富形式上的美感,便于反复吟诵。

猜你喜欢
乐府诗借物自然界
乐府诗
从《落花生》谈“借物喻人”
延续风雅
《落花生》中的借物喻人
盘点自然界中你没见过的怪异生物
汉乐府古辞在唐代的传播
盘点自然界最土豪的动物
漫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