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拓概念化的游艇市场,形成中国特色的游艇文化

2008-11-04 08:59马春龙隋国强
新西部下半月 2008年8期
关键词:人才

马春龙 隋国强

【摘 要】 本文通过分析中国游艇市场的现状,提出开拓概念化的游艇市场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并提出要开拓中国的游艇产业,首先必需建立完善的人才供应渠道;其次,要有敢于开创新领域的领军企业打开市场;第三,用游艇俱乐部带领游艇消费市场,这样才能形成中国特色的游艇文化,开拓中国的游艇事业和市场。

【关键词】 概念化;人才;游艇文化;游艇市场オ

中国虽然海岸线总长3.2万公里,其中大陆海岸线1.8万公里,岛屿海岸线1.4万公里,毫无争议的是一个濒海大国。但由于游艇消费较高,在目前中国的经济实力背景下,国内游艇俱乐部的数量寥寥无几,因而游艇制造业的发展也一直滞后。

一、中国在游艇消费方面尚有经济基础相对薄弱等缺陷

1、在未来相当长时间内,中国游艇消费将主要集中在几个经济相对发达的大城市

鉴于中国人均收入水平与发达国家的巨大差距,在出现新的、适合中国人民消费水平的游艇运动方式前,中国游艇俱乐部的市场空间是有限的。但也应看到中国迅速发展的经济给游艇业带来的希望,基于游艇俱乐部形式的海洋旅游开发在沿海经济发达的城市还是有市场的,所以游艇业在中国的潜力还是很大的。

2、游艇工业的巨大海外市场应是我们游艇行业发展的主要目标

游艇运动在国外,特别是欧美发达国家非常流行,这是一个非常诱人的高利润市场,有待于中国船舶工业进军。游艇属于高利润的船舶种类,在中国船舶工业蓬勃发展的今天,我们没有任何理由让这个拥有极大经济利润的产品由国外垄断。发展游艇制造工业带来的游艇出口贸易应成为中国游艇业发展的方向。

3、中国作为一个濒海大陆国家,在21世纪无疑要向海洋进军,这就带来了一个培养国民海洋意识的问题,游艇运动在此方面必将发挥巨大作用

在中国走向海洋的历史趋势下,中国游艇业的崛起是必然的,游艇业必将在中国海洋文化的发展中起到巨大作用,因此应对中国游艇业的发展有信心。从上述材料我们了解到,从经济发展趋势和人口方面考虑中国游艇业拥有巨大的发展潜力。但是目前中国大多数游艇企业技术实力较弱,市场有限,许多企业的研发能力不足,仿造国外设计的现象屡见不鲜,其中市场问题更是相当严重。由于我国的人均收入水平尚不高,因此游艇运动在中国无疑是一项奢侈的运动,只有少数富足者才能有实力享受到这一项在西方非常流行的、健康的娱乐活动。缺乏人才是另一个瓶颈,目前游艇方面的设计制造人才极其缺乏,因为国内国外均没有专业的学校作为人才培养的基地,而且与之相关的船舶专业毕业生更倾向于当前市场火爆的钢制船建造及设计单位。另外,中国的传统文化受地缘因素影响,属于典型的大陆型的文化,中国人对于游艇这项根植与海洋文化中的运动并不是十分理解和感兴趣的。除了东部沿海城市外,我们也缺少足够的水系去发展游艇运动。

二、开拓概念化的游艇市场

随着各大汽车展不断地涌入各个城市,概念车以一种全新的模式出现在公众面前。由于概念车有超前的构思,体现了独特的创意,并应用了最新科技成果,所以它的鉴赏价值极高。而且因为不是大批量生产的商品车,每一辆概念车都可以更多地摆脱生产制造水平方面的束缚,尽情地甚至夸张地显示自己的独特魅力。可以说概念车就是陆地豪华游艇。

游艇突破了常规钢质船的设计制造流程,同样摆脱了生产制造水平方面的束缚,它以玻璃钢为主要原材料,着重游艇的外形设计和颜色布置以及内部舾装。一艘被认可的游艇同概念车一样,要有超前的构思,体现独特的创意,如同一件水天之间的动态艺术品。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国外的游艇业已经走到了比较成熟的阶段,游艇亦已成为船舶界的一颗明星。然而这颗明星对于蓬勃发展的中国船舶市场来说,仅仅只能说是一颗新星。

伴随着世界船市的逐渐饱和,钢制船的行情必定不会呈现如往年那么迅猛的发展势头,并逐步走向稳定期,同时集装箱船的更新换代以满足对外贸易、油船运输的液化气石油的运输量上升以及钢材涨价等诸多客观因素都讲引发钢制船的一个新的适应调整期,所以游艇这个不以钢材为主体的船舶必将逐渐走到风口浪尖上。首先玻璃钢材质所赋予的是良好的防腐蚀和易修理性,同时人性化的设计理念所赋予的美观及易操作性能够博得更多普通企业及个人的青睐,在今后,不仅仅是在沿海的城市游艇俱乐部,就是在内陆区域,游艇也会渐渐普及。

笔者在澳普兰公司参观期间,了解到澳普兰公司的经营方式与大多数中国其他游艇制造商不同,他不是采取“定单——生产”的模式,而是采取了类似于汽车行业的“推出新型号产品——生产——销售”的非常有主动性的经营模式。这不但表现出了澳普兰强大的研发和生产实力,而且表现出了澳普兰独特的企业思维:以自己的行动去引领市场的潮流。在笔者看来,占据市场竞争中的主动权已经成为澳普兰公司的经营特色。而对中国的游艇业来说,面对巨大的市场空间,把握好自己的发展方向,形成自己的游艇特色,才能从而引导中国游艇市场走向世界。

三、建立完善的人才供应渠道

由于我国游艇业处于起步阶段,游艇业没有相关的基础,对游艇的设计、制造、装潢、游艇行业管理等方面的人才极度匮乏,甚至缺乏相应的培训资料和机构。而同时我们也看到了由于近几年中国船舶行业的快速发展使船舶行业的人才培养呈现膨胀式增长的现象,船舶专业毕业生大多流向国内各大钢制船厂,愿意到游艇公司发展的可谓凤毛麟角,这也就是所谓的人才分配的不均衡。

在游艇人才方面,同钢制船不同的是,最重要的不是船体结构及强度分析,毕竟游艇形体较小,在受力及应力分布上没有钢制船复杂,游艇设计生产制造更强调是工业设计的基础,要求具有深厚的美术功底和良好的创意构思能力,对色彩有深刻的把握力,同时对人机工程学方面的知识有所研究。游艇的设计不受框框架架的约束,设计风格要大方简洁、有独到的创意视点,因为客户追求的是新颖、有构思的游艇,如同对待一件艺术品一样,可以说,外形和颜色布置以及内部舾装决定了一艘游艇的受认可与否,概念化在汽车工程中经常被提及,这种美术的概念用在游艇业亦是可以的。一个懂得用美术进行概念化设计的船舶工程师就是这个行业所需要的人才,注意静物明暗,色相,空间.....要把各个静物都联系起来,可以说用艺术家兼工程师的眼光去从事就会取得更好的成果。

作为一个在中国新兴的、有潜力的行业,应该下大力气招收与自己行业相关的人才,并最终建立起一套可靠的人才供应渠道。人才才是行业的真正的发展之本。

四、形成“中国的游艇文化”

笔者在参观湖州澳普兰游艇制造公司期间,与公司费总的聊天中了解到,追溯游艇历史实际上与我们中国是分不开的。中华民族创造了灿烂的文明,古代中国在许多方面都是在世界上有开创性的,游艇实际上最早是在中国出现的,我们汉字中的“舫”便是一种典型的游艇了。

随着我国的发展,在21世纪走向海洋将成为必然,在此趋势下,国民的海洋意识和海洋文化亟需提高,游艇运动作为大众型的海洋(水上)运动,对此将大有裨益。因此我认为中国的“游艇文化”建立的过程将会成为中国“海洋文化”复兴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于今后的普及,游艇俱乐部将发挥极大作用,因为游艇的价格之昂贵远非一般人所能购买的起的,但是俱乐部形式的租赁则将把游艇运动的经济门槛降低许多。大力发展游艇俱乐部,以游艇俱乐部引导消费者逐渐建立游艇运动的习惯,并最终形成“游艇文化”应该是中国游艇业发展的主要战略方向。

中国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如果我们能在游艇设计中融入中国文化的元素,那一定会开创游艇的中国风格,这不但将成为沟通中国传统文化与游艇代表的海洋文化的桥梁,而且也将为中国游艇业的发展带来巨大的促进作用。我们将拥有我们自己风格的游艇,这类游艇无论是为创建中国的“游艇文化”还是对于中国游艇企业开辟国外市场都将具有深远的意义。所以将中国文化元素融入中国游艇设计将是具有现实和长远两方面意义的重大创举。

“中国的游艇文化”将是中国游艇业打开成功大门的一把钥匙,我们希望有更多中国游艇企业特别是本土企业中,有更多像澳普兰公司这样优秀的领军型企业。我们衷心的祝愿为游艇事业而奋斗的中国游艇企业早日将这把钥匙拿在手中、打开那扇未来之门。

【参考文献】

[1] 华承昌、高蕊.2007中国游艇产业报告.

[2] 焦桂英、刘洪滨.中国游艇产业发展商机无限.

[3] 漫谈中国游艇市场瓶颈.游艇业,2006.2.42-45.

猜你喜欢
人才
南岸:聚人才之智 建创新之城
一共几个人
地方政府高层次人才引进政策创新研究
地方政府高层次人才引进政策创新研究
多元需求 多元教育 多元人才
李世民“不借才于异代”
人才
智珠
让人才创新创造活力充分迸发
毛遂自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