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届欧锦赛角球进攻战术特征研究

2008-11-08 10:51马英利
吉林体育学院学报 2008年1期
关键词:长传欧锦赛角球

马英利

(承德医学院公共体育部,河北 承德 067000)

第12届欧锦赛角球进攻战术特征研究

马英利

(承德医学院公共体育部,河北 承德 067000)

运用观察统计方法,对第12届欧洲足球锦标赛角球进攻战术运用情况进行分析研究,旨在探索角球进攻战术运用的基本规律,为足球教学、训练和比赛提供理论依据。

足球;角球;进攻;战术;12届欧锦赛

角球进攻战术是足球定位球进攻战术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现代足球的迅速发展,尤其是足球防守体系的日臻完善,角球进攻在发展和提高整体进攻战术中的作用、地位日益显示出来[1],甚至有时成为决定比赛胜负的关键。为了解世界高水平球队角球进攻的战术特征及在比赛中运用的一般规律,我们对第12届欧洲足球锦标赛进行了调查研究,以期了解现阶段欧洲足球强队角球进攻战术方法与手段,为我国足球运动训练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以第12届欧洲足球锦标赛决赛阶段16支参赛队为研究对象,共31场比赛。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

通过对中国期刊网1994年以来“足球”“欧洲足球锦标赛”“进攻”进行检索,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并多次访问欧洲杯官方网站,获取相关比赛信息。

阅读《足球获胜公式》、《中国体育教练员岗位培训教材——足球》、《足球战术与技巧》、《亚洲足球教练员A级培训教程》、《现代足球》等书籍,从中得到启发和借鉴,为本研究提供理论和方法依据。

1.2.2录像观察法

对第12届欧洲足球锦标赛31场比赛录像的角球进攻战术情况进行观察,每一次角球进攻战术配合均记录在按比例缩小的场地图上;每场比赛只统计90min的比赛时间。

1.2.3数理统计法

运用SPSS11.5统计软件对记录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并对统计结果进行综合分析。

1.3统计概念及尺度

长传配合角球:罚球队员直接将球传到球门附近的战术配合形式。

短传配合角球:在角球区附近,2-3名队员配合后,形成传中或射门的战术配合形式。

角球落点:前门柱以内的罚球区内为前点区域;后门柱以外的罚球区内为后点区域;两门柱之间的罚球区内为中间区域。

角球弧线:向外旋转且运行方向指向球门的传球弧线为内弧线;向内旋转且运行方向指向场内的传球弧线为外弧线。

角球成功:队员形成射门或形成摆渡即为成功;其它为失败。

2 结果与分析

2.1角球进攻总体情况

本届欧洲足球锦标赛共罚角球302次,其中长传配合角球242次,占角球总数的80.13%;短传配合角球46次,占角球总数的15.23%。长传内弧线角球118次,长传外弧线角球124次,见表1。第12届欧锦赛利用角球攻入8球,占进球总数的10.81%。其中利用长传进攻攻入7个,利用短传配合攻入1个。

2.2角球进攻方式特征分析

随着足球技战术水平的发展,足球进攻战术形式也在不断丰富和发展,但角球的进攻方式主要还是长传进攻和短传配合进攻两种方式。但是两种战术方式的运用次数上,长传配合角球占有明显的优势地位[2]。本届欧锦赛同样表现出了这种特征,见表2。

长传配合角球的进攻形式仍占主导地位,分析其原因是,长传配合角球能够按照本队赛前确定的战术要求进行配合。踢罚球队员能够将球准确的传到既定的攻击区域内,同时还能够利用和控制球的弧度和速度来增强攻击的威力,进行跑位接应的进攻队员也能按照赛前的战术指导思想进行选位、扯动和攻门。短传角球的运用,一般是根据本队的身高情况和对手争抢空中球的能力来决定的;一者是为了获得更大的传中角度以使传球进攻区域更具威胁性;再者就是在连续罚长传角球效果欠佳的情况下改变战术而采用。短传角球的运用需要进攻队员之间配合默契。因为短传角球的罚出常由于进攻队员间的默契程度不够而造成越位,而且一旦有防守队员上前逼抢,短传角球往往就失去了直接进攻的时机,进攻收效不大。

表1 第12届欧锦赛角球进攻总体情况一览表

表2 第12届欧锦赛每队平均每场运用长传角球和短传角球T检验一览表

2.2.1长传配合角球传球线路分析

观察发现,长传配合角球的传球均是带有旋转的弧线球,而且速度快、落点准,对球门极具威胁。高速旋转的弧线球,使守门员很难判断球的落点,使防守的难度增大,但是对进攻一方来讲可以增加击球力量。

表3 第12届欧锦赛每队平均每场长传配合角球传球弧线T检验一览表

表3表明,本届欧洲足球锦标赛上长传角球运用内弧线球和外弧线球平均次数之间差异不具有显著性。这说明当今欧洲强队长传配合角球传球线路上内弧线球和外弧线球结合运用,运用次数基本相当。这与以往的研究认为内弧线球运用的次数高于外弧线球运用的次数[3]的结论有很大的差别。

内弧线球和外弧线球各有各的优势,有研究认为内弧线球因为其飞行轨迹指向防守队员,相对来讲更有利于防守,但是只要进攻队员抢到点使球稍稍改变飞行方向,特别是在门前的近距离区域内,突然变向对球门极具威胁[4]。外弧线球的飞行方向虽然是远离球门,但进攻队员是迎球抢点,更便于发挥击球力量。但是不论何种传球弧线,都应是以追求准确的落点为目的。

2.2.2长传配合角球的落点分析

本研究将长传配合角球的落点区域界定为3个,即前点、中间和后点。统计表明,第12届欧锦赛角球进攻长传前点73次,占长传角球总次数的30.17%;长传中间105次,占总次数的43.39%;长传后点64次,占总次数的26.44%。

长传角球进攻中,长传前点、长传中间和长传后点的次数之间差别不具有显著性,说明各队根据比赛情况选择罚出不同落点的角球,角球进攻的战术内容较丰富,在落点区域上没有表现出明显的侧重区域,战术的机动性高。

3 结论与建议

1)第12届欧锦赛角球进攻方式以长传配合进攻为主,这与以往的研究具有共同特征,长传配合进攻为主,短传配合进攻为辅是当今足球角球进攻战术的基本规律。

2)在长传配合角球进攻方面,内弧线和外弧线的传球都被大量运用,这与以往有关研究认为内弧线球运用得多,威胁大的结论不相一致,这是本届比赛的一般特点还是世界足球运动的角球进攻的基本规律呢?这值得我们在后续的研究中重点关注。

3)在长传配合角球进攻的落点方面,前中后三点运用次数基本平均,没有显著特征,但是在成功率和得分率上长传中间区域优势更为明显,长传中间区域更符合以射门得分为最终目的的足球比赛原则,这一点值得我们在实际训练中加以借鉴。

[1] 张晓磊.第十三届亚洲杯中国队前场任意球、角球进攻战术分析[D].河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2] 休斯.足球获胜公式[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9.

[3] 毛卫国,张文普,史海现,等.第17界世界杯足球赛定位球进攻战术运用情况的分析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04,40(4):59-61.

[4] 毛卫国,王文,刘庆山.足球角球进攻战术特征的初步探讨[J].中国体育科技,2001,37(10):26-28.

AnAnalysisOntheFeatureofCornerKickin12thEuropeanFootballChampionship

Ma Yingli

(Depart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Chengde Medical College,Chengde,067000,Hebei,China)

By using the method of observation,this paper makes analysis on usage of corner kick in 12th European football championship.The main purpose is to discuss the basic rule of corner kick,and provide the reference of football teaching and coaching.

football;corner kick;attack;tactics;12th European football championship

2007-06-04

马英利(1968-),男,河北承德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足球教学与训练。

猜你喜欢
长传欧锦赛角球
21届世界杯英格兰队角球进攻特征分析
欧锦赛和美洲杯推迟一年
2016赛季中超联赛角球进攻战术特征研究
欧锦赛频频绝杀有猫腻?
斯洛伐克顽强续命欧锦赛
扫描・2016欧锦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