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引导技校生参加自考成考的一点想法

2009-01-04 09:59
关键词:技校生技校生源

宋 杰

摘要:技工学校以争夺生源来保证自己的生存。技校生与普通院校学生差别。为什么同样难找工作,大家还在挤独木桥的根本原因。技校生在这个逐渐淡化学历的年代,应该无为的去寻找平衡,还是为自己的前途寻找一个突破口,并试着拉近与普通院校学生社会地位的距离。引导技校生参加成考、自考可以成为这个突破口。

关键词:技校生就业社会地位突破口引导成考自考

0引言

技校目前最大的困难是生源问题,问题关键在各技校之间对生源的争夺以及技校与正规大学对生源的争夺。技校的现状是并没有批量培养出高质量的技工甚至技师。面对各类正规大中院校的扩招和正在逐年减少的生源,技校的招生压力更大。现如今大学生毕业后也出现了问题,上大学找好工作的神话已经慢慢破灭。就业难成了当前大学生就业的普遍问题。走到就业这个门槛,大家都很难,技校生和本科生原有的根本区别越来越不明显。为什么大家还在挤独木桥,技校生有没有可能与正规本科生平起平坐?什么样的毕业生才是当今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才?社会究竟希望技校培养出什么样的技工生?

我们先来回答以上第一个问题。技工生和正规院校学生的根本区别在于,正规院校学生有资格报考国家公务员、事业单位招考,有些大公司进人要看毕业生的毕业院校和学历。而技工生在这些机会面前只能止步。再一个就是正规院校已经为学生积淀了丰富的教学资源,而技校只是把学习能力差的学生给收编来,并在他们入校之前就为他们定格了未来—技工。由此学生和家长们还是更愿意去挤独木桥,除非过不去,无奈只好被技校收编。适者生存的道理大概可以解释第二个问题,现在社会好像更青睐学习能力、适应能力强的人。那么社会究竟需要技校培养出什么样的学生?技校仅仅延续以前无可为的看管模式好像并不能很好的适应社会的需求。所以我曾经设想有没有那么一天,技校生可以和普通院校学生平起平坐,只不过他们的奋斗过程可能更曲折。这就是我本篇论问想邀请大家共同探讨的问题。如果有目的引导技校生参加自考或成考,有没有可能成为技校生从“前途可量”向“前途无量”转变的突破口?

我们先来分析一下目前技校及技校生的现状

1学生自身(主观因素)

1.1技校学生目前有初、高中毕业生两个层次,他们有一共同特点:上技校之前,此类学生学习方法缺乏技巧、学习态度不端正,从而导致学习效果不佳,被落下。而此种学习结果反过来又加重了其厌学态度,最终导致此类学生个体对学习严重缺乏自信。但是我们这些学生,如果仍然延续原来的学习态度和方法很难在本应长知识的年龄认识并挖掘自己未知的潜能。

1.2目前正规大学培养模式大体如一。学生走出校门,发现自己在大学里学到真正有用的,除了常年积累的文化底蕴之外,最主要的还是对各种知识的学习能力和环境的适应能力,这些是在十多年的学习生涯中自我积累和沉淀的。古训有言活到老,学到老,这里所说的学习能力指的是学习各方面知识的能力,学校指定的书本并不具有唯一性和独特性。大学生毕业后工作好与坏与他们当初在校成绩基本无关,却与他们长期以来养成的学习习惯、学习能力有关。所以我认为我们这些技校生上了技校之后,既然已经不必为升学而苦学,那么何不让孩子们在没有任何外界压力的状态下快乐的学,为自己这一生养成一个好学、会学的习惯。也许他们这辈子再也没有这样的时间、年龄和机会去学习自己喜欢的专业。上学的时候不喜欢数学也许因为不喜欢数学老师,也许因为考试总被拉在后边没信心再爬起来,也许因为这门课必须得学才不愿意去学;有谁不愿为自己喜欢的东西努力,有谁不试着学会为自己的选择负责?这些大概都是本能使然。

2技校现状(客观因素)

2.1如今生源逐年减少,某些规模小的技校招生专业比较单一,招生压力越来越大,其他院校也新增了同类专业以及逐年严峻的就业压力,最终导致技校就业压力也很大。而来技校上学的学生存在这样一种情况:他们虽学某个专业,毕业后并不一定真正干这一行。此种情况也非技校生特有。首先上这个学校、这个专业,并不一定是孩子自愿选择的,更直接说并不一定是孩子喜欢。就像以前考大学很多是调剂录取,并不一定是自己原报考的专业,但是也得上,全部及格毕业拿到毕业证就算完了,最终他们干的工作也不一定是本专业。学生如是,技校生也如是。如何打发和有效利用技校生在校的闲暇时间?如何给这些已被基本定格的学生再一次超越自我的机会?如何让他们在掌握一项基本技能的同时更好的掌握这项生存的本能—学习能力?这些问题值得我们思考!

2.2现在已经有一些技工院校把组织学生参加自考、成考做的有声有色。在这个学习过程中,关键是让学生通过这种学习总结—和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习惯。因为这些没有人能够代替他们做的更好,甚至他们的父母也不能。就像一个小孩是通过母亲懂得被爱,长大后通过爱人懂得去爱一样。这些只能靠他们自己“亲自长大”。而不是把时间和精力都浪费在晚自习在教室里集体看电视消遣,坐在教室里听老师讲不喜欢的专业。无忧无虑在走廊里嬉戏、打闹已经不适合他们的年龄和将要面对的明天—技工。甚至逐渐养成的技校生特有的懒散习惯可能会让他们的人生彻底如此而已。

2.3技校的老师大多是本科生,技校老师是不是自我感觉比自己学生优越好多,甚至想自己这些学生可能永远也比不上自己。为什么会有此种想法?大学老师他敢对自己的学生有这个估测吗,甚至小学、中学老师敢吗,恐怕不敢。为什么?我们上了大学之后到底哪个地方比上技校的学生强?是智商还是能力,智商区别不大,那么只有能力,哪方面的能力,学习能力,学习新知识、适应新环境的能力。不知对否?可是为什么后来上技校的学生一旦初、高中学业失败,就被社会定格为一个“前途可量”的特殊群体。我想,正是这种放任自流、懒散成为习惯—技校生特容易相互传染的习惯决定了他们的未来而缺乏引导恐怕是另一方面无法推卸的责任。既然教书育人应因材施教,培养技工生是否更应教其用心并更好的掌握生存技能呢?所以我建议技校应该大力支持引导学生按着自己的兴趣、爱好参加这种自考或成考,特别在学生刚一入学的时候就做大力的宣传。成则技校生重又“前途无量”,败也能在这个学习过程中品尝到自我激励的苦与乐。

通过我们近几年有意的教学观察和不间断的询问调查发现:有将近一半的技校生还是愿意学的,只是学不好,到了后来就不知道怎么学、学什么。所以我们是否有责任告诉技校生从现在开始需要为自己的明天准备些什么。养成良好的习惯和学习方法是对这些学生来说是最好的结果。参加此类考试最后的成绩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能从这个自我奋斗、相互激励的过程中学到什么。良好的学习氛围是应该也有利于技校的生存和发展。

我们最大的期望是,学生通过自学取得良好的成绩,在这个学历当道的年代,通过努力更上一个台阶。重要的是让学生不断总结、培养自己的学习能力。另外还可以通过这种氛围的培养,在同学中形成一种自我奋斗、互相激励的好学的风气。这样一来也有益于学校的教学管理和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如果我们把这件事做的用心并成为技校的风气,相信会有更多的家长愿意把孩子放到这个“稍大龄”的托儿所。我们这种学校学生家长的目的,无非想让还未成年的孩子不要过早走向社会,又无力管教才托付给我们。如果我们如此用心的去替他们管教并引导孩子有一个美好未来。相信对技校的招生也是一个不错的招牌。通过自学、成考获得的学历证书和普通院校的学历证书一样有效。技校生通过努力如果获得此证,也会有机会在那些对技校生限制的门槛面前挺直腰板,和普通院校学生齐肩争取那些本来不属于他们的机会。我一直在想这是不是技校生的另一个出路呢?

猜你喜欢
技校生技校生源
浅议如何提高技工院校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
新形势下提升传统本科专业生源质量的思考和认识
民办技校教师职业幸福感的影响因素及对策建议
试论影响技校教学质量提升的因素及对策
让学生成为情绪的主人
两类生源高职生的比较及对教育教学的启示①
关于对技校英语教学现状的分析与思考
19岁技校生拿下副高职称是一种积极导向
技校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
跨省生源调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