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地理教学中地图的教学

2009-01-05 02:26宋丽娥
学周刊·下旬刊 2009年9期
关键词:基本技能读图绘图

宋丽娥

摘要:地图是地理学习的重要工具。熟练运用地图。学会读图、绘图、分析地图是学生的基本技能。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绘图的技能,进而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及思维能力。

关键词:读图;绘图:基本技能;地理教学

地理教学离不开地图,地图是学习地理的工具。地图可以使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抽象的问题具体化。所以在地理教学中,如何学好地图并运用好地图显得至关重要。新的课改要求学生学会熟练运用地图。读图、绘图、分析地图成为学生所必备的基本技能。因此。在我们的教学中,针对不同年级、不同学段的学生进行运用地图技能的训练,培养学生观察力、想象力及思维能力,已成为搞好地理教学的重要内容。

一、运用地图、图表训练学生的馕图、析图、用图的能力

为了提高学生的读图、析图、用图的能力,增强学生主动探究问题的能力,在教学中我坚持做到以下两点。

首先是读图。读图是关键、是前提。正确的读图为以后的分析图表奠定了基础。学习地理,学生理解课文的能力高于读图的能力。这可能与学生喜欢读书而不习惯于读图有关。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以文助读的方式,先把课文所描绘的事物在地图中找出来。一一对应,然后图文互换,学生看着地图再复述课文中的内容,直到能熟练看着地图叙述完有关内容为止。如讲区域地理时,大量的直观的概念及分布知识,诸如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陆地轮廓、地形地势、湖泊分布、河流走向等均可以通过学生自己读图而得出结论。学生读课文,脑中要有地图:看地图时,能够联系到课文中的内容。这样读图,记忆更扎实,效果更好。

其次是对图像分析能力的训练。在地图上分析地理特征,就是运用一般的地理原理,对地图上所反映的材料做出切合实际的分析。读图是解决“是什么”、“有什么”,对问题做出一个简单的判断,而分析地图是解决“为什么”的问题,所以教师应该根据地图,设计一些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培养读图能力,发展思维能力。如在教“中国地形概况”时,引到学生看挂图“中国地形图”,可设计以下问题:1我国西部涂棕色和白色地区的海拔、高原及高原以东、以北分布的几条大山脉;2由第一阶梯向东、向北的海拔、高原、盆地,东至哪些山脉,海拔高度发生了什么变化;3从地势第二阶梯翻越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向东,地图上颜色的变化、海拔、地形的变化。然后结合“中国地势阶梯状分布示意图”,在地图上找出规律,得出结论: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地形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广大。这种地势使我国东部深受来自太平洋的湿润气流影响,降水丰富,这种地势也对河流的流向产生了影响。这样既使学生掌握了读图分析的一些基本方法和步骤,同时又使学生增强了读图分析的实际能力。使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得到发展。

二、绘图技能的训练

绘图技能是中学生学习地理的一项基本技能。在实际训练过程中,可采用以下两种方法进行。

(一)以兴趣小组为主,主要放在课外活动时间,绘制教学挂图。由于我们的学生大部分来自农村、山区,学会绘制教学挂图为他们今后的教学工作会带来一定的方便。首先,利用投影仪,将底图放大,然后用铅笔勾出图的轮廓及重点内容,最后用分层设色法图色,再用相应的字体标出地理事物的名称,表明比例尺图例及绘制日期等。这样。学生不仅熟悉绘制挂图的方法步骤。而且还掌握了绘图技巧。他们的挂图受到本校其他学科教师的好评,在科技活动中受到其他学校参观者的赞扬,被认为很具特色。

(二)课堂绘图练习。主要是画简图,重点是中国轮廓图、河北省轮廓图及各大洲轮廓图,每节课必练,教师依次巡视,适当指导,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大大活跃了课堂气氛。在举行的三年级各科基本功比赛中,学生们三笔两笔干净利索地将中国轮廓图展现在黑板上,博得广大师生的阵阵喝彩。过硬的基本功训练,为他们以后讲课、板图打下了基础,同时也提高了自身素质。

经过两年的教学训练。我们体会到训练要目的明确,增强计划性,训练过程要规范化、程序化,同时注意调动、启发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培养分析、判断、推理的综合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总之,地图的学习是学好和运用地理知识最主要也是最重要的手段。只要学生能做到经常主动地读图、析图和用图,就会逐步地掌握运用地图分析地理知识的能力。如果学生在课下自觉、主动练绘图,生活中多观察其他的平面图。则学生的读图、用图能力和思维能力以及地理技能方面必将有较大的提高。

猜你喜欢
基本技能读图绘图
来自河流的你
“禾下乘凉图”绘图人
“1+X”课证融通下《飞机维修基本技能实训》的活页式教材开发与设计研究
全媒体记者的基本技能和采访技巧探析
浅谈电视台新闻编辑应具备的基本技能
基于HTML5 Canvas绘图技术应用
理实一体化在中职《电工基本技能》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读图
Surfer和ArcView结合在气象绘图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