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动音符舞动奇迹

2009-01-05 02:26
学周刊·下旬刊 2009年9期
关键词:舞蹈动作音乐

杨 静

音乐,是孩子们所喜欢的,音乐课也是孩子们喜欢的一种形式,那么小学音乐的教学内容应该包括唱歌、欣赏、音乐知识和技能训练、舞蹈等方面。从小学音乐的教育目的来看,该课程的开设决不是为了培养一个个音乐专家,而是为了让学生获得一定的音乐素质和得到一定的音乐审美陶冶,是从建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素质结构的角度来设置的。“美育从娃娃抓起”已成为社会共识。艺术教育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小学校园正是美育和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前沿阵地。舞蹈教学是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是美育的有效表现形式,对培养学生审美能力、陶冶情操,使德、智、体、美得到全面发展有其独特和其他艺术不可替代的作用。

舞蹈是一种以人体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的动态的造型艺术。人体的动作是一种有次序、有规律、有节奏的动作,既具有由一定的生活动作经过提炼、加工、美化后而形成的动作性、节奏性的特征,又具有故事性、情节性、形象性、意象性、审美性和教育性的特点,从而表现出人物的思想、情感、精神、意志。真实而生动地突出造型的主题。它的基本素材源于生活,通过艺术创造后又高于生活。它是依据音乐所表达的情感,用人的“外在”肢体、身段、面部肌肉的动作来表现人的精神生活。舞蹈动作的连续、节奏的变化、情绪的表现都有赖于音乐。

舞蹈是最美的视觉艺术,更是音乐教学里重要的一部分,随着教学的改革与进步,音乐课堂教学中,已不再是简单的歌唱教学,从新课标改革来看,多元化的教学是现在科学发展的教学方式,而我们在音乐课堂教学中,将肢体语言渗透在其中,也常常令学生在课堂中体会更多乐趣收获更多更丰富的知识。

一、融入舞蹈教学,帮助语词记忆

音乐教育强调的是以学生为教学中心。而音乐教育中的舞蹈教学形式,不仅能调动课堂气氛,引发学生爱好,更适合小学生爱动的特点,是唱、动、表演等多门艺术的综合教学。《乐记,师乙篇》记载道:“故歌之为言也,……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说的是唱歌唱到激动时,不知不觉手也舞起来了,脚也跳起来了。由此可见,舞蹈是唱歌时感情的升华。在音乐课堂教学中,由于低年级的学生语词发展水平低,积累少,放在课堂中要完成有难度的歌词教学光通过枯燥的讲述,往往是事倍功半,但融入舞蹈教学帮助记忆语词则会轻松得多。例如,在学习一年级上册《两只小象》这首歌曲时,可以根据歌曲三拍子的律动,编一些小象的舞蹈动作让学生模仿。演唱时,随着歌曲的节奏与旋律,学生们学着小象走路的样子,模仿着歌词中唱到的情景,不仅提高了学生学歌曲的兴致,还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掌握了歌词,可见舞蹈表演在小学音乐课中的重要性。

二、激发学习兴趣,提高注意力

《音乐课程标准》指出:“兴趣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是学生与音乐保持密切联系、享受音乐、用音乐美化人生的前提”。音乐教师培养的是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而不是培养音乐家。所以音乐教师应把培养学习兴趣作为教学中重要的目标之一。那如何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呢?舞蹈能使学生的感情产生共鸣,激发他们的积极情绪。新的内容和形式所产生的新颖刺激,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中国是56个民族的文明大国,有着56个民族璀璨的音乐舞蹈艺术文化,是世界丰富的艺术宝库。每个民族都有其独特的音乐风格,在遇到这些内容的时候,我将有这些民族舞蹈中经典的动作教给学生,激发他们的兴趣。例如在《金孔雀轻轻跳》的傣族歌曲教学中,我重点融入了傣族孔雀舞的手势,以及傣族舞三道弯的典型特点,在《娃哈哈》的教学中我自己示范了新疆舞《掀起了你的盖头来》重点让学生模仿提手腕、移颈、蹲踏步等有代表性的动作,让他们明白新疆舞的特点,抬头、挺胸、翘鼻子,让学生们去感受。又如在欣赏《草原就是我的家》时,我介绍了蒙古舞经典的几个动作,硬肩、骑马、挤奶,让学生体会蒙古舞的粗犷,学生学起来津津有味。通过各个有代表性的舞蹈动作的学习,让他们体会、了解各个民族的不同风格,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

三、培养学生团结互助的精神

舞蹈是一门整体艺术,少儿舞蹈往往是以群舞形式进行排练或演出的,整齐的队形,划一的动作,常常是衡量整体美感的标准之一。如果有一个孩子不认真,动作不协调。就会影响甚至破坏画面的美感。例如《校园多美好》这首歌曲。正是小学生校园集体舞的伴奏音乐,集体舞蹈都是以群舞为主,在排练演出时形成一定的集体,舞蹈表现成功,是大家共同努力得到的,可以增强集体向心力,以班级成功为荣。按学习迁移规律,在舞蹈排练中形成的集体荣誉感可以迁移到班集体、校集体,甚至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集体荣誉感上去。现代家庭中,独生子女居多,一些独生子女性格孤僻、霸道,凡事以自我为中心,这些都不是社会主义接班人良好的品质。校园集体舞要求学生们互相配合,尤其设计的转圆圈、交换舞伴,每个同学按照顺序依次找到自己的舞伴。通过这种步调一致的训练。久而久之,孩子们就会养成一种自觉守纪律、主动关心帮助他人、注意集体协作的行为习惯。同时又培养了他们团结互助的精神,对他们今后的成长有很大的帮助。

传统教育下,三尺讲台前的教师,对于学生来说,总有一种高高在上或让他们产生畏惧的感觉,能与学生打成一片的老师并不多,而其实每个老师都在尝试着做这件事。而正是舞蹈的教学,让我从讲台上走下来,来到学生们的中间,细心分解教授于他们,当学生们站成圆圈拉手跳舞时,我也会时常加入到他们的队伍,与他们一起愉快地唱着歌,拉起手跳舞,孩子们的眼睛里流露出从刚开始的害怕或不好意思,到逐渐的熟悉和自然。这一些小细节的变化,让我觉得很有成就感,音乐课本身就是一件很愉快的事,与孩子们一起歌唱。一块跳集体舞,与他们之间进行近距离的互动交流,更增进了师生之间的感情,让我有一些小小的成就感,

在艺术教育中,音乐和舞蹈在艺术教育中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两者在艺术教育中也是不可分离的,舞蹈是看得见的音乐,音乐是看得见的舞蹈。音乐和舞蹈可以丰富人的情感,发展人的想象力,增强人的自信心、自豪感。培养人注意力集中,培养人的协调性及友好合作的品德,使孩子们在接受教育中得到健美挺拔的肢体。高尚的情操,高雅的气质,端庄的仪表、仪态。音乐是有声的语言,用声音之美为我们讲述着动听的故事,传递着动人的情感;舞蹈是有形的人体语言,用形体之美展现了一幅幅美丽的画面。让孩子们在音乐中获得美感。让幼小的心灵在音乐的天空中展翅飞翔。

猜你喜欢
舞蹈动作音乐
冰上舞蹈搭档
动作描写要具体
我和舞蹈
音乐
秋夜的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