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2009-01-05 02:26
学周刊·下旬刊 2009年9期
关键词:写作水平作文教师

王 娜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教师在平常的作文教学中,经常会碰到“学生咬笔头,教师皱眉头”的现象。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无话可说,无事可叙,无情可表。许多学生即使确定了新颖的题目,有了深刻的主题,但写出来的文章也是“旧瓶装新酒”,内容空洞,语言干瘪,根本就达不到预想的效果。那么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有效途径究竟在哪里?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重视积累材料

学生习作必须有素材,它是写作的基础。没有丰富的材料储备。就好像一片贫瘠的土地。永远开不出美丽的花朵。要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就应该帮助学生积累素材。

观察是人们摄取客观事物的第一件工具,我们要引导学生学会使用这件工具,让他们去接触社会,接触自然。用自己的眼睛留心观察周围的人、事和景物,用耳朵听取大众语言,听取生活中的种种声响,用心去感受生活脉搏,训练学生通过多种感官认识世界,从客观世界中摄取多种营养。不断充实。丰富知识,陶冶情操。如我让学生写“春天来了”这篇文章,我把学生带到公园、河边、树林、果园……在观察的时候,我让学生每人带一个本子,把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随时记下来。这样用了两节课的时间,引导学生将目光凝视于五彩缤纷的生活。学生回来后,写作兴趣浓厚,感到有话可写。

二、重视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兴趣是促使学生自主写作的主要动机。在作文教学中倘若激发不起学生的兴趣,学生只能被动地“挤牙膏”没有任何精神上的愉悦可言。这就需要老师在作文教学中采取有效的策略去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打开学生的写作思路。如,在一次写以小动物为主题的作文之前,我预先布置学生回家后要仔细去观察家中小动物的进食状态。并做好笔记。当我宣布写作文时,学生们一反恹恹欲睡的常态,立即兴致高昂。我让大家打开思路,自由发言。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分享自己观察的结果并及时对自己的资料进行补充,修改。一下子,枯燥的事变成快乐之事。只要学生有了兴趣,再枯燥乏味的事也会变得其乐无穷,写作效果也会事半功倍。

三、重视课本上文章的教学

教师在语文的课堂教学中,在加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训练的同时,应重视作文能力的培养。语文教材选人的文章。文质兼美,典范性强,是我们用于指导学生写作的最好范文。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些课文的作用,引导学生学习作者观察事物、分析事物、表达思想的方法。久而久之,学生的作文能力就不自觉地提高了。如在教学《第一场雪》这篇课文,我引导学生学习作者用多种感官去观察雪前——雪中——雪后的雪景特点。有目的地认识事物,然后由表及里地认识,由此及彼地联想:由雪联想到农作物,以及农作物和人们生活的关系,表达了人们喜悦的心情,使学生认识到作者这样善于联想,做到移情人物,写出来的文章才有深度,才真实,才能感人。

四、重视阅读和练习

叶圣陶指出:“阅读是‘吸收的事情,从阅读,咱们可以领受人家的经验,接触人家的心情;写作是‘发表的事情。从写作,咱们可以显示自己的经验,吐露自己的心情。”因此大量阅读,是学生写作的前提。在学生掌握教师课堂教学中教给他们的作文知识后,让其加强课外阅读,欣赏他人作品中的佳作、佳句,并在阅读过程中找出于自己所学知识的共同点,产生“恍然大悟,原来如此”之感。然后以此作为切入点多进行练习,坚持不懈,持之以恒。这样会有助于作文能力的提高。陆游说:“汝果若学诗,功夫在诗外”。

五、重视“说文”训练

教师在每次布置作文时,一定要先“说文”后作文。在给定题目或材料后,教师和学生共同讨论:要写什么内容。表达一个什么中心,更重要的是要讨论怎么写。让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教师要启发引导学生对每个细节都要说,说清楚说透彻。比如在习作关于花草的练习时,我让学生先到学校的花坛去观察。指出观察要“有目的、有顺序、有重点”。要细致、全面。尽可能观察别人不知道的;孩子们观察后争着发言,争着表达。作文成了展示自己的最佳方法。他们对花朵,叶子的大小,颜色、形状。作了生动细致的描述,并用了比喻、拟人、排比等手法。思想清晰、通顺,内容丰富。学生们都愿意说,并有话可说。然后再让学生进行写作,这样就言之有物,作文也就水到渠成了。

六、动笔勤写,用好素材

学生素材丰富了,就要引导学生用好素材,提高写作水平。指导学生写日记是一种有效的训练方法。要求学生每天写一点东西,写自己的言行经历,写耳闻目睹的生活趣事。为激兴发趣,每周用一节活动课或自修,由学生轮流读自己所记的一件趣事,互相交流,互相促进。这一节课常常气氛热烈,充满了欢声笑语。发言的同学为了讲得生活有趣。对所讲之事作了加工整理。这样一来,既激发了学生对积累材料的兴趣,无意中又提高了写作水平,一举两得。我还采用小练笔的方法,坚持随课文内容仿写小作文,每周至少一文,每周三的展会,我都会组织两位同学读一读自己写的小练笔,全班同学再互相交流,取长补短。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并且选出好的展示在“学习园地”上。

正如老舍先生所说:“要天天记,养成一种习惯。刮一阵风,你记下来;下一阵雨,你也记下来,因为不知道哪一天,你的作品里需要描写一阵风或一阵雨,你如果没有这种积累,就写不丰富。”让学生每天坚持写日记,培养了学生留心观察,勤于动笔的好习惯。实践证明:善于观察并勤于练笔的学生,他们的写作水平都提高得较快。

七、重视作文的修改

叶圣陶当年曾大力提倡、积极主张学生自己修改文章。修改文章主要包括内容修改、结构的调整、语言的推敲等。古今中外的大作家,都十分重视文章的修改,学生更应该重视修改,当然修改后要让学生谈成功和失败的原因。

在作文教学中,我尝试让学生在自己修改的基础上,分组进行作文交流。每位同学朗读自己的作文。小组成员共同商讨、评议、修改,评定成绩。选出优秀作文在班上朗读交流。

八、重视作文讲评

作文讲评必不可少,尤为重要。当学生习作完成后,一是要互评,就是让学生互相点评,包括字、词、句、内容、中心等,以我之长,补他之短。二是教师讲评,教师要认真批改学生作文,着力去发现每位学生的点滴优势,然后在讲评中,结合具体的文章去点评指出每位学生的精彩之笔。这样,学生既可以激发兴趣,又可以增加知识。还可以提高作文能力。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教学的实践告诉我们:作为一名语文教师,除了要强化学生写作基本功外,特别要鼓励学生广泛地接触社会,细心观察和分析新事物,博览群书,这些都可以帮助学生克服写作中“无话可说”的困难,逐步提高写作水平。

猜你喜欢
写作水平作文教师
“以读促写”,提升高中生的写作水平
最美教师
以说促写,提高写作水平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怎样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圆我教师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