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遗忘的匾额

2009-01-07 03:05
中华手工 2009年11期
关键词:翰林匾额洪涛

大 米

【翰林博物馆】

主题:匾额

创办人:洪涛

开放时间:9:30~17:30

门票:免费

地址:上海朱家角西井街

匾额的上下款,往往透露很多的历史信息。在这里,中国匾额文化得以重新发现。

上海朱家角西井街的阿婆茶楼里,隐藏着一个享誉全国的私人匾额博物馆——翰林博物馆。

14年前,馆长洪涛在一次偶然机会里,寻得一块匾额,开始了漫长的匾额收集之路。十几年来,他从全国各地收集到1060块匾额,因为翰林题写的就占到藏品的1/5还多,所以洪涛把这个在茶楼内开放的私人博物馆称为“翰林博物馆”,除却翰林题写的匾额,这里的状元匾、宰相匾也数量惊人。

在并不存在商标一说的年代里,匾额就是某种意义上的商标,既是商家的广告,又是文人的墨笔,于是才有了《大宅门》里白家二奶奶誓死护卫“百草堂”匾额一出绝妙好戏。

匾额最开始依附于建筑,随着时间流逝建筑倒掉了,匾额也跟着被拆被卖被砸被烧。为了寻找那些遗落在民间的匾额,洪涛一次次往农村跑,挨家挨户地找村人翻看门板、床板,洗出来一看,这些被当了几十年门板床板的东西,其实很多就是一块块匾额。然而正因为被作为门板床板这样的用途,这些珍贵的匾额才没有被当作柴火烧掉,被保留了下来。

为了收藏和拯救这些被人遗忘的匾额,洪涛把自己开设的茶楼一楼作为陈列厅,以科举为主线,办起了翰林匾额博物馆,为的是拯救性地保护研究“匾额”这一极易损毁、濒危的文化遗产,并向客人免费开放、讲解。

在翰林博物馆里,年代最久远的是一块宋代“国子学谕”匾。那时的匾,上下款都还比较简单,不像明清时代的匾一样复杂花样繁多,比如明代一块题为“义士”的匾,上下款都密密麻麻遍布字迹,将一项事情交待得清楚明白。

馆中最长的是一块4米多长的匾额,因为太长太大,仅100多平方米的陈列室根本装不下这样宽大的匾额,洪涛只能把它放到博物馆后的储藏室里;翰林博物馆里最小的匾,却只有一尺左右长,是人们送给寺庙悬挂的匾。

听洪涛介绍翰林博物馆的匾额很有意思事,一件件听下来,仿佛在倾听一段段被人珍藏的历史。

2005年10月,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及家人专程来翰林匾额馆参观。翰林匾额博物馆珍藏的孙中山题有“至性过人”楷书的匾额摆在一楼展览室的中央,这是一方尘封80余年的匾额,长2米,高0.7米,在匾额的右下方,刻有“大总统题褒”,中上方则是一枚3寸见方的“荣典之玺”印章——这是中华民国政府用来表彰或庆典的印章,至今仍在中国台湾。对这方珍贵的匾额,洪涛查找了大量的历史资料,找出“至胜过人,与物无伤”这句话,原是出自三国时期稽康的《与山巨源绝交书》中,形容人的性情淳厚,至于孙中山为什么要给这位“李彭氏”提这样一块匾额,这李彭氏又是何许人,都有待求证。

洪涛告诉我们,每到无客之时,自己都会细细地品读这里的匾额,匾额的上下款,往往可以透露很多的历史信息。比如“义士”匾,上款有吏、户、礼、兵、刑、工等六部尚书及两江总督和江西巡抚的题名,下款则是州府县的官吏们的题名,筹办此匾的则是一名小官吏,看来此地必出过惊天动地的“义士”,才使得朝廷八大重臣都联名具匾。只是这位义士究竟是谁,是一人还是褒扬某种精神,社会背景如何?这些都需要进行研究或是查阅大量史书古籍。

3年前同济大学的阮仪三教授看过翰林博物馆的收藏后,希望进行相应的研究,挖掘出匾额背后隐藏的故事和历史。翰林博物馆和复旦大学文博学院合作,这里也就成了文博系硕博生的一块实习研究的基地。

那些被珍藏的历史,通过一间小小的私人博物馆,在一方方匾额上次第呈现。因私人爱好而挽救的中国匾额文化,也在这里被重新发现,并向大众开放。

猜你喜欢
翰林匾额洪涛
漳河:洪涛百折向东流
明镜自高悬,一块匾额的多重解读
乃琼寺旧藏匾额“灵口远徼”考释
张洪涛美术作品
璿题云榜 景以名传 清代避暑山庄里的匾额与楹联
匾额下的刺猬
陳繹爲翰林侍讀學士
洪涛:培养了世界上最挑剔的观众
Revised Fault Free Analysis Method for Reliability Evaluation of Smart Grids
A novel 4π Gd-loaded liquid scintillator detection syst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