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化问题探讨

2009-01-11 07:38仲丽萍
甘肃教育 2009年24期
关键词:关怀中学心理健康

仲丽萍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化;

原则;途径

〔中图分类号〕 G6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09)

12(B)—0019—01

一、中学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化应遵循的原则

1.育人为本原则 。中学思想政治教育应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归宿,始终服务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应使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成为引导学生自我认识、自我发展、自我评价、自我完善的过程,从而促进学生又好又快的成长与发展。

2.主体性教育原则。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认识和实践活动,其根本目的是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和认识能力,培养造就符合国家建设需要的具有良好思想政治素质的合格人才,这也决定了受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因此,在中学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要让学生充分发挥其主体作用,从而使他们养成民主、平等、富有责任感的现代精神品质,真正成为自我教育的主体。

3.个性化原则。由于受到社会环境、家庭条件和生活经历等因素的影响,每个学生在兴趣、性格、特长和能力等方面是各不相同的。所以,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教师要认识到学生的差异性并且尊重这种差异性,要珍视学生表现出的独特性,并积极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要给每个学生创造自主发展的空间,从而使他们健康发展。

4.情感性原则。从本质上说,思想政治教育不是纯理论的灌输和说教,而是一种心灵深处的唤醒。如果教师对学生缺少情感关怀,只是让学生被动地接受理论知识,学生则会产生排斥心理。所以,中学思想政治教师需用充满人文关怀的情感来触及学生的心灵,要在与学生的交流沟通中营造和谐的心理氛围,从而达到以情感关怀陶冶学生的情操、净化学生心灵的教育目的。

二、中学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化实现的途径

1.转变教育方式。中学思想政治教育只有改变过去传统的教师“填鸭式”讲授,学生被动接受、模仿的教育方式,才能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性。首先,教师要转变自身角色。教育是一种育人的活动,作为教师,不仅要用知识去影响学生,还应该通过言传身教,用自己的人格和道德力量去感染学生。因此,教师要从“知识的传授者”的传统角色中解脱出来,转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成为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者及学生的“知心朋友”。其次,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要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最后,思想政治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在教育的过程中,教师要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应采取分层指导、分类推进的方式,而不是搞“一刀切”。

2.营造浓厚的人文环境。思想政治教育是在一定的环境中进行的,一旦离开特定的环境就难以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环境对于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影响,尤其是具有人文底蕴的校园文化环境,具有潜在的教育功效,对学生往往会产生“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效果。优美的校园、整洁的环境、恰到好处的宣传栏、温馨的名言警句、独具匠心的雕塑、繁茂的花草树木等都能体现一定的人文化,都能给学生传递富有教育意义的信息。此外,培育优良的校风、教风和学风也是营造浓厚人文环境的重要途径。

3.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中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心理断乳期”,其心理具有很大的不稳定性。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和突出心理健康教育。首先,要让学生了解并掌握一些基本的心理健康知识,引导学生用正确的思维方式认识事物,培育其乐观、豁达、宽容的精神。其次,要做好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辅导工作。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对有心理疾病的学生,教师要做到善于发现,善于引导,而不是视而不见;要通过无微不至的关怀排除学生心理上的障碍,帮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达到心理上的和谐;要把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贯穿、渗透于教育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以避免学生不良心态的产生和发展。

猜你喜欢
关怀中学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在多解中学创新
现代就是细枝末节的关怀
Big Hero 6: Always be with You
情倾赣鄱 殷殷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