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改能知困 知困方思改

2009-01-11 07:38郭晓锋
甘肃教育 2009年24期
关键词:作业批改改进问题

郭晓锋

〔关键词〕 小学数学;作业批改;问题;改进;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23.5〔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09)12(B)—0028—01

数学作业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对所学的数学概念、定理、公式的进一步理解、巩固及应用,是教师了解和检查学生学习情况的重要途径,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很多教师对作业批改不认真,抱着应付的态度,导致作业流于形式。那么,如何对待作业才能使作业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呢?下面,笔者就此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作业批改中存在的问题

1.只是简单地用“√” “?菖”判断对错。大部分教师批改学生的作业时,只看结果不看过程,只是单纯地判断对错。对学生的解题方法、思路不予重视,致使学生对自己的错误茫然不知,久而久之,导致学生对作业产生消极心理,打击了学生完成作业的积极性。

2.让学生替代自己批改作业。有一部分教师不能及时批改作业,常常拖拉,快到发作业的时候,自己选几本作业批改,然后叫几个学生代替自己批改剩余的作业。这样会给学生一种信息:作业不重要,教师又不批改自己的作业,时间长了,出现了抄袭作业的现象。

3.突击批改作业。数学作业应该是一天一批改,但有些教师几天不批改,甚至一个礼拜只批改一次,学生作业中的问题不能及时被发现,不能及时被纠正,从而使作业失去了原有的作用和意义。

4.批语过于偏激。一部分数学教师认为数学作业没必要加批语,认为加批语是语文教师的事,还有一部分教师对学生的错误不能容忍,作业批改时经常会写上“作业极不认真”、“太马虎了”、“你是干什么的”、“重做”等批语,甚至有些教师让学生撕掉重做。 实践证明,这样做,学生在心理上无法接受, 进而产生抵触情绪,从而对作业消极应付。

5.粗鲁惩罚学生。有的教师对学生出现的错误,特别是一些简单的、不应该出现的错误不能容忍,有一种恨铁不成钢的感觉,往往会采取以罚代做的方法。一道题让学生做十遍、二十遍等,有甚者还罚站,这样严重挫伤了学生的自尊心,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

二、作业批改的改进策略

针对以上问题,笔者认为,在批改作业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要按学科要求及时、认真地批改作业。做到详批细改、不拖拉、不突击、不替代,及时发现作业中存在的问题,及时纠正,及时解决,使作业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2.对学习较差的学生的作业可进行面批面改,鼓励他们,进而使他们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

3.利用符号语言,尽量避免“?菖”,可利用“○”和“?”进行提醒,并在做错的题目的空白处表明出错的原因。这样做,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纠错,还保护了他们的自尊心。

4.巧用符号,鼓励学生。在批改作业的过程中,可以借用“☆”“good”等来作为鼓励。这样,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对作业批语保持新鲜感。

4.作业的批改要讲求实效。对待学生的作业,不应该是为应付检查而批改,而要讲求实效。教师要让学生通过阅读教师的批语得到应有的收获。如,学会怎样选择解题方法,知道自己还有哪些知识没有完全弄清楚,需要请教同学或教师等等。教师的评语要做到有话则长,无话则短,要让学生明白自己做错了,为什么做错了,需要补充哪些知识以及怎么更正,同时还要让学生明白只要自己努力了,就会做对。

5.要让学生养成改错的习惯。学生在学习中养成良好的改错习惯,掌握科学合理的改错方法,不但能提高学习成绩,而且能为将来的后续学习打下基础。改错的形式多种多样,主要有以下三种:教师批改、同学互相批改和学生自己批改,最重要的是学生自己改正。教师批改后或同学批改过后,学生都要自己再改一遍,要养成仔细查看发回来的考卷和作业本并及时认真改错的习惯。教师可以让学生做一个“错误本”,先把做错的题目抄在“错误本”上,再把错的地方注明,然后把正确的答案写在旁边,写出出错的原因,过一个时期小结一次,平时经常翻看。实践证明,这是养成改错习惯的有效途径。

猜你喜欢
作业批改改进问题
莫让批改作业成为你的“包袱”
“慕课”教学的“八年之痒”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