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教学“五注重”

2009-01-11 07:38李海林
甘肃教育 2009年24期
关键词:物理教学规律概念

李海林

〔关键词〕 物理教学;概念;规律;

原理;物理模型;过程情

境;思维方法;实验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33.7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09)

12(B)—0063—01

一、注重概念、规律、原理

概念、规律、原理是组成物理学科的知识基础。没有明确的概念,没有规律和原理的掌握,一切都是无源之水。物理学习困难者十有八九都是概念模糊不清、规律原理不知者。对此,教师应让学生深刻理解同一概念和规律的四种书面表述形式:文字表述、公式表述、图象(或图表)表述、模型表述。同时,教师还要帮助学生构建知识逻辑结构,使其弄清概念、规律、原理间的相互联系,以便发挥知识的整合功能,这也便于他们分清主次、突出重点、抓住关键、加强记忆。

二、注重构建物理模型

建立物理模型就是把具体的物理过程理想化,抓主要因素,放次要因素。如物体模型有质点、轻弹簧、轻杆、轻绳等;运动模型有匀变速直线运动、曲线运动、匀速圆周运动、弹性碰撞、完全非弹性碰撞、简谐振动等。物理就是以“物”论理,言“理”有物,离开了物理模型也就谈不上物理情境和过程的创建了。

三、注重过程情境的展现

在解决物理问题时,教师应要求学生在脑海中构建起清晰的物理情境,用草图把此过程展现出来,并从中找到适宜的物理模型。在此过程中,教师还必须让学生注意情境中的阶段性、联系性和规律性,挖掘出字里行间隐含的物理条件,把题目的文字叙述翻译成物理条件,并用代数式或图象表达出来,养成不审清题目、未弄清情境就不动笔的习惯,还要养成做题后反思总结的习惯。

四、注重思维方法的渗透

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对物理的思想和方法的要求并没有像学习物理知识那样明确。这是因为教材内容完全是按知识的体系来表述的,而思想和方法则是以分散的形式隐蔽在知识表达中的。教师常常忽视学生对方法的学习,从而影响他们对物理知识的学习、掌握和应用。

我认为,科学方法可以分为四类:(1)普遍的哲学方法,即辩证唯物主义方法,它在物理学习中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2)普遍的逻辑方法,包括比较、概括、抽象、分析、综合、演绎、归纳等,这些方法是物理学中使用最频繁的思维方法,离开了它们,物理学的发展和学习将寸步难行;(3)解决个别类型问题的方法,它在物理学中种类繁多,纷纭复杂,千变万化,如整体隔离法、等效替代法、叠加(场、波)的思想、对称处理、极端分析、近似处理、无限分割等,这些方法在解决具体问题时都是必备的;(4)具体的科学方法,主要有观察法、实验法、理想化法、类比法、假说法和数学法六种。

方法是联系知识与能力的桥梁。因此,教师在总结知识的同时,也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物理学的研究方法。

五、注重实验教学

课本演示实验、小实验、学生实验都是将学生的形象思维发展为抽象思维的起点,也是把实验问题简化成物理模型的途径,还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必要手段,更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事求是态度的源泉。

当前在实验教学中存在着一种以讲代做的现象,这是一种严重脱离物理学科特点的做法。为此,我们物理教师应做到以下几点。

1.演示实验必须做。因为它能尽快突破教学难点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小实验鼓励学生自己做。这就要求学校必须开放实验室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3.学生实验一定要让学生亲自做。此外,教师还应鼓励学生改进实验,设计出新的方案。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珍惜和爱护学生思维上的每一点火花,并进行及时的启发和引导。

4.根据本校、本地的实际,开展一些学生力所能及的“课题研究”活动。课题不在大,贵在实践,让学生在分析、论证、评估、交流、合作中积累知识和经验。

物理教师担负着传递自然科学知识、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和科学精神的责任,只有不断学习、不断进取、不断更新,使自己的“桶水”常满,才能不间断地取出“碗水”,也才能使“难教难学”的物理课上起来得心应手。“物理教学应注重什么”永远都是值得我们不断思考的问题。

猜你喜欢
物理教学规律概念
Birdie Cup Coffee丰盛里概念店
规律睡眠中医有妙招
找规律 画一画 填一填
找排列规律
幾樣概念店
提高物理校本作业有效性的教学探索
巧解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