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媒借双龙危机怪罪中国

2009-01-12 10:37
环球时报 2009-01-12
关键词:双龙韩联社工会

●本报驻韩国特约记者 赵海兵 ●本报记者 常黎明 ●王轶峰

在被中国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收购4年之后,韩国双龙汽车公司1月9日决定正式向首尔地方法院提请“回生”流程(类似于美国的破产保护)。韩国媒体称,这意味着上汽放弃对双龙汽车的经营,“中国资本首次对韩直接投资以失败告终”。9日,双龙汽车工会宣称这一天是“中国践踏韩国日”,然而就连韩国媒体都说,对于双龙危机,事事都要给中国资方制造麻烦的工会“难辞其咎”。不过,在10日的报道中,韩国媒体还是更多将矛头对准中国企业,认为上汽“吸取技术后退出”是“过河拆桥”。韩联社则预测说,韩中关系也有可能因此受到巨大影响。上汽集团相关人士11日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韩国方面对于上汽的种种指责,更多的是其排外情绪的一种宣泄。实际上上汽曾多次向韩国政府和银行求援,均遭回绝。有中国学者注意到,全球金融危机才是导致双龙危机的首要原因,韩国政府在此事上出言克制,也是不希望因此影响两国合作交流。

韩媒宣称中国企业偷技术

“双龙提出回生申请”无疑是近两日最受韩国媒体关注的大事。韩国《中央日报》10日说,作为双龙汽车第一大股东,上汽集团8日召开董事会,经过8小时讨论,多数董事认为继续向双龙注资只会是“无底洞”。该报称,提出“回生”意味着上汽集团已放弃经营权,并将无法回收当初的投资,“中国资本首次直接投资最终以失败告终”。该报认为,销售业绩低迷是双龙走入今日困局的直接原因。《朝鲜日报》则称,双龙销量锐减的始作俑者是去年居高不下的国际油价和低迷的经济,因为该公司主打高油耗的SUV车型。

与此同时,多家韩国媒体将“不负责任”的帽子扣到了上汽集团头上。韩联社9日称,上汽无视第一大股东的责任,在充分获得技术后,不管韩国政府、法院和工会死活的做法“非常不负责,也不道德”。《韩国经济》11日宣称,上汽收购双龙后,中断了所有新车研发工作,只致力于将设计图纸拷进CD后带走,双龙的核心研发人员也常驻上汽帮助技术转移。上汽曾承诺在4年内每年支援双龙3000亿韩元,但并未履行,这也证明上汽收购双龙的目的是获取技术。韩国“今日金融”网站11日报道说,双龙工会将通过打响一场“数据战”,证明上汽窃取了双龙的技术,并将以“防止产业技术泄露法”起诉上汽。事实上,韩国国内对双龙“核心技术外流”的炒作由来已久,韩国检方迫于压力于去年7月启动了对“上汽涉嫌剽窃双龙技术”的调查,该调查现已结束,正讨论公布结果的最佳时机。“今日金融”宣称,韩国检方已确认技术泄露事实,不过这一说法无从查证。

“说上汽窃取技术完全是无稽之谈”,上汽集团公关部负责人朱湘君11日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韩国方面宣称遭剽窃的是混合动力柴油机技术,而上汽目前主要研发的是混合动力汽油机技术,两者不能混为一谈。据该人士介绍,这种指责实际上是韩国国内排外情绪的一种宣泄,韩国检方此前也曾调查通用大宇是否窃取韩国技术,但由于美国政府强烈抗议最终不了了之。

近一两年来,在韩国媒体报道中,韩国造船技术、现代汽车变速器技术,甚至武器技术“都曾被泄露到中国”,没有证据支持的“中国原罪论”几乎成了韩国一些人的思维定式。这些人认为韩国领先中国很多年,因此本国第五大汽车制造商双龙被中资收购,让他们感觉有损“颜面”。辽宁省社科院东北边疆研究所所长吕超11日表示,近来韩国破产的企业不少,其中不乏韩国与美日合资企业,但没听说哪家韩国媒体骂美国日本。同时,一些在华韩企卷款回国或倒闭,也让中方蒙受巨大损失。但无论中国政府还是媒体,都表现得十分宽容。

中国产业海外发展和规划协会副秘书长和振伟11日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是否存在技术窃取,取决于股权转让协议中的具体规定。中国南京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曾经收购了破产的英国MG罗孚集团有限公司,将其生产线整个搬到了中国。日本索尼数码相机同样的技术在江苏的合资企业和日本可以同时应用,并不存在窃取问题。

韩国工会“难辞其咎”

据报道,上汽与双龙的姻缘始于2004年。当年10月,上汽与双龙债权方签订了收购48.9%股权的合同,后斥资5900亿韩元(约合5亿美元)成为双龙最大股东,持股率达到51.3%。值得注意的是,这是中国企业首次以控股方式参股海外企业,而当时有分析认为,上汽的收购实际上已救了双龙一命。据上汽人士介绍,上汽收购双龙是中国对韩国的最大规模投资,因此中国方面给予极大重视。然而韩国国内对此收购的非议一直没有停息。近年来,一些韩国媒体臆测称,正是由于上汽将双龙研发人员派往中国,削弱了双龙的研发能力,才令其陷入恶性循环。事实上2007年时双龙曾一度扭亏为盈,劳资关系也趋于缓和。

据上汽人士介绍,入主双龙以来,上汽方面一直受到韩国国内排外情绪的困扰,双龙汽车工会更是不断制造麻烦,阻止上汽通过裁员减薪降低双龙成本的努力。2008年新工会上台后,更是完全拒绝与管理层对话。BBC报道说,双龙危机去年年底便已显露,当时中韩双方互相要求对方注资。有消息说上汽提出可为双龙提供2亿美元救济资金,但条件是双龙需从生产一线裁员2000人,遭工会拒绝。但据上汽人士介绍,双龙管理层并未提出裁员,只表示计划通过灵活配置劳动力和减薪的方式度过危机。但即使这样也遭到了工会的强烈抗议。

双龙汽车负责企划的崔相镇(音)对韩国媒体表示:“双龙汽车平均一辆车的人工费用占总费用的20%以上,而竞争企业这一比例仅为10%左右。”《朝鲜日报》说,在过去5年里,双龙汽车利用约7000名人力生产了9万至15万辆汽车,远远低于2.1万名人力生产190万辆(以去年为准)汽车的通用大宇。韩国媒体报道称,在双龙汽车经营层推行大规模节约费用措施的2006年,双龙工会仅靠一次“玉碎罢工”就使双龙汽车减产1.6万多辆,损失3700多亿韩元。宣称上汽该负主要责任的《朝鲜日报》9日也把板子打向工会,认为“事事都要制造障碍的强硬工会也难辞其咎”。

2008年的经济危机使全球汽车产业身陷困境,美国三大车商都走到了破产边缘,亟待政府救济。产品结构偏重于SUV和大型轿车的双龙汽车受影响尤其严重。据上汽人士介绍,美国政府计划救助的是三大车商在美国本土的工厂,而通用全资的萨博和福特全资的沃尔沃都得到瑞典政府的救援,因为救援的主要目的是保障当地就业。因此,双龙曾多次向韩国政府及主债权银行——韩国产业银行救助,可惜遭到拒绝。有报道称,上汽上个月已向双龙紧急调拨4500万美元,但韩国产业银行宣称上汽应先向双龙支付技术转让费,并由中资银行率先提供贷款,否则拒绝提供贷款。该人士表示,韩国方面认为“双龙已是中国控股企业,爱面子的中国政府一定会出手相救”,这才拒施援手。因此,如果不提出“回生”申请,就无法在法律支持下请各方出面解决问题。

有消息说,韩国法院将在7日内决定是否受理这一请求。一旦法院裁决破产清算,上汽投资的5亿美元将无法收回。然而即使如此,对中国企业的指责仍未平息。韩国《中央日报》援引双龙汽车代表沈正泽(音)的话说,如果上汽已获取双龙的技术,即使现在申请法庭接管,上汽仍不吃亏。该报称,分析认为上汽在没支付专利使用费的情况下将双龙30年新车开发过程中积累的各种数据照单全收,新车开发能力至少加快了2—3年。旅韩复旦大学韩国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詹德斌说,韩国社会排斥外资的风气由来已久,尤其是强硬的工会早已名扬海外,家乐福、沃尔玛等跨国企业都已从韩国打道回府,如果上汽被迫撤资,将成为外企在韩水土不服的最新例证。

企业行为不该上升到外交层面

韩联社报道说,双龙危机已引发韩国外交界对于此事是否会影响韩中关系的关注。韩国外交通商部官员9日表示,上汽对双龙的投资占中国对韩投资额的30%,具有相当大象征意义。双龙经营陷入困境,将影响中国对韩投资。韩联社称,韩国政府担心“双龙技术泄露事件”引起的争议会影响两国合作交流。据韩联社报道,在韩国检方去年开始调查双龙汽车技术外泄后,中国政府已通过外交途径表达不满。BBC也担心双龙事件的影响不止于业内,会影响中韩关系。

韩联社说,由于上汽是中国国有企业,一些韩国网民将技术外流的谴责矛头指向中国政府。在韩国《中央日报》网站上,两国网民的留言同样言辞激烈,有韩国网民宣称“不能再对中国抱有幻想,没有他们我们照样活得好”,而中国网民则指责韩国排外。在中国媒体上,一些汽车业内人士也为上汽放弃双龙叫好。

吕超表示,双龙危机是一件纯经济领域事件,韩国媒体把它往政治层面上扯,显然过于牵强。韩国媒体炒作的“剽窃论”也很容易引起中韩两国国民的对立和不满情绪。

詹德斌认为,由于双龙一旦破产,将导致上万名员工失业,使双龙公司所在地平泽经济遭重创,韩国整体经济也可能受到影响。因此韩方对此事的关注将继续下去。去年年底韩方工人已在中国使馆和平泽市政府前搞示威抗议,随着2009年韩国劳工界“春斗”的临近,事态有可能进一步升级。“双龙渡过目前的难关,需要在激流中博弈的各方各退一步,共同努力。”▲

猜你喜欢
双龙韩联社工会
辽宁省各级工会收看十九大开幕会
做勤政廉洁的工会人
进退维谷
上汽折戟韩国5亿美元买教训
韩国法院称双龙还有救
上汽向双龙提供2000万美元
双龙争霸阿含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