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芬太尼对颅脑手术围手术期免疫因子的影响

2009-01-14 09:35王豆豆林丽丽魏文鹏张丕兴
社区医学杂志 2009年18期
关键词:颅脑细胞因子芬太尼

王豆豆 林丽丽 魏文鹏 张丕兴

[中图分类号]R651.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4208(2009)18-0021-02

颅脑手术对脑损伤除脑组织坏死、血管破裂出血、血脑屏障破坏等机械损伤外,关于细胞因子在手术刺激后继发性脑损伤中的作用方面的研究越来越多。本文通过对40例颅内肿瘤切除术患者的观察,探讨了舒芬太尼对颅脑手术患者围手术期细胞因子IL-1β及IL-10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本院2008年6月-2009年3月择期颅内肿瘤切除术患者40例,ASAI-II级,年龄16~78岁,其中男13例,女27例。既往无药物成瘾史、无心血管疾病,随机分芬太尼组(F组,n=20)。舒芬太尼组(S组,n=20)。

1.2麻醉方法所有患者术前30min肌肉注射苯巴比妥钠0.1g,阿托品0.5mg,均采用气管插管全凭静脉麻醉。麻醉诱导前均用18号套管针开放左上肢静脉,S组诱导采用舒芬太尼0.3μg·kg-1,维持采用静脉持续泵入舒芬太尼0.2μg·kg-1·h-1,F组诱导采用芬太尼4μg·kg-1,同时诱导丙泊酚2mg·kg-1,阿曲库铵0.05mg·kg-1,维持静脉丙泊酚8mg·kg-1·h-1,按需追阿曲库铵。手术结束前5min停用麻醉药。手术结束后,当患者意识清醒,潮气量恢复,吞咽反射、咳嗽反应恢复后吸痰,拔除气管导管。

1.3观察指标术中用HP监护仪监测脉搏(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心电图(ECG)。两组患者分别在麻醉前(T1)、手术开始切皮后2h(T2)、术后2h(T3),术后48h(T4)四个时间点采取静脉血3ml。置人无内毒素试管,2000r·min-1离心10min,分离出血清置-70℃冻存。采用双抗夹心ELISA法测血清中细胞因子IL-1β及IL-10浓度(由晶美生物制品有限公司提供)。实验操作按试剂盒说明书进行。

1.4统计学方法实验数据以平均值(x±s)表示,用SAS9.0软件行统计分析,组内、组间比较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为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MAP及HR变化>20%有临床意义。

2结果

两组患者在年龄、体重、手术时间、输液量、手术种类、SBP、DBP、MAP及H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2-T4两组血清IL-1β浓度明显上升,与术前水平相比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组间同一时点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血清IL-10浓度切皮后2h与术前水平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及术后IL-10水平升高,较术前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S组术后2hIL-10浓度明显高于F组(P<0.01)。

3讨论

围术期免疫反应一般是由原发疾病、创伤和手术创伤与麻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促炎细胞因子和抗炎细胞;因子是最常见的不稳定因素。手术损伤诱发的全身性广泛炎症是围颅脑手术期免疫反应的始动因素。触发免疫和炎症反应的重要介质其中之一是IL-1β,它激活IL-6、IL-8及TNF-a等细胞因子的生产。其可能通过介导黏附分子ICAM-1表达上调,白细胞聚集,引起血管炎性反应;使磷脂酶A2增多,磷脂过度降解,直接引起细胞膜损伤;使局部兴奋性氨基酸增多,诱导一氧化氮合酶表达,加重神经细胞毒性作用。IL-10是一种炎性抑制细胞因子。可抑制炎性细胞因子合成及分泌,可减轻许多前炎性细胞因子的毒性作用;抑制局部炎症反应;可抑制单核细胞和巨噬细胞合成和分泌IL-6和TNF-a,通过阻断转录减少细胞间黏附分子-1和基质金属蛋白酶的合成和释放。舒芬太尼是芬太尼的衍生物,合成于1974年,其镇痛作用约为芬太尼的5-10倍,作用持续时间延长2倍,心血管状态更稳定,更适用于大手术麻醉。

本研究发现颅脑手术刺激引起血清IL-1β显著升高,舒芬太尼在一定程度上促进IL-10产生,提示舒芬太尼具有促进抗炎性细胞因子分泌的作用,有利于围术期细胞因子平衡的维持。

猜你喜欢
颅脑细胞因子芬太尼
优化急诊护理在重症颅脑损伤中的应用
瑞芬太尼与芬太尼在全身麻醉术中的应用效果对比
瑞芬太尼、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在淋巴结结核手术中的应用比较
探讨磁共振增强减影技术在颅脑出血性病变中的应用价值
常见的颅脑损伤有哪些
芬太尼,滥用才是毒品
类鸦片止痛药在英国泛滥成毒
脓毒症的分子细胞学研究进展
基层医院颅脑损伤的救治
对付肿瘤的细胞因子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