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家的变化冲动

2009-01-18 05:21黄治军
旅伴 2009年11期
关键词:李彦宏篮子百度

黄治军

生命注定烙满沧桑。这个论断对于企业家来说更具现实意义。企业家之变是不以他的意志为转移的。它的表面是不断超越创新,或者适应潮流,多少有些浪漫色彩;本质是出于无奈,或者出于需要,资本的继续逐利,让这一切现实到了骨头里。

“一件衣服穿了三四年,真舍不得扔掉”,企业家不是这样的心态。一位在深圳创业的朋友说:当年他的公司成立时,他倾注了大量心血,一看长篇文字就头疼的他硬是翻遍半本《辞海》,又请来高人助阵,才给公司想了一个满意的名字,开业后基本上就是以公司为家,与此相对的是他孩子的名字都是别人给取的。

“我不是说只对这个公司有感情,任何公司,只要可能带来效益,我都会对它倾注心血,固子里有一句话,叫不熟悉的行业不进入,问题是如果对新的行业也熟悉了,对自己有信心了,又认可新的行业可能带来更大的利益,或者能让你更轻松一点,你怎么办?”

变化的冲动,好似企业家到一定阶段的命门,是他们的压力和挑战。

经济学家给过一个说法,“在一个行业越来越难做的原因是格局变了,但你还没改变。”这话多少有点意思,不过格局是谁做出来的呢?除了只能问老天的不可抗力因素外,本身在这个行业混的人应该起了主要部分的作用吧,人心思变,就像变了心的恋人,可以拉着九头牛跑。

市场牵引着资本,资本牵引着企业家,越需要逐利,越需要放弃。审时度势,判断市场,适者生存,这是企业家的第一课。资本是风险投资,有“风”当然有变,有变必有险,有险才有利,资本不会是永恒的,只有变化才是永恒的。因而在那一场场变局中,我们看见,一张张币纸,像排着长队的蚂蚁,走向另一个温暖安全、食物丰硕之地;企业家本人,也是需要风险管理的,企业家与行业之间,可能只需恋爱,无需婚姻,可能有一见钟情,但很难一生一世,企业家是一个过程,而非结果。

当然,也有李彦宏这样的,说他只做搜索。但在这个抽象的表达里,仍然有很多的细节。百度推广之初,对方一听此名,便以为是佛学网站,问:“是不是来化缘了?”如今的百度,能与当初的一样吗?洋来的谷歌也终于明白,他的竞争对手不是百度。百度可能从来没有把做一个纯粹的、专业的搜索公司当做它的目标,搜索的功用化,附加体的娱乐化,百度瞄准了争夺年轻网民的市场,他的竞争对手很可能是腾讯这样的年轻人的娱乐门户,甚至是湖南卫视。

李彦宏先生没有把所有的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而是大篮子里有很多的小篮子,是不变中的大变。这就像一个江湖上的学武者,在实力不济时机不对之时,与其做飘忽不定、“以彼之道还施彼身”的慕容家,还不如拿块砖每天猛拍脑袋练铁头功来得实在。

记者们发回的报道里,我们看到了一份份不一样的精彩,他们的精彩,正是要结合他们全部的人生故事来看,变化蕴含其中。褚时健有一种不甘现实的傲气;罗红是一个清楚内心需要与现实需要的人;李开复的野心藏在他的笑容里;古永锵先生的大赌大赢里是对潮流的深刻把握。马云就不用说,他一直被视为“神”,不是神秘的“神”,是会演讲的“神”。李想呢?年轻的创业者已经成熟,内心燃烧着不灭的火焰,又把自己放进冰箱里,面对纷繁琐事,做出冷静抉择。

采访中有句话说得好用行动“赌”未来。意思是说,没有行动,便没有未来。企业家不是谋划者,不是思想家,文学家,不需要他写一行诗,他的诗需要用行动来写。而思想家必然最终发现,这世上所有的道理、理论,归根到底,只剩一个字:行。知行间的距离有一万公里。企业家们做出一个重大变化的决定时间,一定比我们平常决定买件衣服,买套化妆品的时间要短。变化本身不是他们的问题,怎么变,变多少,主动还是被动,或者才是问题的实质,是他们真正的压力与挑战。

猜你喜欢
李彦宏篮子百度
李彦宏的调侃
李彦宏被泼水
篮子
木桶和篮子
百度年度热搜榜
不懂就百度
百度年度人气萌娃
万有的百度
两个篮子
李彦宏冒险之前先算一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