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当代文学平民化风俗化的创作风格倾向

2009-01-28 05:41
山花 2009年24期
关键词:平民化

吴 滨

长久以来,我国的现代文学创作被理所当然地视之为中华民族精神探索历程的鲜活展示。它承载着如此厚重的历史沧桑,肩负着救国救民的重任;它就是中华民族前行的灯塔,引导着人民走向美好的生活。在这些令人热血沸腾的作品里,我们看到的是一个个凝视过去、展望未来的时代英雄,听到的是一声声或兴奋或焦灼的热切呼唤,无论谁都能轻而易举地感受到其中那震撼心脾的宏阔与深邃。但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受国外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这种写作倾向遭受到越来越强烈的质疑和反对。后新时期写作彻底颠覆和解构了传统写作的英雄主义倾向、精英意识和贵族情结,竭力主张平民化、风俗化的创作风格。可以说,“反英雄”、“反崇高”成为后新时期写作高举的两面旗帜。然而仔细分析,传统英雄主义的式微与平民化写作风格的崛起,这一现象背后还有着更为复杂的原因。准确详尽地把握滋养新生事物的土壤,对于我们判断这一写作风格未来的发展是大有裨益的。

一、平民化、风俗化创作风格产生的背景

㈠商品浪潮对传统价值体系的冲击

随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党的基本路线的确立,我国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时期。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后,国内掀起的技术革命如火如荼,电力、汽车、化工已愈见规模,电子、生物、海洋、通信、宇宙空间等各项工程均已起步,这极大地增强了我国的综合国力和人民的生活水平。正如利奥塔所说:“过去20年里发生的大事,就是语言转化成多产的商品,句子被看作信息/讯息。”毋庸置疑,市场经济下的思想与我们传统上所提倡的爱心、奉献、民族感情、整体利益等价值观念是有冲突的。这种新潮流使传统文化遭受到巨大冲击,文化渐渐淡去了其承载的厚重的民族使命感,转而以先进的科学技术为载体,以面向大众为基点,以各种传媒为途径,加快了文化商品化的进程。

㈡网络化、信息化社会的来临

由于20世纪交通、通信、传播媒介的迅猛发展,人类之间的联系变得越来越紧密。空间不再成为障碍,世界已缩小到“地球村”的尺度,这也就昭示着人类已跨入了知识经济、信息革命的伟大时代。美国知名社会学家约翰·奈斯比曾表示,在这个信息化的社会中起决定性作用的生产要素是信息知识而非资本;价值的增长不再通过劳动,而是借助知识。与此类似,美国信息探索研究所在一篇名为“知识经济:21世纪信息时代的本质”的文中指出,知识与信息正在替代资本和能源而成为财富的主要资产,正像资本在300年前取代土地和能源一样。而且,由于新世纪技术的不断发展,劳动也由体力转化为智力。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世界经济已变成信息密集型经济,信息和信息技术具有独特的经济属性。

二、平民化、风俗化创作对传统精英意识的消解

由于市场经济浪潮对传统价值体系的冲击,网络化、信息化社会的来临以及文化工业化与生活的外在趋向,从前至高无上的向往追求、终极目标、崇高理想受到了巨大的冲击。经济、利益、享受、消费、个性,这些反崇高、反英雄的价值取向越来越趋于中心化。王朔笔下的顽主们便是极好的例证。“顽主们无所不嘲:崇高、理性、社会、认识、道德、伦理、历史、政治、性……以及一切禁锢人性装饰禁欲理想主义的东西,一切理性文明所造成的等级秩序,其结果是世界存在的空无、人的灵魂裸露。”

生活就是这样,丰富、多元、动态、开放,却又庸俗、平淡、无意义。然而这只是平民意识展现的一个方面,它其实不仅完整地表现在作者自己身上,也广泛地体现在他所体验的所有事物与人生之中。因为说到底,人类世界中任何事物都是人们眼中的事物,而人生也都是现实的人在时间长河中留下的条条印迹。

三、由反英雄、反崇高意识导致的不确定

如上文所述,平民化写作意味着对传统英雄主义、崇高理想等价值体系的彻底消解。当这些终极指向都化为泡影之时,一切便都走向了不确定。作品中不再有确定的主题,确定的情节,甚至不再有确定的人物。如李晓的《相会在K市》,它向读者精彩地展示了一个年轻诗人生命中最为灿烂的片段,但叙述者自己不无惭愧地认为“像大多数报告文学作者那样,在材料不称手的时候,我也运用了我的思维能力。”即文中诗人的所作所为与事实并不是完全相符的。然而对此故事真实性提出质疑的不仅是叙述者一人,更有小说中的其他人物:小丽是文章的第一个作者,她对该文“评价不高”,认为报告文学“把刘东的爱情故事写得糟透了”;一位读者在信中表态说:“我得当面向你提出,你那篇文章里有个原则性的、极为严重的事实错误”;小丽的父亲也认为文章有不实之处,因为当时在难民所中他本人要比刘东更受欢迎;小丽的母亲虽说觉得文中部分内容不够真实准确,但她却很赞赏握笔杆的人,“没有见过刘东,在以前连他的名字都没听到过,可却活灵活现写出了他的性格。”

四、选材和艺术处理的新发展对平民化创作未来走向的影响

如前文所述,平民化、风俗化意识使得写作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日趋丰富,日益呈现出摒弃循规蹈矩,追求平凡化、个性化、边缘化的特点。林白曾明确指出:“对我来说,个人化写作建立在个人体验与个人记忆的基础上,通过个人化的写作,将包括集体叙事视为禁忌的个人性经历从受到压抑的记忆中释放出来,我看到它们来回飞翔,它们的身影在民族、国家、政治的集体话语中显得边缘而陌生,正是这种陌生确立了它的独特性。”“个人化写作是一种真正生命的涌动,是个人的感觉与智性、记忆与现象、心灵与身体的飞翔与跳跃,在这种飞翔中真正的、本质的人获得前所未有的解放。”然而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在近几年涌现出了许多亟待解决的新问题:“三农”问题、社会的公平与效率、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乃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立等,这些时事热点引发了思想界、学术界广泛的关注与探讨。

㈠关注成长

近年来,关注孩子的作品有很多,如棉棉的长篇小说《糖》,重点体现的就是成长中的无助与恐惧:“我曾是一个真正的‘问题少女,我有问题是因为我无知而又炽热,我因此燃烧并因此展现了我的热量,在最滥的日子里我曾经对自己说滥吧滥吧滥到头了就会好。”主人公的生活空虚、无趣,爱情、酒精、毒品都无法给她以慰藉。《红住肥恰?0后”作者李傻傻的代表作,讲述了沈生铁——一个不满十八岁的少年所经历的肉体与精神的双重折磨。因为旷课和划破学校的玻璃,因为打架与无所事事,最终他被学校开除了。之后的他要与父母周旋,以给他们造成假象——他仍然在学校刻苦学习准备考大学,他还要与几个女孩斗智,为了获得与她们的肉体进行狂欢的时机,他还要与饥饿的胃斗争,与精神的狂乱和身体的龌龊为伍,他要摆脱一切阻止他恣意生活的障碍。”其实,早在20世纪90年代就已出现了关于个人成长题材的作品,如林白的《一个人的战争》、陈染的《私人生活》、余华的《在细雨中呼喊》等。

㈡批判现实

商品化浪潮席卷了整个中国大地,经济、利益等物质的分量愈发加重,而底层的民众在社会中的生存境遇却令人堪忧。直面现实中普通民众的问题越来越成为写作的新趋向。如鬼子的《悲悯三部曲》便是很好的例子。其中《被雨淋湿的河》讲述的是一位名叫陈村的教师养育了两个孩子,女儿进城当了小姐,儿子功课不好,只得外出打工,不堪忍受非人的虐待,一气之下杀了采石场的老板,又愤然离开日本人开的服装厂。回家后又发现了教育局领导的不法行为,竟鼓动全县的老师罢课,揭发教育局领导的罪行,最后被教育局长的外甥谋杀在矿井之中。身为父亲的老教师一夜之间须发尽白。更可悲的是在他背着儿子的尸体回家的途中又遭打劫,昏倒在地。儿子晓雷是正直的,对杨老板的痛恨、对教育局领导的指责都是正确的,可最终他竟因自己过火的行为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而另一部《瓦城上空的麦田》也表现了相似的主题。文中的主人公是从乡下到瓦城来捡垃圾的一家人,他们是生活在城市阴暗角落的边缘人。父亲认为读书毫无用处,让“我”随他捡垃圾,他想让我成为城里人,因为“我”的母亲就是跟着一个城里的捡垃圾的人走的。他执拗地认为只要捡够了垃圾就会有钱,有了钱就可以在城里买舒适的房子,有了房子就可以变成令人羡慕的城里人,那样“我”妈妈就会回来的。就在父亲执著于这种幻想的时候,却碰到了李四。李四是山里人,把自己三个孩子都安置到了城里,那一天,是他的生日,却怎么也等不来孩子们的祝福。他失望地去了城里,却阴差阳错地闹出了一连串的悲剧:“我”父亲和他喝酒后被撞死,火化的时候却写上了李四的名字,李四的家人以为他真的死了,老婆便跟着去了另一个世界。李四想与孩子团聚,却没有人相信他就是他们的父亲,是真正还活着的李四。一张僵死的遗像便这样荒谬地阉割了垃圾堆前活生生的父亲!面对这样的事实,愤怒、悲哀又显得是那样的苍白无力……鬼子说:“我的小说,大致是这样写成的,就是将想象中的被砸成无数的碎片的一只瓶子,一片片地捡起,然后依照我想象中的瓶子一片片地拼接,拼接后再将瓶子高高地举起,然后再一次地砸在地上,砸在地上比上一次更加粉碎……”然而我们从鬼子小说中感受到的不仅是声音的惨烈,心房的颤悸,更有对于造成这一系列悲剧原因的深层思索。

经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在经历了精英意识、英雄本位主义写作和平民化、风俗化写作的论争之后,两者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某种融合。传统的精英意识写作能够紧紧把握时代的脉搏,在民族历史、当前与未来的徜徉中吹响奋进的号角。但其“众人皆醉我独醒”的救世主身姿却总难逃妄自尊大、扼杀个性的诟病。平民化写作使世俗生活中人的本性得到了极大的张扬,令我们再次感受到了丰富而独特的生命律动。但在这“随性逐流”的浮萍中,我们很难找到其坚实的“锚定点”。然而新近的发展呈现出一种互补的态势。这些新作品关注的仍是社会中的平凡人,甚至是最底层的人民,但在作品中赋予了更多的现实意义。于是,文中的主人公成了虽渺小、却是活生生的现实的人物,读来呼之欲出,发人深思。

参考文献:

[1]利奥塔.后现代性与公正游戏[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150页.

[2]洪峰.开始写小说的刁斗和刁斗写的小说[J].当代作家评论,1993年第5期,第64~65页.

[3]鲍德里亚.符号的政治经济学[M].圣路易斯:泰勒斯出版公司,1981年版,第152页.

[4]贾平凹.废都[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3年版,第105~106页.

[5]张国义.生存游戏的水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304页.

[6]张国义.生存游戏的水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208页.

作者简介:

吴滨(1956— ),广西博白县人,广西防城港广播电视大学校长、副教授;主要从事写作学研究。

猜你喜欢
平民化
苏轼的平民化人格与其晚年书法的朴拙美
新时代电视新闻中平民化视角运用的创新思维——以第二十七届中国新闻奖获奖电视新闻作品为例
小偷别跑
电视新闻报道中的平民化视角
关于电视新闻平民化的分析
电视新闻平民化不等于娱乐化
MOOC视频制作平民化方法的探索与评价
汉乐府与杜甫的平民化书写
锐捷网络推动云数据中心“平民化”
关于电视新闻报道平民化的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