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嘉祥方言与民俗

2009-01-29 06:07高秋娟
现代语文 2009年7期
关键词:民俗方言

摘 要:方言和民俗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山东省嘉祥方言除受政治、经济、地理等因素的影响外,还受到嘉祥民俗的影响。嘉祥民俗在形成和发展中接受了儒家文化和运河文化的影响,并融汇了少数民族的习俗。嘉祥方言在多种民俗文化影响下独具特色。

关键词:嘉祥 方言 民俗

一、引言

民俗和方言都具有十分明显的地方特征,是体现地方文化的重要标志,它们情同手足,形影不离。几乎每一种民俗,都伴有相应的方言词语,而每个方言词语,都可能从某种角度反映一定的民俗。而方言则像一面镜子,它可以反映出一个民族或一个地区的社会历史、时代习俗和风土人情。

从嘉祥县双凤村和长直集村发掘的石刀、石斧、石凿等文物验证,远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聚居,因是鲁哀公当年获麒麟之地,便得美好、吉祥的名字——嘉祥。嘉祥县位于山东省西南部,京杭运河之西,属济宁市辖县。地理坐标东经116°06′–116°29′,北纬35°11′–35°37′。东邻济宁市任城区,西与巨野县、郓城县接壤,南抵金乡县,北与梁山县、汶上县隔河相望。南北长47.5公里,东西宽22公里,总面积971.6平方公里,其中耕地920249亩,下辖十五个乡镇。全县除汉族外,还有藏族、蒙古族、回族等24个少数民族。嘉祥方言属汉语官话方言区中原官话,就山东方言分区而言,属于西区西鲁片,是一种富有特点的地方方言,内部一致性较强。

方言和民俗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嘉祥方言除受政治、经济、地理等因素的影响外,还受到嘉祥民俗的影响。嘉祥民俗在形成和发展中接受了儒家文化和运河文化的影响,并融汇了少数民族的习俗,嘉祥方言在多种民俗文化影响下独具特色。

嘉祥县当地人以面食为主食,有关面食的词语有许多:

黄馍馍,壮馍,菜饼,秦椒饼,发面饼,死面饼,细粉,新面馍,陈面馍,杠子馍,馄饨,凉面,凉皮儿,牛筋面,豆齐儿,面鱼儿,喜面,炒面,鸡蛋糕,甜饼,煎包,扁食,蒸包,年糕,咸饼,粉条子,糖糕,菜盒子,焦叶子,焦丝子,肉包子,糊包,鸡蛋汤,包子,窝窝头,锅贴,鸡蛋饼,拽疙瘩,糖包,菜包子,豆包子,糊涂,咸汤,白汤,干粮,面汤,面条,面片子,面页子,挂面,馍馍,卷子,菜团子,火烧,麻花儿,烧饼,煎饼,油饼,菜饼,单饼,呱嗒,锅疙巴,饺子,丸子,馓子,香油果子,糁子,花卷儿,花糕,盐疙瘩,豆沙包,疙瘩,面筋。

嘉祥方言中关于饮食习俗的词语非常丰富。比如,嘉祥人把“吃晚饭”叫“喝汤”。关于这种说法要追溯到解放前,当时这一地区主要生产玉米、高梁、地瓜等粮食,且产量较低,生产的粮食不足维持生计,故人们把粮食做成稀汤放在晚上吃,这样既不影响劳动,又可减少粮食的消耗,时间一长,“喝汤”就代替了“吃晚饭”。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嘉祥人现在的晚饭主要以馍馍或干饭等为主,“喝汤”只是一种辅助。现在把“吃晚饭”叫“喝汤”是名不符实了。

再比如,嘉祥人管“喝水”不叫“喝水”叫“喝茶”,“喝茶”不叫“喝茶”叫“喝茶叶茶”,“吃醋”不叫“吃醋”叫“吃忌讳”。大年初一早晨起床要喝“糖茶”(白开水加白糖)——新年甜甜蜜蜜,新年第一顿饭吃“扁食”(水饺)时要有“就头儿”——满满的一小筐“生菜(生财)和一碗剥洗好的大蒜(一年好好计划打算),大年初一这天“晌午饭”或“喝汤”一定要吃鱼(年年有余)或吃鸡(大吉大利)。

嘉祥方言词中有趣的方言词语还有“打石头”。嘉祥境内山石资源丰富,适宜雕刻的天青石储量位居世界第二。“靠山吃山”,当地人靠“石头”维持生计,先“开山”获得大大小小不规则的石头,然后“石匠”们再把这些石头打凿成整齐规则的建筑材料,用于盖“石头屋子”(当地居民住房),或是雕刻成石雕产品——石凉亭、石塔、石桥、石牌坊、石桌、石椅、石凳、神像、花草鸟虫、飞禽走兽、香炉、龙亭凤柱、琼楼玉阁等等出售到全国。其实“打石头”作为一种民间艺术,在嘉祥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汉代,嘉祥境内的汉代武氏墓群石刻和蹲立于武氏祠内的一对大型石狮,雕于东汉桓帝建和元年(公元147年)前后,是我国现存古石狮中唯一有确切年代记载的艺术珍品。今日“打石头”——嘉祥石雕已经走出国门,远渡日本、韩国、美国、东南亚等几十个国家,落户于异国他乡,成为了嘉祥经济的支柱产业。

方言决定民俗,民俗依赖于方言得以产生和形成,但民俗一经形成就会对方言产生反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二、随着民俗的形成和传承,与民俗相联系的方言词语得以巩固、流传

嘉祥当地居民的生育观念受封建思想的影响较深,有所谓的“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多子多福”的说法,当地崇尚儿女双全、子孙满堂的家庭,把生育与盖房、结婚一起,称为人生三大喜事。

妇女分娩,俗称“占房”“坐月子”。婴儿降生谓之“添喜”,生男孩,称为“大喜”,生女孩谓之“小喜”或“也喜”。孩子出生,三天以内,家人煮鸡蛋若干,染红皮——红鸡蛋,派人带着去产妇娘家报喜(男孩送双数,女孩送单数)。同时,生男孩的还要带本书,生女孩的则带朵花。孩子生下第三天,先是外婆带较多的鸡蛋、红糖和江米去看望。第六天、第九天分别有小孩的姑姑、姨妈前来看望,也都带较多的“吃头儿”(食品)。第十二天时比较隆重,所有的亲友、邻里携带鸡蛋、挂面、红糖、江米、洋面、小米及小儿衣物等多种“物件儿”登门致贺,富裕之家还送压岁钱、手镯、金锁、项链等贵重礼物,谓之“送粥米”或“喝喜面”。主家以挂面、酒席款待客人,并于收下部分礼物后压回少许染红皮的熟鸡蛋等物,以示吉祥与回敬。有不少村庄,乡亲邻里只送礼品,不吃喜酒。亲友如欲视看婴儿,需准备一定数量的“看钱”。

婴儿生下一个月之内,祖父母要为小孩子起乳名,男孩儿一般选取象征福禄吉祥、平安幸福、鹏程远大的名字,如:大宝、来福、长贵等,女孩一般选取表示聪敏、美丽、贤惠、灵巧、纯洁等的名字,如:小兰、小菊、小香、小玉、小珍等。婴儿满月时,娘家会派许多人来接孩子和其母亲回住几天,谓之“住满月”。母子回娘家后,全家喜气洋洋,殷切照应。接送习俗沿袭至今。

婴儿出生一百天,要表示庆贺,称“祝百岁”。姑、姨及外婆家要齐集庆贺,贺礼中须送缝有绒穗的裤子,取“穗”谐“岁”音,还有其他衣服、布料、手镯、银锁之类。银锁意为锁住性命祝其长命百岁。孩子满一周岁时,至亲厚友会前来祝贺生日,主家也会对来客盛宴招待,此风经久不衰。

实行计划生育后,提倡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皆视子女如掌上明珠,贺生日之风,尤为盛行。此外,孩子百日时,给孩子赠送“百岁衣”、拍摄“百日照”的习惯亦渐形成。

三、随着民俗的发展与改变,方言词语概念的内涵也有所改变

“大门不出,二门不迈”,是嘉祥当地人平时经常听到、用到的一句话。如今,此语基本含义大致有三种:享福,不用出门劳动,有人伺候,例如“你看你多好,成天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另一种含义是受约束,或比较保守、封闭,例如“这孩子就不爱出去,天天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又没人限制他”;还有一种含义与“疯”或“野”相对,意为文静,常用来形容女孩子,例如“你看你大爷(伯伯)家的姐,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哪像你,在家一会也呆不住”。以上三例,只有第二种意思略近于原义,但也有所改变。现在我们来看它的原义。

过去典型的民居一般有前院和内院之分。院门有两个,一个是面向大街的门,称之为“大门”,一个是由外院通向内院的门,称之为“二门”。在女性倍受歧视的社会,迫于“三从四德”的封建礼教,“二门”之内,才是女人们日常活动的地方。平日里,除了走亲戚、赶庙会、或逢年节出去热闹以外,妇女(尤其是待字少女)一般不能迈出这个门槛,即所谓的“大门不出”。来了男性客人,由主人招呼直接进客屋,不会进内院,这就是所谓的“二门不迈”。一般情况下,除了儿童,只有具有舅父身份的男人,才可以进“二门”。因此,“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一语,是对两方面的人来说的。对家中妇女而言,不可以出“大门”;对外面的男人而言,不可以进“二门”。随着社会的变革、妇女的解放、民居的改变,大门、二门和这种风俗早已消失的无影无踪,但是这句与此相关的俗语却保留了下来,只是已经不再是当初的意义。

四、有些方言词语的解释离不开民俗,需从民俗上考察

当地人过去迷信地认为,小孩受到惊吓时的丢魂落魄,是鬼神作祟,将其魂魄带走了,要将人魂魄归于肉体,就必须请巫师来为病人招魂,即当地人所说的“叫魂”。“叫魂”时要大声反复喊病人的名字,让魂魄跟着叫魂人一起走。后来比喻大声喊别人的名字,让人讨厌。如“你在那儿叫魂呢?喊个没完没了。”“你叫魂呢?这么大声儿叫俺。”

五、民俗对方言的反作用,表现最为强烈的是禁忌与吉利

(一)禁忌方面

嘉祥冬天雾气比较多,本地区的人们早晨起来,尤其是做生意的人看到浓雾,绝不会开口说“雾(无)大”,而是说“潮气大”,因为“雾”和“无”同音,怕这么说一天会没有生意。当地出于敬祭心理,把“太阳”叫“老老帝儿”,“月亮”叫“月姥娘”;出于避免心理,把“蛇”叫“小龙”,因为“蛇”与“折”同音;在为出嫁闺女“填箱”(女方亲友送嫁妆礼)时,忌“送钟”,因为“钟”与“终”同音。

在当地的各个节令中,数春节忌讳最多,下面的忌讳,在农村依旧存在。

1.正月初一至初五忌讳使用针、锥子、剪刀等;初六以后才可动土、拆房。

2.初一忌讳动用锨、锄、蹶头、铲子等。

3.正月全月忌讳拆洗被褥。

4.正月初一忌讳外人从自家井里打水,忌讳向门外泼水(包括脏水)。当地人认为正月初一的水是富水,如果有外人来打水,将会把自己的富裕带走;如果向门外泼水,就会把富裕泼出去。因为不能到别人家去打水,必须于除夕晚上把初一全天要用的水积攒够。

5.正月初一忌讳朝外扫地,意即忌讳财富被扫出去。鉴于此,除夕晚上家家都把房前房后打扫得干干净净,但是,如果初一早晨需要扫地,必须拿着扫帚从门口往屋子或院子的中间扫。有的人在扫垃圾的过程中还念念有词,如“金银财宝扫进来。”

6.忌讳正月理发。当地人认为正月理发会死舅舅。有的人即便没有舅舅,也不在正月里理发。

(二)吉利方面

“图个吉利”是人们的普遍心理。嘉祥方言称结婚时请的女执客为“全命人”,何以此称?原来当地人认为,结婚是一件大喜事,是新生活的开始,所以结婚时的女执客必须是婚姻美满好命的人,要上有公婆父母健在,下有儿女满堂,不能有这样或那样的缺陷。这个词饱含了人们渴望幸福的愿望。透过这一方言词的背景,可以了解这一地区习俗的情况。

民俗对方言有积极的反作用,但这种功能是以方言为前提的。因为没有方言便形不成民俗,民俗形不成也就不会有其反作用,方言是第一性的。

六、结语

嘉祥方言与其民俗是相互印证的,它们从一出现就结下了不解之缘,它们研究对象属性的相近性、研究领域的交错联系、研究方法的一致性为我们在新的形势下建立一门新的现代人文科学——方言民俗学(或民俗方言学)提供了可能,并为方言与民俗的结合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1]黄尚军.四川方言与民俗[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2.

[2]山东省嘉祥县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嘉祥县志[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7.

[3]钱曾怡,高文达,张志静.山东方言的分区[J].方言,1985,(4).

[4]丁全.方言与民俗[J].语文建设,2001,(6).

[5]刁统菊.山东民俗与方言[J].枣庄师专学报,2001,(4).

[6]乔全生,孙玉卿.试论方言研究与民俗研究的互动关系[J].山西大学学报,2001,(5).

[7]孙立新.户县人的“计较儿”和忌讳[A].邢向东.西北方言与民俗研究论丛(二)[C].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8]阎德亮.漫谈方言与民俗[J].南都学坛,1996,(3).

(高秋娟 广西桂林 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 541004)

猜你喜欢
民俗方言
方言文化在初中生物学教学中的渗透
寻梦江南春 热闹的民俗节日
漫画民俗
漫画民俗
试析陕西方言中的[]与大同方言中的
有一个讲方言很重的老师是种什么体验?
跟踪导练(2)
偃师方言里的合音词
偃师方言里的合音词
Analysis of social factors that influence the use of Uyghur loan words in Xinjiang Chinese diale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