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小青现象在明清传奇中的题旨流变

2009-01-29 06:07刘于锋
现代语文(学术综合) 2009年7期

摘 要:由于《牡丹亭》的影响,冯小青的故事广泛流传。从《风流院》到《疗妒羹》再到《梅花梦》,创作的趣旨经历了失意士人的自我写照、扬贤惩妒的移风机趣和世事沧桑的感慨寄托等流变过程。

关键词:冯小青 明清传奇 题旨流变

《牡丹亭》问世以来,扬州才女冯小青的凄婉故事因“冷雨幽窗不可听,挑灯闲看《牡丹亭》。人间亦有痴于我,岂独伤心是小青”的诗歌广为流传,并且以冯小青故事为题材的戏剧作品也大量出现。如朱京藩的《风流院》、吴炳的《疗妒羹》、胡士奇的《小青传》、徐士俊的《春波影》、来集之的《挑灯闲看<牡丹亭>》、陈季方的《情生文》、无名氏的《西湖雪》、顾元彪的《情梦侠》、郎玉甫的《万花亭》、张道的《梅花梦》、钱文伟的《薄命花》、无名氏的《遗真记》等十二种。[1]但是各有不同的趣旨所在。由于部分作品已佚,笔者只以明清的三部传奇作品《风流院》、《疗妒羹》、《梅花梦》为对象来考察同一题材的不同题旨。

一、《风流院》——失意士人的自我写照

《风流院》是明人朱京藩的一部传奇。朱京藩,字价人,署名不可解。剧写杭州舒新谭(字洁郎)多次赴试,皆不中,愤懑欲投湖自尽,为南山老人所阻。小青嫁冯致虚,妻悍妒。后因巧合,小青临水絮语时所题诗笺“新妆竟与画图争,知在朝阳第几名。瘦影自临春水照,卿须怜我我怜卿”,恰好被考场连败、人生失意的舒新谭拾到。舒生深体会到有“同是天涯沦落人”之感。后闻小青已死,便求南山老人施术,使其魂魄去以汤显祖为院主、柳梦梅和杜丽娘为院仙的风流院中相会。舒生此后文场得意,入场中了头名解元。

从《风流院》可以看出,作者并非单为写小青的故事,而是把小青故事与舒新谭两人同是失意之人并行,以美满结局为终。从很大程度上讲,这应该是作者本人心迹的写照,或者是失意文人通过戏剧创作进行的自我弥补。因为虽然朱京藩具体生平无考,但是从《风流院》自序和他人的序跋中,我们仍然能够看出舒新谭正是作者本人的影子。而舒生的圆满结局也是作者的自我愿望。至于这一点,柴绍然在《<风流院>序》中说的很明白:“朱子怀未遇,著述满笥,至不得已,而牢骚愤懑复为斯记。良足悲已。以彼其才而黼黻,皇猷光昭史册,讵不成一代文章,乃俾之郁郁无聊,戏托诸生旦净丑以见志也……至如舒洁郎旷世逸才,遭逢不偶,悲歌慷慨,以至移情花柳,死而复生,乃始酬之以绝色,报之以功名,呜呼,其初抑何蹇抑,而其后得与造物者又何丰也!然则舒生非他,夫亦作者自为写照云。”[2]甚至就像明清女子阅读受《牡丹亭》的影响那样,朱京藩对小青故事的阅读也正是因为自己的“怀未遇”而对小青因貌美和才华而遭嫉妒产生了共鸣,在剧作后附录的《与杨夫人书》中可以透漏一些信息:“余每于孤窗静夜,焚香危坐,将此书句读而哭,哭而读,读而复哭,痛快乃止。”[3]正是有这种同命相连的感受,作者在《风流院》自序中说:“余之于小青也,未知谁氏之家,一读其诗,如形贯影,相契之妙,不在言表。即世人亦有契之者,而我契则别焉矣。故为止设木主,置之斋几,名香好茶,朝朝暮暮。今又值下第之惨,为之作记以记其苦怨,名曰《风流院》。”[4]舒生读而哭,哭而再读,并且为小青设木主,于静夜焚香祭奠。作者还在《风流院》后附录了一篇《小青传》,这在其它同题材作品中是少见的,同时还在传后附录一段自己的话,其中曰:“仆闻风云龙虎,大才人自有感会之妙,非可俗语而论。今以后小青死而生,朱君生而死。生死交情,神妙莫测。”[5]所以作者把小青当作自己的知音,这已经超过了生死的界限,是一种“同是天涯论落人”的感受。或者说,剧中的舒新谭就是作者的影子,舒生文场失意代表了作者自己的“下第之惨”,舒生与小青的美满结局,也是作者借剧作来表达其人生愿望。

士人怀才而不遇,女子因貌而遭妒,自古而然。小青受到广泛关注和同情的原因也在于这种相通的因素。对文人来讲,在戏剧作品中通过对冯小青命运的关注,来夺他人之酒杯,浇自己之磊块。

二、《疗妒羹》——扬贤惩妒的移风机趣

《疗妒羹》是明代著名曲家吴炳的一部传奇。创作时间晚于《风流院》,“《疗妒羹》取诸《风流院》,实擅出兰之誊,夫臭腐可化神奇,黄金点于瓦砾,而何蹈袭之嫌?”[6]吴梅先生在《疗妒羹·跋》中说“此剧之作,石渠以朱京藩《风流院记》微伤冗杂,因作此掩之,结构谨严,较朱作为佳。”[7]但《疗妒羹》的创作趣旨与《风流院》却又有很大的不同。剧中记吏部员外郎杨器,无子,杨夫人妻颜氏劝其纳妾。褚大郎亦无子,纳扬州乔小青为妾,但大郎妻奇妒,置小青于后园,小青读《牡丹亭》,并题诗笺,杨器得之后大为激赏。后杨夫人设计移之西湖孤山,之后小青病重,托韩泰斗为之画像。而妒妇亦不容小青,以毒药称妙药,被陈妪弃之,小青因病而死,又因韩泰斗相救复生,后去见杨夫人,而妒妇不知。杨器亦不知,杨器从韩泰斗那里得到了小青的画像,便学柳梦梅叫画,希望画中之人能走出来。后小青再次嫁给了杨器,与杨夫人各生一子。

《疗妒羹》与《风流院》的不同之处,就在于模仿《牡丹亭》。首先,《疗妒羹》不是以小青郁郁而死而结束,而是被韩泰斗救活。其次,大量借用《牡丹亭》的情节,剧中的人物也有意地模仿。可以从一些剧目中看出,如《题曲》,写小青挑灯闲看《牡丹亭》,边看边评,边评边叹。《画真》是小青模仿杜丽娘临终留像的情节,《礼画》则是杨器模仿柳梦梅《拾画》、《叫画》的情节,以期小青真的能从画中走出来。《假鬼》也是杨夫人按照《牡丹亭》的情节,不让杨器知道小青被救活,而让小青扮假鬼于杨器相会等等。虽是模仿,却也排场热闹,奇趣横生。再如第二十二出《诀语》中,有小青和陈妪的对话:

【老旦】春容作何处置?【小旦】第一幅我已焚去,第二幅殉葬,第三幅呈上杨夫人。等他流转世上。【老旦】看来,青娘情事绝类丽娘,他日必有拾画呼魂如柳梦梅者。老身当作石道姑想从以去耳。【小旦笑介】妈妈,这是唱戏哩,怎好认真起来?[8]

小青虽然知道这是唱戏,不能认真,但她何尝没有把自己看作是杜丽娘的影子。

不只是模仿《牡丹亭》,《疗妒羹》中小青故事的生成还有着和《风流院》不同的生成环境。虽然在最后一出第三十二出《弥庆》的下场诗中说:“集成冷翠总凄音,风雨长宵耐短吟。若得小青真属我,便遭奇妒也甘心。”但是也不能看作像朱京藩那样把舒新谭看作是自己的写照,因为作者在本出的最后两支曲子道出了作者的趣旨:

【节节高】[合]苍苍监德孚,四旬余。石麟降瑞还初乳,把书香续,血胤扶,宗祧固,只愿贤风四海都传布,娘行永作闺门祖。谱入弦歌风俗移,从今收拾家家醋。【尾声】剧中并列贤和妒,看剧者将何所取,惟而知予或罪予。[9]

吴炳是在演绎小青故事的同时,还有一个目的,就是把这种贤和妒进行对比,宣传贤德之风,惩治妒妇的恶行,将其填入词中,从而进行移风易俗。然而“把书香续,血胤扶,宗祧固”恐怕就是他最主要的目的。杨器作为吏部员外却无子,为了延续后代,原来大有醋风的杨夫人也变得贤惠起来,最终杨器喜得二子。而小青就是被放在这样创作意图中。

三、《梅花梦》——世事沧桑的感慨寄托

《梅花梦》是清代后期曲家张道的一部传奇作品。张道(1821—1862),原名炳杰,字伯箴,号少南,别号劫海逸叟,浙江钱塘人。《梅花梦》成书于咸丰己未(1859年)冬。《梅花梦》也是以小青的故事为题材,作品中小青原为天上的掌花仙史寒香,因与花仙妒红捻花相戏,发生口舌,而被贬入下界经历劫难,后来郁郁而死也是观音接引其归真,最后完成了在人间的劫难而与众花仙团圆。其它内容大致与《小青传》相同。

对于《梅花梦》创作题旨,我们能从剧作本身窥出相关倾向。首先,整体结构是模仿《桃花扇》的创作,在正文之外分额外加了四折,卷上第一折前加《醒一折》,十五折后加《补一折》,下卷十六折前加《搀一折》,三十折后又加《缀一折》,以清虚山人和老渔翁两人来开场和收场,加深了历史感。其次,作者在《自叙》中提到:“顾贱贫,不及交海内士,往欲就海盐韵珊黄先生为我正谱,其女夫宗君子城又余友也,而数访不得耗。去冬避难出走,老屋被焚,所积书与余他书著,大半烬焉,此编以藏石楼获免。然浮沉泥污中者,凡二百余日,而后复归于余,而知音如黄先生者,则已闻失节萧山城矣。”[10]书成之后,即遭乱离,黄韵珊为之正谱也未可得。书中能看出很多世事沧桑之感,对剧作家而言,这种沧桑之感在其成书之前已经存在。因为作品表现的很明显。如《缀一折》下场诗中:“还他世界好清凉,交代葫芦无挂系。说有谈空舌枉饶,修真学道身何济。自家未醒唤旁人,笑倒睡魔双眼闭。劝君莫费闲工夫,梦里替人试鼻涕。”[11]甚至作者就有了一种世事如梦,或者世情虚空之感。剧中还有演出《邯郸梦》之处,唱词中就有“你看他黄粱一梦新参透,幸遇着神仙脱度下场收”等。作者就像是已经参透了人生,打破生生死死的困扰,庄周梦蝶一般进入无碍的境地。

总体来看,从性别的角度来说,《牡丹亭》在男性读者中的影响主要是侧重于对于其声律是否和腔调问题进行评论,甚至为了合律而改编《牡丹亭》,引发了对明清曲坛具有深刻影响的“汤沈之争”,“汤沈之争”使其以后的戏曲创作从声律和文辞上逐渐雅化。那么在女性读者的影响上,主要是《牡丹亭》的“情”使她们的生命与之产生了共鸣。她们有的因读《牡丹亭》而感念作者汤显祖的,如内江女子和扬州女史金凤钿等;有的是因为演出《牡丹亭》而郁郁成疾,如杭州演员商小伶,在演《寻梦》时缠绵凄婉,最终气绝于舞台。很多读者则是因评论和批点《牡丹亭》而著称,如吴山三妇陈同、谈则、钱宜和其他的女读者如俞二娘、叶小鸾、林以宁、顾姒、洪之则、浦映渌、黄淑素等。[12]而冯小青的故事也就是《牡丹亭》在女性影响中的缩影。

明清有关小青题材的传奇,从《风流院》到《疗妒羹》,再到《梅花梦》,虽然取材相同,但是剧作家所寄予的趣旨从失意文人的自我写照,到赞扬贤风惩治嫉妒的创作风旨,再到因时代的影响而传达出的世事沧桑的感慨寄托,每部剧作都明显的有剧作家本人对小青现象的同情、思考,并通过剧作来达到作家对自我和现实的不同观照的目的。

注释:

[1][12]徐扶明:《牡丹亭研究资料考释》,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

[2][4][7]蔡毅:《中国古典戏曲序跋汇编》(1—4册),济南:齐鲁书社,1989年版,第1368—1369页,第1367页、第1411页。

[3][5][明]朱京藩:《风流院》,明德聚堂刊本。

[6]方成培:《<雷峰塔传奇>自叙》,吴毓华:《中国古代戏曲序跋集》,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90年版,第513页。

[8][9][明]吴炳:《疗妒羹》,北京图书馆藏明末刊本。

[10][11][清]张道:《梅花梦》,光绪甲午年十月刻本。

(刘于锋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210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