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的婚姻生活

2009-01-29 06:07陈黎娜
现代语文(学术综合) 2009年7期
关键词:蒲松龄聊斋志异婚姻

摘 要:蒲松龄的《聊斋志异》借超现实的创作展现了当时妇女的社会地位,以“曲笔”向世人揭示着清初真实的生活场景。婚姻往往是爱情的归宿,人们常言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聊斋志异》中并没有在爱情和婚姻之间画上必然的等号,《聊斋志异》中的女性没有脱离爱情而超然,在她们的生活中有中国传统女性的聪慧娴静,也有令人阅之隐痛的奇悍。

关键词:蒲松龄 《聊斋志异》 爱情 婚姻

现实与理想之间仿佛总是存在着不可逾越的鸿沟,美丽的爱情往往会结出苦涩的果实,更不用说在封建社会包办婚姻之下的家庭生活。现代人可以宣扬“丁克家族”,而旧中国的妇女包揽了侍奉公婆、传宗接代的全部责任。在柴米油盐酱醋茶中,在不可避免的家庭矛盾中,举案齐眉、相敬如宾、一心一意也就成为夫妻相处时美好的幻想。

古有“七出”之说,其一就是无子。“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观念不仅在男性心中扎根,同时也在女性的内心开花结果,几千年的坚持,它已经成了一种普遍的社会意识。《聊斋志异》中的女性许多固然是追求爱情的主动方,大胆而热烈,为了爱,她们生者可以死,死者可以生,狐女可以放弃自己千百年的道行,仙女也不惜抛弃世人梦寐以求的仙界,演绎着一轮又一轮的“只羡鸳鸯不羡仙”画面。然而当“子嗣”问题摆在面前时,她们委曲求全,甚至是积极主动地为丈夫纳妾,否则就可能带着遗憾与心爱的男人告别。狐女小翠(《小翠》)虽有灵通却也不能避免此事,“今亲老君狐,妾实不能产,恐误君子嗣。请娶妇于家,旦晚侍奉公姑,君往来于两间,亦无所不便”。仙女锦瑟(《锦瑟》)嫁于王生,见其妾有“宜男相”,便赐以锦裳珠饰。狐女、仙女尚且如此,又何况现实社会中的世俗女子呢?

古有女状元之说,有巾帼不让须眉之叹。《聊斋志异》中的颜氏(《颜氏》)就是一位奇女子。她每日劝丈夫研读,可谓“严如师友”,可是她的丈夫却屡试屡败。颜氏气极言“君非丈夫,负此弁耳”,便易装相代,考中进士,后官至御史,“富埒王侯”。可就是这样一个不让须眉的女才子,最后却仍然让丈夫承其衔,自己“闭门而雌伏矣”。又因不能生育,便主动出资为丈夫纳妾。颜氏的才华为她带来了什么?“宦迹十年,犹一身耳”,最后为了延夫家一线香火而主动为丈夫纳妾。

在《聊斋》女性中颜氏若是以才为冠,那么林氏(《林氏》)便是以“贤”为首了。“妻林氏,美而贤”,文章对林氏的美并未做详细描写,而对她的贤极力表彰,“女有存心如林氏者,可谓贤德矣”。然而林氏之贤总给人一种如鲠在喉的感觉。她先是自觉伤后形貌不佳,欲为丈夫纳妾,后又因数年没有生育而劝丈夫纳婢女海棠,遭到丈夫拒绝后,她又托病使丈夫独宿,并安排海棠卧在丈夫床下,其夫亦不为所动。然后她又让海棠托她的名义前往,结果又被“咄之”。事到如此她还是不甘心,终于想到了办法,同丈夫预约同衾,中间偷梁换柱,使婢女为丈夫传宗接代,达成了她的心愿。林氏如此地挖空心思,绞尽脑汁,为的就是使婢女给丈夫生下儿子。她为了子嗣真可谓是用尽其法!

娥皇、女英共事一夫是男权社会下的男性理想状态,妻贤妾媚似乎是每个男人所向往的,那女性是不是对这种情况都欣然接受,“贤”如林氏呢?不尽然。

在《聊斋志异》中有许多悍妇,她们或者凶狠地对待丈夫的妾,使妾们受尽非人的折磨,而折磨的手段也出奇得多,有的妾甚至被残酷地打死;或者独霸家庭、虐待父母、丧尽天良、弄得家破人亡;或者大发雌威,鞭打儿媳,反被骄横蛮劣的儿媳所制,受尽折磨等等。像《阎王》中的李常久之嫂“阴以针刺肠上”令妾“脏腑常痛”;《段氏》中的连氏对丈夫的私婢“鞭挞数百”;《大男》的申氏也不给妾与其子大男供给;《邵九娘》中的金氏更为奇妒,“柴百金买妾,金暴遇之,经岁而死”,可见她对妾的虐待有多残忍。

在蒲松龄笔下,不育而又善妒的女人是没有什么幸福可言的,在他的安排下,最终她们或者受到因果报应而落个不好的下场,或者被感召改良。蒲松龄在这些作品中借超现实的创作展现了当时妇女的社会地位,以“曲笔”向世人揭示着清初真实的生活场景。婚姻往往是爱情的归宿,人们常言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聊斋志异》中并没有在爱情和婚姻之间画上必然的等号,《聊斋志异》中的女性没有脱离爱情而超然,在她们的生活中有中国传统女性的聪慧娴静,也有令人阅之隐痛的奇悍。作者在一定程度上把追求幸福婚姻的权柄交给了女性,但却始终难以挣脱子嗣的限制和爱情不对等的一夫多妻制,然而这样的女性是男权社会下的产物,没有自己的喜怒哀乐,丈夫是女性天空中的太阳,然而完美的女性也只能是作者的一厢情愿罢了!

(陈黎娜 甘肃省会宁县第一中学 730700)

猜你喜欢
蒲松龄聊斋志异婚姻
觉乃藏入赘婚姻中的两性关系
蒲松龄纪念馆举办“道法自然——王佑学山水写生画展”
聊斋志异小翠
对婚姻的忠诚
蒲松龄
幸福的婚姻是什么样的
成语连线
由对立走向友善
蒲松龄隐诗批文章
蒲松龄妙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