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野草》中的“尼采情结”

2009-01-29 06:07董晗旭
现代语文(学术综合) 2009年7期
关键词:尼采野草鲁迅

郭 雷 董晗旭

摘 要:鲁迅唯一的一部散文诗集《野草》,其中有着浓郁的“尼采味”。本文结合《野草》中的文章,探讨《野草》在思想主题、情节、意象等方面受到尼采的影响。

关键词:鲁迅 尼采 《野草》

《野草》是鲁迅唯一的一部散文诗集。收入1924-1926年所作23篇散文诗,书前有题辞一篇。整个诗集体现出孤独、虚无、仿徨甚至绝望的情感基调,以曲折幽晦的象征表达了作者当时内心世界的苦闷和对现实社会的抗争。《野草》是鲁迅在非常绝望的情况下写成的,它反映了鲁迅灵魂深处自我超越的过程,而在一过程中鲁迅同时与强大的反动势力和保守势力做着顽强的斗争,在斗争的同时,鲁迅与尼采的“超人”一样,内心感到孤独与空虚。

通观《野草》,我们很容易发现其中有着浓郁的“尼采味”。下面结合一些具体篇章来探讨《野草》中的“尼采痕迹”,感受《野草》中的“尼采味”。

《影的告别》以文学的形式表现了鲁迅内心的阴暗面,体现了鲁迅内心深处的矛盾。文章首先交待了“影子”告别的原因:

有我所不乐意的在天堂里,我不愿去;有我所不乐意的在地狱里,我不愿去;有我所不乐意的在你们将来的黄金世界里,我不愿去。

然而你就是我所不乐意的。

朋友,我不想跟随你了,我不愿住。

我不愿意!

呜呼呜呼,我不愿意,我不如仿徨于无地。[1]

在《查拉图斯拉》的《影子》一节中,也有这样的一个场面。有一天查拉图斯拉的影子对查拉图斯拉说:

我一直跟随你四处漂流,虽然我躲藏着你,但我毕竟是你的最好的影子:你在哪里坐下,我也在哪里坐下。

我跟随你周游在最遥远、最严寒的世界,像个幽灵,心甘情愿地越过冬季的屋顶和白雪。我跟随你奔向一切被禁的、最遥远和最恶劣的地方,如果说我有点道德,那就是我对禁令无所畏惧。

……

我还剩下什么呢?一颗疲倦和玩世不恭的心;一种不安定的意志;……

家在何处?我打探,寻觅,寻觅,但遍寻不着。嗅,永恒的到处。

哦,永恒的无处,哦,永恒的徒劳![2]

显然,鲁迅在《影的告别》一文里借用了尼采的“影子”意象,同时又反用“影子”纠缠查拉图斯特拉的情节,改成了“影”主动向自己的朋友告别。

查拉图斯拉和自己的影子告别,是为了继续向着光明的地方漫游,而鲁迅笔下的影子的告别是为了消失在黑暗中。影子告别了光明表明了鲁迅内心的虚无和矛盾。正如“影子”所说的:

然而我终于彷徨于明暗之间,我不知道是黄昏还是黎明。我姑且举灰黑的手装作喝干一杯酒,我将在不知道时候的时候独自远行。[3]

《影的告别》体现了鲁迅的悲观主义和虚无主义情绪,虽然他绝望,他仍然要和黑暗与虚无进行斗争,也显示了他的献身精神。

《墓碣文》这篇散文诗通过“我”和一具死尸的对话,试图和自己的灵魂对话。《墓碣文》在风格、气氛、艺术手法上,都与《查拉图斯拉》有着相似之处:

风格上,深悉一切“理想”之隐秘角落的那种“严峻”精神,是《墓碣文》与尼采的许多著作,特别是《查拉图斯拉》的共同特点。

艺术上,《墓碣文》以隐喻为基本表现手法,这一手法也与《查拉图斯拉》相似,特别是与第四十一章《说预言者》相似。此外,《墓碣文》和《说预言者》都用人物换位的手法来写梦境,使其具有一种恍惚迷离的特殊效果,逼真地表现了人类在梦境中的特殊心态。《墓碣文》中体现了诗人观点与情绪的不是第一人称“我”,而是死者的碣文及卧在墓中最后坐起的那个“死者”。梦中的“我”是诗人诘问、叱责并且驱除的对象。在《说预言者》里,查拉图斯拉也做了一个惊恐的梦。梦中查拉图斯拉化为他的敌人,而他本人则是那个“敌人”恐惧的刚风、讥嘲等等。这种对常态的颠倒错乱、荒唐离奇,正是梦的特征。然而无论尼采还是鲁迅,都不是写骚乱无序的潜意识,而是以梦中形象为隐喻,借梦表达他们对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观察、认识与评价。然而也因为通篇的隐喻和梦的扑朔迷离,无论《说预言者》,还是《墓碣文》,都在“严峻”的风格上,增添了一层艰涩与隐晦。

《过客》是一篇戏剧形式的散文诗,它叙述了一个离奇的故事:

某日黄昏,在一个渺无人迹的荒野上出现了一个约三四十岁的“过客”,他的状态困顿倔强,眼光阴沉,衣衫槛褛,支着等身的竹杖。他沿着一条似路非路的痕迹来,到了一间小土屋。在这间土屋里,他和主人——一位老翁进行了简短的交谈。老翁试图劝说他不要再往前走:“你已经这么劳顿了,还不如回转去,因为你前去也料不定可能走完。”“过客”回答说:“那不行!我只得走。”他之所以要不停地往前走,一是因为他憎恶充满“驱逐和牢笼”、充满“眶外的眼泪”的来路,二是因为“还有声音常在前面催促”,使他“息不下”。“过客”拒绝了老翁的好意,并拒绝了老翁的孙女递给他的一片布,他不想用它包扎自己的伤口。最终,“过客”听从了那前面的声音,“向野地里踉跄地闯进去”。[4]

过客的情节显然是撷取了《查拉斯图拉如是说》的首尾两端,加以衍化而成的。在《查拉斯图拉如是说》序言的第二节中查拉斯图拉从隐居的洞府下山,往人群中去布道。在森林里,他遇见一位圣者,这位圣者对他说,“人是一个太不完美底物品”,劝他“不必到人们中去,便留在树林里吧……像我这样,在熊中为熊,在鸟中为鸟”,并且“编制歌词”以“赞烦天神”。作品的最后一部(第四部)写查拉斯图拉在几度下山又回到他的洞府之后,听到了向他求救的痛苦的呼唤:

他听到了一阵凄长底呼号……它响的那么哀楚。

……

……那呼号之声更高起,比以前再凄长,更哀楚,更可怕,而且更迫切了。‘你听到了么?听到了么?呵哟,查拉斯图拉”预言者高呼。“这呼号是为你的,它唤你!来呀!来呀!是时候了,是最迫切的时侯了!”

查拉斯图拉于此沉默了,甚惶惑,而且震荡;……问道:“在那里唤我的,到底是谁呢?”

……预言者……回答:“这是高等人,正在向你呼喊![5]

在《过客》中,“客”为了去“前面”,在某一日的黄昏,从他的“来路”到了“翁”居住的罕有人至的荒野,围绕着前进还是“回转去”,与“翁”作了一番类似查拉斯图拉与“圣者”对话的颇含人生哲理的回答。“翁”劝他说:“你已经这么劳顿了,还不如回转去”、“太阳下去了,我想,还不如休息一会的好罢,像我似的”。可是“客”却说:“但是,那前面的声音叫我走。”[6]“翁”劝过客停下时,过客总是不知所措,犹豫不决。在交谈中,过客四次默默地沉思,同时倾听前面的声音。如同那紧急的呼唤声把查拉斯图拉从洞穴里喊出一样,过客也被前面的声音催促着离开了老翁的土屋,继续向前走。

由此可见《过客》的主要情节是鲁迅撷取了《查拉斯图拉如是说》的首尾两端的一些章节,加以衍化而成的。

在创作心态上,鲁迅与尼采也颇为相似。尼采在《偶像的黄昏》中曾剖析自己鼓吹“超人”理想的心理动因,并把这一间题当作“第一个良知问题”,他说:“你跑在前头?——你这样做是作为牧人?抑或作为与众不同者?第三种可能是逃亡者……”鲁迅通过《过客》中的过客形象实际上也剖析了自己“跑在前头”的心态的复杂性。一方面,他是“牧人”,为一种源自传统的“社会良知”的“声音”所吸引,致力于国民的启蒙,把他们从“铁屋子”中“呼唤”出来,这种社会良知恰是我们民族文化中最震撼人心之处,鲁迅被称为“民族魂”的体现者盖缘于此;另一方面,他也是一个“与众不同”的个人,一个体验到存在之虚无的孤独者,“良知”的呼唤,使他在精神上超越了老人的无为与小女孩的幼稚的理想主义,但同时也让他体验到灵魂深处彻骨的焦灼与孤独。在“良知”的追击下,他成为一个精神的流亡者。

尼采对鲁迅思想、风格的影响,也表现在作品的形象塑造上。《野草》、《秋夜》中的“枣树”、“月亮”、“小花草”;《影的告别》中的“影”;《求乞者》的“我”;《死火》中的“死火”、《死后》中的“马蚁”、“青蝇”和“狗”;《这样的战士》中的“战士”和各种伪装起来的“无物之物”;《过客》中的“翁”与“客”;《复仇》中的裸体的一男一女……都在不同程度上反映着尼采的影响。

《野草》除了在思想主题、情节、意象等方面受到《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的影响之外,其短小精悍的文体、格言警句式的语句、象征和比喻等修辞技巧以及深沉悲郁的美学风格,也无不体现出后者的影响的痕迹。可以说,诗化文体、诗性风格使《野草》和《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成了两部“说不完”的奇书,成了两座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文学与思想宝库。

注释:

[1][3]鲁迅:《影的告白》,《鲁迅全集》(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165页。

[2]F.Nietzsche:Also sprach Zarathustra.Friedrich Nietzsche Werke in Banden.band 2.Ibid,p510—511。

[4][6]鲁迅:《过客》,《鲁迅全集》(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190-194页。

[5][德]尼采:《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桂林:漓江出版社,2007年版,第481页。

(郭雷,董晗旭 江苏徐州师范大学文学院 221116)

猜你喜欢
尼采野草鲁迅
留守
一束野草
孔乙己
一束野草
不再羞于自己
不再羞于自己
阿迅一族
尼采与莎乐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