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机无限 魅力无穷

2009-02-13 05:32龙新民
湘潮 2009年1期
关键词:湖南人联络员湖湘

龙新民

每每朋友们聚会,大家的话题不知怎么都会扯到“电视湘军”、“出版湘军”,似乎对湖南的文化都有着一种共同的崇尚感、兴奋感。而听到这些议论,作为一个长期在北京从事宣传文化工作的湖南人,我自然也会激起一种家乡人的骄傲。

湖湘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其深厚的底蕴,为新时期湖南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新一代的湖南文化人,又以开拓创新、奋发进取的精神,打造出湖湘文化的一个又一个品牌。湖南卫视从电视剧的精心摄制,到娱乐节目的锐意创新,在全国地方电视台中力拔头筹。报刊业、出版业、发行业也不断创造出在全国产生重大影响的骄人业绩和宝贵经验。

我同湖南宣传文化战线的许多领导同志都有过交往。文选德、蒋建国等几任省委宣传部长,都是造诣很深、经验丰富、领导有方的宣传文化内行;魏文彬、刘鸣泰、覃晓光、朱建刚、龚曙光、欧阳常林等同志,个个都是行家里手,而且在他们身上处处透着湖南人干工作的那股蛮劲。记得1997年全国“两会”期间的一天深夜,欧阳常林给我家打来电话,说是湖南代表团驻地北京建银大厦收看不到湖南卫视,省委书记、省人大主任王茂林要求湖南电视台第二天就必须把这个问题解决好。第二天清早,我就同北京有线电视台和建银大厦负责人通电话,叫建银大厦立即把湖南卫视的讯号连接上,并从技术上、物业管理上提供保障。这件事很快办好。当天晚上,湖南代表团的代表们就看上了湖南卫视。

在宣传文化战线工作了30多年,2007年我又转到党史工作部门,同湖南打交道的机会依然不少。这一年多中,从党史工作角度组织的重要党史人物纪念,一半以上是湖南籍老一辈领导人。纪念刘少奇、彭德怀同志诞辰110周年,陶铸、王震同志诞辰100周年,还有纪念湘南起义暨《三大纪律、六项注意》颁布80周年等等。这些活动我全参加了,也正好有机会再次到毛泽东、刘少奇、彭德怀的故居和纪念馆参观。

通过参观学习,我不仅受到了一次次党的光荣传统和革命精神的教育,更从那络绎不绝的参观人流中感受到了一种精神的力量。从文化的角度来审视这一现象,这是不是也可以称为湖湘文化的又一辉煌华章呢?党史工作无疑是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我也认为,党史工作同样是文化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党史的编纂、出版是国家文化建设的重大工程;党的光辉历程和光荣传统,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宝贵资源;以党史为题材的文学艺术、影视作品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在湖南这方热土上,诞生了毛泽东、刘少奇、任弼时、彭德怀、贺龙、罗荣桓等一大批无产阶级革命家和卓越的党和国家领导人,他们的伟业、精神和风范,不仅构成湖湘文化的一大特色和夺目亮点,更堪称湖湘文化的筋骨和脊梁,世世代代将教育、鼓舞、激励着千千万万的湖南人和全中国人。

同湖南宣传文化系统的同志们一样,湖南党史界同志们的工作劲头也同样令我感动。湖南在全省建立党史联络员队伍,就是在全国党史界的一个独创。据省委党史研究室主任陈克鑫介绍,老领导刘夫生、赵培义等是省里的党史联络员,各市(州)县的党史联络员也都是从原领导岗位退下来的老领导、老同志,他们对党史工作有感情,又熟悉情况。党史联络员队伍的建立,无疑对推动湖南的党史工作,更好地以史鉴今、资政育人,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湖湘文化洋溢着激情,充满了魅力。文化的力量,深深植根于三湘大地和人民的火热生活之中。有湖湘文化的支撑,湖南的经济社会发展必将永远迸发出无限的生机与活力。

(作者系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正部长级〉)

猜你喜欢
湖南人联络员湖湘
我是湖南人
我是湖湘儿女
职工参政议政的最后一公里
三个“全覆盖” 筑牢巡察联络网
市长联络员
咏“湖湘教师写作夏令营”
集贤县 建立人才联络员管理机制
大数据告诉你湖南人如何“打年货”
湖南人
源可寻而濯我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