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功能减退误诊为急性心肌梗死1例分析

2009-02-16 09:51颜景朋杨大成
中国医药导报 2009年1期
关键词:误诊心肌梗死

颜景朋 杨大成

[关键词] 心肌梗死;误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中图分类号]R581.2 [文献标识码] C[文章编号] 1673-7210(2009)01(a)-111-01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简称甲减)是一种全身性内分泌疾病,全身各器官均可累及,尤以心血管系统受累最突出。笔者曾遇见1例甲减患者,起初误诊为急性心肌梗死,介绍如下:

1 一般资料

患者,男,63岁。2个月前出现胸闷不适,呈持续性,无明显胸痛症状。伴颜面部轻度水肿,四肢乏力。既往有高血脂病史。体格检查:体温36.5℃,脉搏65次/min,呼吸19次/min,血压110/60 mm Hg,颜面轻度水肿,双侧甲状腺无肿大。心界不大,未闻及早搏及病理性杂音,双下肢无水肿。心肌酶谱:LDH、CK、CK-MB明显升高。血脂: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升高。心电图:Ⅱ、Ⅲ、avF导联呈QS型。心脏彩超提示左室射血分数40%。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提示冠状动脉未见异常。结合患者有颜面水肿的体征,考虑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状腺功能指标检查: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甲状腺素(T4)、游离T3(FT3)、游离T4降低,促甲状腺激素(TSH)升高。临床诊断: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状腺功能减退性心脏病;高脂血症。给予左旋甲状腺片替代治疗,并逐渐增加剂量至维持剂量,并辅以非诺贝特(力平之)、长效异乐定等药物降血脂、抗心绞痛治疗。1个月后患者胸闷、乏力症状明显缓解,颜面水肿消退。实验室检查提示,显著升高的心肌酶谱已逐渐下降,甲状腺功能检验结果逐渐趋于正常,患者出院并门诊随访。

2 讨论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减)是一种全身性内分泌疾病,是由于甲状腺激素合成及分泌减少,或其生理效应不足所致机体代谢降低的一种疾病。按其病因分为原发性甲减、继发性甲减及周围性甲减三类。病因较复杂,以原发性者多见,其次为垂体性者,其他均属少见。

常见症状有①面色苍白,眼脸和颊部水肿,表情淡漠,痴呆,非凹陷性水肿,毛发脱落。②神经精神系统:记忆力减退,智力低下,嗜睡,反应迟钝,多虑,头昏,头痛,耳鸣,耳聋,眼球震颤,共济失调,腱反射迟钝。③心血管系统:心动过缓,心输出量减少,血压低,心音低钝,心脏扩大,可并发冠心病,有时可伴有心包积液和胸腔积液,重症者发生黏液性水肿性心肌病。④消化系统:厌食、腹胀、便秘,重者可出现麻痹性肠梗阻。⑤运动系统:肌肉软弱无力、疼痛、强直,可伴有关节病变如慢性关节炎。⑥内分泌系统:女性月经过多,久病闭经,不育症;男性阳萎,性欲减退。⑦病情严重时,由于受寒冷、感染、手术等应激可诱发黏液性水肿昏迷。表现为低体温(T<35℃),呼吸减慢,心动过缓,血压下降,四肢肌力松弛,反射减弱或消失,甚至发生昏迷,休克,心肾功能衰竭。⑧呆小病:表情呆滞,发音低哑,颜面苍白,眶周水肿,两眼距增宽,鼻梁扁塌,唇厚流涎,舌大外伸,四肢粗短,鸭步。

研究表明,甲减对心脏的代谢、结构和功能产生影响。其可能机制包括:影响血脂代谢,促进了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与发展;加速心肌重构,诱导心肌细胞凋亡和细胞间质变性;降低心肌内血管床密度,减少了心肌的血液供应;诱导心肌细胞肥大基因的表达。另外,甲减时血胆固醇分解代谢速度减慢,致胆固醇、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增高[1]。

由于甲减性心脏病早期并无特异性,极易误诊为冠心病及其他器质性心脏病,因此当临床上见到不明原因的胸闷、气短、心包积液、全身乏力以及心肌酶持续升高时应及早进行甲状腺功能检测,以期早期诊断和治疗,避免误诊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吕淑杰,翟羽佳,宋艳,等.甲减、心梗、脑出血的心肌酶学变化分析[J].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2007,2:157-159.

(收稿日期:2008-08-20)

猜你喜欢
误诊心肌梗死
血液细胞形态学误诊与漏诊分析
高度近视合并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临床误诊的因素分析
亚急性甲状腺炎误诊临床分析
关于脑静脉及静脉窦血栓患者的CT磁共振表现以及漏误诊研究
老年人梅毒抗体阳性诊断梅毒易误诊原因浅析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的护理
中医药防治心肌梗死:思考与展望
替格瑞洛在老年心肌梗死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作用研究
自我保健在预防心肌梗死复发中的作用
急诊PCI与择期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疗效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