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我不怀念它

2009-02-25 06:32
世界知识 2009年3期
关键词:颐和园脑血栓旅馆

鲁 健

鲁 健

中央电视台

中文国际频道

新闻主播

2008年过去了,我不怀念它。今年是我的本命年,注定劳碌命。从年头到年尾,一系列的直播让我身心俱疲,而最让我伤心的就是父亲的再一次突然病倒。

父亲患脑血栓已经20年了。1988年,因为我考上家乡的重点中学,父亲在我上高中一年之后的暑假终于兑现承诺,带我到北京旅游。8月的北京多雨而闷热,就像一个巨大的桑拿房,又像一个杂乱的工地,我们辗转换了几次旅馆,父亲带我去了天安门、毛主席纪念堂、大观园等地方,真兴奋啊,兴奋得我忽略了父亲的状况……

1988年8月8日,那是怎样一个刻骨铭心的日子啊。那天早上,父亲准备带我到颐和园,刚走出旅馆,他忽然觉得上臂无力,举起来再放下就不受控制了,于是父亲说“你一个人去颐和园吧,我不舒服,回去休息一下”。父亲那么坚强的人,不是实在坚持不了,又怎放心让我一个人去,可是16岁的我呀,真他妈粗心,从来没有想过应该主动关心别人,甚至是自己的父亲。我单独去了颐和园,进了大门我就觉得心里忐忑不安,忽上忽下,仿佛有种不祥的预感,我没有心思看一眼风景,慌乱地赶回了旅馆,旅馆经理——一位穿黑衬衫的结实汉子,扑上来迎住我:“你可回来了,你父亲病了,已经送到了医院。”我当时两腿发软,头嗡的一声,大脑一片空白。

原来旅馆同屋的人发现父亲回去后躺到床上就神智昏迷,语言不清,马上通知了经理,那个经理汉子就亲自把我父亲背下楼送到了对面的304医院。我赶到医院,父亲已经不能说话,眼神急切地看着我,嘴里拼命想说点什么却只能喊出几个含混的音节,我泪如雨下。304医院没有床位,又转送到郊区一家医院。我就在医院的长椅上过夜守候着父亲,直到母亲第三天赶到北京。我姥姥在父亲病倒的第二天去世了,母亲紧急安排了姥姥的后事就赶到北京,那是多么悲痛的一段日子,原本幸福的生活彻底乱了。

从那时起,母亲就一直陪着父亲,这一陪,就是20年。此后父亲恢复得还算理想,虽然半身不遂,但是能拄拐行走,而且神智和语言全都恢复了正常。再后来,姐姐和我陆续出去上大学,母亲一个人照顾父亲,直到我和姐姐都在北京工作,把他们接到身边。这几年,姐姐一家和我家分别添了一个女儿,每次父亲坐在轮椅上,见到孙女和外孙女,把小宝贝抱在膝盖上,脸上总是绽放出发自内心的笑,那种表情让我自己也觉得特别踏实,特别幸福。

但正所谓好花不长开,幸福总是太短暂。20年了,又是逢八的年头,又是该死的闷热的8月,又是在北京,8月3日,父亲再次突发脑血栓被紧急送到协和医院,整整抢救了三天。我在急诊室的抢救病房里陪着他。他再次没有了意识和语言。三天的抢救后,父亲意识恢复了,两个眼睛睁开了,但是谁都不认识了,也不能说话了。正好赶上奥运会的直播,我无法请假,中午直播完,赶到医院陪他,晚上继续赶回去直播,奥运会完了是残奥会,然后是神州七号,我感觉到超级疲惫,甚至不想工作了,但是我没有把焦虑带到一期节目里。母亲、姐姐和我每天轮流照顾,两个月后,我们把父亲接回了家,依然是谁也不认识、不能说话,医生说脑中风二次发作很难再恢复了。

我的一个好好的父亲,前些日子还在提醒我注意身体,多锻炼,少抽点烟……但是现在,他只是呆呆地看着我,已经不再认识这个儿子。

神七报道一结束,我就请了探亲假。今年已太疲惫,抗冰雪,拉萨骚乱,汶川地震,奥运,残奥,神七,一系列报道还只是身体和大脑的疲倦,家里的混乱让我感到心里的疲倦。一休假我第一件事就是去剃了个光头,让所有的烦恼,疲惫,困扰随着乱发一扫而空。我自由了,让我把生活好好整理安排一下。这个休假让我的生活节奏慢下来了,给父亲找了一个非常好的护工,家里的节奏逐渐恢复正常,父亲回到我家里也很稳定,能够自己进食不再依靠鼻饲管了,见到孙女外孙女就露出哄孩子的表情,仿佛有所恢复。不管怎么说,我还有父亲,感谢上帝,让他陪着我。

我也可以踏实地收拾心情重新开始工作。果然假期还没结束,台里通知提前赶到广州主持广州亚运会倒计时两周年活动,次日赶到广西参加半个月的“直播广西”大型移动直播报道,半个月走遍广西。回北京后,马上参加年底的一系列活动,马不停蹄。

从工作的角度,我圆满完成了任务,状态很好;从个人角度,我会把家照顾好。2008年终于过去了,2008,我不怀念它。

猜你喜欢
颐和园脑血栓旅馆
颐和园
分析急性脑血栓早期康复护理对降低脑血栓患者致残率的效果
酌古参今——颐和园文化遗产之美
松间小旅馆
疏血通联合甘露醉对脑血栓患者凝血功能影响研究
闯入吸血鬼的旅馆
颐和园导游词
优质护理在脑血栓护理中的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