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问题研究综述

2009-03-03 10:01
内蒙古教育·科研版 2009年1期
关键词:研究者心理健康研究

黄 莺

一、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问题的研究历史及现状

1.开创阶段:早在1994年《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就指出,要通过多种方式对不同年龄层次的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健全人格,增强受挫能力、适应环境的能力。当年共有6篇涉及到中学或小学生的文章发表到期刊上,这为研究起了开创性的作用,随后又有一系列的文章发表,各个作者从不同的职业角度和不同侧面对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问题做了描述和分析。这一时期的研究特点是:处于开创阶段,论文和成果都很少,尤缺乏相应的理论和实证研究。

2.发展阶段:教育部于1999年8月下发了《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对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目的任务、实施途径、基本原则、组织领导等提出了要求。明确提出从2000年秋季开学起,大中城市有条件的中小学要逐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小城镇及农村中小学也要从实际出发,逐步创造条件,开展心理健康教育。1999年12月,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委员会正式成立。随后又于2002年印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意见》和《纲要》发布以后,北京、上海、广东等地的城市学校纷纷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此后,越来越多的研究者投身到该项研究中,开始采用各种方法进行研究,为中小学的心理健康问题研究提供了更为准确的方法论的指导。在此阶段开始更大规模的采用心理测量、问卷调查等方法。

3.最新进展:对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更倾向于从学校、家庭、社会三维一体视角和多维视角出发予以关注。极少数学者开始从整合模式角度来研究该问题。随着中央对农村教育的关注和投入力度加大,我国学者对农村心理健康教育问题的研究逐渐增多,但由于起步晚还处于相当薄弱的阶段。

二、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问题的研究方法、视角及对象

1.研究方法

多年来研究者主要采用心理测量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文献研究法等。当今,研究越来越强调实证的重要性,很多学者倾向于综合运用多种方法来考察。

2.研究视角及对象

不同的研究者从不同的视角出发,提出了不同的看法。有的学者分别从学校、家庭和社会视角研究这个问题。中国人民大学心理学教授俞国良认为,让中小学生保持健康的心理,应该充分发挥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主渠道的作用,让心理教育全面渗透在学校教育的过程中,同时,更要调动家庭和社会力量,创设符合青少年儿童健康成长的环境。也有学者从多维视角出发讨论了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研究对象往往局限于大中较发达城市的学生,而对农村中小学生和教师的研究显得不足;研究往往局限于学生方面,而对教师的关注比较欠缺。

三、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问题的研究内容范围

通过查阅近十年来的文章,发现我国研究者将研究范围主要集中在中小学心理健康的现状和对策研究方面。同样有相当一部分研究者将研究的范围细化,专门研究了诸如中小学心理健康的教师队伍,教师心理健康影响因子,心理健康的校本课程,心理健康教育滞后原因及对策,心理健康的误区等。

四、对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问题研究的评价和建议

(一)对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问题研究的评价

1.研究工具的信度和效度问题。研究者在研究中倾向于以调查研究为基础,但研究所用的各种调查问卷的信度和效度有多高还值得研究。

2.研究对象的广泛性问题。在历年来的研究中,研究对象往往局限于大中较发达城市的学生,而忽视欠发达城市和农村地区的群体。此外,我国的中小学心理健康研究对教师的关注显得不够。从目前的研究来看还缺乏全国性范围内的实证性商榷。

3.对策研究的实施问题。针对现存问题,专家学者们提出了很多理论性的建设意见,但在实施过程中还是相当困难的,因此在提出对策时应该考虑到现实的可行性、有效性和操作性的问题。

(二)对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问题研究的建议

1.丰富和完善对中小学心理健康理论的构建。进一步挖掘和分析我国传统教育中蕴涵的心理教育资源,充分学习和借鉴国外心理健康教育的有益理论和经验,这无疑对该研究的开展有重要的推动意义。

2.致力于研究和创设更为科学的测量和分析工具。测量和分析工具的科学性直接影响到我们研究结果的科学性,因此应该努力研究和创设更为科学的测量和分析工具。

3.如何更有效的实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问题。这就需要解决好师资培养问题、管理督导问题、评估机制等一系列问题。

4.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生态位的建设问题,无论是学生、学校、家庭、社会都有义不容辞的责任与义务。

5.目前农村的心理健康教育还处于一个相对薄弱的地位,今后应加强。

6.我国的心理健康教育本土化的系统研究将得到发展,逐步形成自身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长期以来我国的心理健康教育缺乏本土化的研究,没有自身的研究模式,主要借鉴相关学科的模式,如医学模式、社会学模式、心理

学模式、教育学模式。

五、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问题研究的发展方向

总的来说,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问题研究的发展方向是整合研究倾向。在研究的全过程中系统地考虑个体与群体、家庭与学校、学校与社会、内因与外因、问题与培养、心理与行为等多因素的作用和效应,对中小学心理健康及其教育进行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整体研究。

猜你喜欢
研究者心理健康研究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高等教育中的学生成为研究者及其启示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研究者称,经CRISPR技术编辑过的双胞胎已出生。科学将如何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