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耳细说

2009-03-03 10:01毕淑敏
小学阅读指南·高年级版 2009年1期
关键词:头牛毕淑敏玫瑰花

毕淑敏

古书上曾有这样一个小故事。

一位名叫黄喜的相国,微服出访,路过一片农田,坐下来休息,瞧见农夫驾着两头牛正在耕地,便问农夫,你这两头牛,哪一头更棒呢?农夫看着他,一言不发。等耕到了地头,牛到一旁吃草。农夫附在黄喜的耳朵边,低声细气地说,告诉你吧,边上那头牛更好一些。黄喜很奇怪,问,你干嘛用这么小的声音说话?农夫答道,牛虽是畜类,但心和人是一样的。我要是大声地说这头牛好那头牛不好,它们能从我的眼神手势和声音里分辨出我的评论,那头虽然尽了力,但仍不够优秀的牛,心里会很难过……

由此想到人,想到孩子。我想,对于孩子来说,凡是隶属天分的那一部分,无论是表扬还是批评,都不必过多地拘泥于此。就像玫瑰花的艳丽和小草的柔弱,都有浓重的不可抵挡的天意蕴藏其中,无论其个体如何努力,可改变的幅度不会很大,甚至丝毫无补。玫瑰花绝不会变成绿色,小草也永无芬芳。

人也一样。我们有许多与生俱来的特质,每个人都是不同的。比如相貌,比如身高,比如气力的大小,比如智商的高低……在这一范畴里,都大可不必过多地表扬或批评。夸奖这个小孩子是如何美丽,那个又是如何聪明,不但无助于他人有的放矢地学习,把别人的优点化为自己的长处,反倒会使没有受表扬的孩子滋生出满腔的怨恨,使那受表扬的孩子繁殖出莫名的优越。批评也是一样,奚落这个孩子笨,嘲笑那个孩子傻,他们自己无法选择换一副大脑或是神经,只会悲观丧气,也许从此自暴自弃。旁的孩子在这种批评中无端地得到了傲视他人的资本,便可能沾沾自喜起来,松懈了努力。

不宜的批评和表扬,如同太冷的冰水和太热的蒸气,都会对我们的精神造成破坏。孩子的皮肤与心灵,更为精巧细腻。他们自我修复的能力还不够顽强,如果伤害太深,会留下终生难复的印迹,常常隐隐作痛。遗下的疤痕,侵犯了人生的光彩与美丽。

山野中的一个农夫,对他的牛,都倾注了那样淳厚的爱心。人比牛更加敏感,因此无论表扬还是批评,让我们学会附在耳边,轻轻地说……

(选自《少年先锋报》)

猜你喜欢
头牛毕淑敏玫瑰花
玫瑰花
善良是颗种子
善良是颗种子
五毛钱能买多少头牛
三头牛
玫瑰花饺 花开富贵
邻居眼中的毕淑敏
毕淑敏的两次放弃
Ring-A-Ring O’Roses编玫瑰花环
聪明的牛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