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宗岳《太极拳论》试析

2009-03-07 03:07
少林与太极 2009年2期
关键词:无极技击动静

陈 钢

【原文】太极者,无极而生,动静之机,阴阳之母也。动之则分,静之则合。

此段是全文的开篇,主要讲述了太极拳术的根源理论。说明了太极拳是运用古代儒家、道家哲理,“易”文化和“道”文化之精髓,即阴阳学说与五行八卦演变之法,结合人体内外运动规律而形成的刚柔相济、动静相兼、强身健体、自卫防身的武术拳种。凭借太极哲理为拳术之基础原理和理论指导,从而表明了太极拳术的以武载道,其大无外,其小无内!

我们要想彻底掌握太极拳,必须深切理解太极的本义才行。周敦颐著《太极图说》是以太极解释宇宙形成的过程,即“无极而太极。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静极复动。一动一静,互为其根;分阴分阳,两仪立焉。阳变阴合而生水、火、木、金、土,五行顺布,四时行焉。五行一阴阳也,阴阳一太极也,太极本无极也。……二气交感,化生万物。万物生生而变化无穷焉。”周敦颐的“太极”,一方面回复到将太极说成是气;另一方面又提出“太极”本于“无极”,“太极”的“有”产生于“无极”的“无”。周敦颐的宇宙生成论就是一个从无极至太极,至阴阳、天地,至五行、四时至万物的发生形成过程。程颐和程颢则将太极等同于无极,“太极者道也。两仪者阴阳也。阴阳一道也。太极,无极也”、“散之在理,则有万殊;统之在道,则无二致”。认为无极、太极、道和理是无二致的。朱熹也将太极说成是理,称“太极只是一个理字”、“太极非是别为一物,即阴阳而在阴阳,即五行而在五行,即万物而在万物,只是一个理而已”。同时,朱熹又称“天地之间,有理有气。理也者,形而上之道也,生物之本也。气也者,形而下之器也,生物之具也。是以人物之生,必禀此理,然后有性”。朱熹的“太极”、“理”和“道”,内涵虽然各有侧重,但实际上也是相同的概念。

从上段的叙述,我们可以理解太极拳以“太极”为名的原因,就是借“太极”以论其理。先明其理,而后其拳自通,以太极的生化之理映射于拳术运动时成阴阳平衡,动静循环,相连不断,也就是“太极者,无极而生,动静之机,阴阳之母也”。就这四句话,让历代的太极拳家们花费了不少的纸墨。其实这对于太极拳术的本身,并无多大的实际意义,只是为后面的论述立个依据而已,有了这四句话,才能解释出“动之则分,静之则合”的意思。

太极一动则分阴阳(即两仪),阴阳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卦卦变化无穷,阴阳动荡错综,反映到拳术上的“动之则分”即是阴阳变五行而八卦,由动静而生前、后、左、右、中五行的八卦运化而成十三势,这就是“动之则分”的结果。动极而静时,就是回归一太极,形成“静之而合”。同时,“动之则分,静之则合”还含有另一层意思,即太极拳术的修炼,动则成拳成艺,静则为炼气修道,修道以养心定性、聚气敛神为主。这就是指明练太极拳时要动中求静,静中求动,动静相合。这也阐明太极拳不但是一门拳术,而且也是以武入道的方法。

从而,我们则明白了太极拳的关键是掌握动与静。动静不但是练习拳架中的要求,而且贯串到太极拳的推手和实战技击的整个过程中。动与静是物质运动的不同形式,两者是相互依存、相互蕴涵、相互转化的。也就是无极而太极、阴与阳的相互平衡。太极拳作为一项武术运动,在运动过程中,离不开刚柔、虚实、开合、进退、曲直、起落、急缓、化打、粘走、蓄发等等,而这些矛盾运动均蕴涵有动静变化哲理。然而,在太极拳运动过程中,身体无论处于何种状态,都没有绝对的静,运动是永恒的,而静止则是运动的一种状态。也就是说太极拳是“静极含动,动不舍静”的身心动态平衡。说明动与静是不可分割的,亦即在绝对的运动中包含着相对的静止,在相对的静止中又蕴伏着绝对的运动,并以此形成动静的相对平衡,从而促进了事物的运动、发展和变化。练太极拳预备式要求“心静”、“体松”、“立身中正”,是“静态”的简约说法。行拳走架做各种姿势动作过程中,样子像动态,实质是静态、动态相合互有、平衡统一的。这就是动静平衡过程,静中触动、动犹静的过程。掌握了动静要旨,行拳不论多长时间,结束时依然是神态自然,心静体松,心率、呼吸正常,这是动静平衡的明显实证,也是太极拳要求的动静之理。

【原文】无过不及,随屈就伸。人刚我柔谓之走,我顺人背谓之粘。动急则急应,动缓则缓随。虽变化万端,而理为一贯。

从上一段的理论延伸,渐至太极拳的技击功效特点,从动静上阐述其技法的战略原则。这一段的几句话,其实就是太极拳技击的总纲,也算是这篇《太极拳论》的重点,其中心思想就是阐述太极拳是什么样的拳和技击特色的。只有掌握了该拳技击方法的总则后,才有可能练习和运用该拳。取名太极拳,而没有“太极”之理,则不可能算是真正的太极拳,只能是有其名而无其实的伪拳。

太极拳术的行拳走架受“太极”之理的指导,始终要保持“中和”之态,以腰为轴的螺旋运动,一动无有不动,四肢协调完整。不失之过余的快、刚、暴,也不会有过余的柔、缓、慢,而是连绵贯串,周身轻灵,伸屈自然而无阻无碍。用于技击较敌时,不是用过刚、过猛的方法去对敌,也不是以逃避的方法来躲敌,而是以静待动,不论是防守的化解敌力或攻击对方,其力的运用和击打部位都是恰到好处,这就是“无过不及,随屈就伸”的真义。

在“无过不及,随屈就伸”的指导下,于对敌之际,敌方用刚猛之势进攻我,我不能硬架硬顶,而是以伸屈自然、曲蓄灵活的身法避过其力,并用手顺其力之方向而顺势化之,使其无劲可使或其力过猛而受我之顺牵化劲扑跌。这就是太极拳避实击虚的总则。敌刚劲而我柔劲化之,一化之下,我则成顺劲,而敌则成逆势的背劲,即我方由劣势而优势,敌从优势转成了劣势。

然而,这种方法没有固定的形式,是一种灵活的理论指导,掌握了这一理论原理后,就可于实战中顺其自然了。不管敌进攻的动作有多快多猛,我能用这种方法应付;即使敌方的动作技法是沉蓄暗逼,我也可以用相应之法应付。审机度时,化打结合,或先化后打,或边化边打,任凭敌方使出千招万法,而我始终如一,以静制动,以不变应之于万变。这就是说技术方法纵是千变万化,而道理始终是一回事,那就是化和打,即经文中的“走”和“粘”。

【原文】由着熟而渐悟懂劲,由懂劲而阶及神明。然非用力之久,不能豁然贯通焉!

这样优秀的技击,不是凭空得来,是通过一定的方式方法训练,由初级渐次而入阶的。“由着熟”,就是从招式入手,古老的太极拳招式并非指现今的拳式套路,而是指掤、捋、挤、按、采、挒、肘、靠八法,结合进、退、顾、盼、定而成的十三势。掌握其方法的运用以及姿势的准确,达到纯熟于心,并能灵活运用时,还需要两人的相互推手操习,这也是太极拳的独特之处。从两人的推手锻炼,将八法运用娴熟,松柔沉稳,能做到上下相随、轻灵和缓、虚实分明时,这就表示“着熟”了。进一步的推手锻炼还要去体感每一法的用劲,以听劲渐悟懂劲。所谓听,并非用耳朵去听,而是靠大脑中枢神经的灵感指挥,靠自己平时两人推手的皮肤触觉感应,来体察和掌握对方来劲的意图。两人在推手过程中,双方都在运用这种触觉去听劲,听劲是推手的基本功,也是练好推手、达到懂劲的关键,知道如何去听对方的劲,然后才能逐渐懂对方的劲,进而根据对方来劲的刚柔、劲力的大小、速度的快慢、时间的早迟、部位的高低等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顺势借力,或化或发,使对方偏移重心,身体失去平衡,受制于我。

在懂劲的基础上,方能渐入化劲和发劲的境界。所谓化劲,乃寓消解对方来力而不着痕迹之意。化劲必须是在沾粘绵随。不丢不顶的原则下进行的,因此,就不能硬拨、横格、硬扯,而要顺着对方来力的方向,使对方在不知不觉之中中心偏移、来劲荡空。化劲方法,是两臂绝不自动,而一定是以腰为轴、以腰脊之力而领动的。心为主帅,心意略一动,腰脊微一领,外面好像没有看见如何动,而对方来力已落空了。推手化劲到了高级阶段,完全是以虚灵轻妙为主,出手轻轻接触对方,粘其皮毛,以神走,以气化,以腰领,跟随走化,使对方摸不着实地,找不着重心,东倒西歪,任我控制于股掌之间。所谓发劲,乃是在一瞬间积聚全身力量于一点,并作用于对方身体的一种柔弹爆发力,而绝不是一种硬性的推撞力,是在顺势借力的原则下发挥威力,用时松沉软弹,伤人内脏而不留痕迹,打人于不知不觉之中。

要达到这种化发一体的神明境界,必须要通过累年累月反复的实践训练,刻苦研究,将此法豁然贯通,进至炉火纯青、神而化之的境界。

【原文】虚领顶劲,气沉丹田,不偏不倚,忽隐忽现。左重则左虚,右重则右杳。仰之则弥高,俯之则弥深。进之则愈长,退之则愈促。一羽不能加,蝇虫不能落。人不知我,我独知人。英雄所向无敌,盖皆由此而及也!

练好太极拳术,不但需要长时间的苦练实作,而且还需要方式方法要领的正确,不然也只是徒劳无功,空费时光。练习太极拳,讲究“虚领顶劲,气沉丹田,不偏不倚,忽隐忽现”,这不但是神意内在的要求,同时也是对拳架身姿的要求和技法指导的前提。

所谓虚领顶劲,即是头容正直,头顶的百会穴要向上轻轻顶起,好像一根绳索将头顶提悬似的,又好像头上顶起一碗水,不使它洒下来,此全是神意领着,下颌微收,颈部放松,舌舔上腭,时时保持灵醒轻妙的感觉,有头顶青天、脚踏黄泉的气概。但此全是意,不可用力向上顶劲,用力向上顶劲必然拘滞僵硬,失掉灵感。练拳时,只要时时保持虚领顶劲的感觉,自然精神能提得起,气血自然顺畅流通。实质就是要求心静空虚,重在“静”上。气沉丹田,绝不是故意去憋气以鼓荡腹部来追求气沉丹田的效果,而是练拳时全身松开后的自然结果,只要全身松开,安舒松静,先松其心,后松其身,心身俱松,气则自然下沉贯注丹田,此时气不上浮,身步自然稳健。

在心思空明、气不浮躁时,身体姿势方能不偏不倚,立身中正。要求身躯不可前倾后仰,要保持尾闾和脊椎成一直线,始终处于中正状态。尾闾中正能稳定下盘重心,若重心不稳,运用中则易为人借力失势。要做到立身中正,在内则必须精神内固,神不外驰,稳静心性,在外则必须顶头拔背,松腰塌胯。如此则自然能保持立身中正、不偏不倚的姿态,只能这样,才能做到动作能虚能实,变换灵活,虚实莫测,让敌找不着实处。

有了心静气沉、立身中正、虚实变化灵活的基础,在用于推手较技时,便能做到敌攻我左,我则左为空虚,攻我右,我则右为空虚,我之力忽隐忽现,令对方有不可测度、处处不着力的感觉。对方用力,我随其意而化之,不可稍有抵抗之意。敌欲提我使上,我随而升高;欲抑我使下,我即随之而降;敌进我即收,使之有鞭长莫及之感,退时我即跟逼而上,使之觉得难以逃脱。与对方不丢不顶,粘连绵随,致使敌心慌失措,感到身如阴魂附体,难离难脱,任我编排使唤。

要达到如此地步,是在于长期训练推手所渐悟懂劲,懂劲之后,愈练愈精,进而达到神而明之的境界,随便一动,无不恰到好处,其皮肤及神意的灵敏程度,达到了一片羽毛的重量都能体知,一只苍蝇飞落沾体都能察觉。(羽毛形容重量轻,蝇虫形容速度快。)有了这种听劲的功夫,才能知己知彼,运化随心所欲;使对方捕风捉影,东倒西歪,无用武之地的地步,我攻之则冷快绝伦,令其无从抵抗。

有了如此功夫,自然是战无不胜,攻无不克,所向无敌!

【原文】斯技旁门甚多,虽势有区别,概不外乎壮欺弱,慢让快耳!有力打无力,手慢让手快,是皆先天自然之能,非关学力而有为也!察“四两拨千斤”之句,显非力胜;观耄耋能御众之形,快何能为!?

有关武术技击的门派拳种非常之多,虽然它们的拳腿招式各不相同,千姿百态,但总起来说,都是以强大胜、弱小败,动作快的制动作慢的,身高力大、动作快速者占便宜,身材瘦小、力气弱的总是遭到失败。这种以蛮力为胜,动作快打动作慢的,都是一种本能性的自然现象,强总是强,弱总是弱,这不是上乘的武技,也不懂得怎样运用力学的巧妙!

太极拳则是以巧制胜,以柔克刚,运用武术力学原理来打败对方的一门武技。就拿“四两拨千斤”来说,对方力大劲猛,而我方不与之相顶斗力,却以柔化之,待其力呈直扑之象,收势不及时,我顺而带之,下绊上牵,借其自身之猛力跌之。这种方法很明显地告诉人们,太极拳不是靠力气大去击败对方的,是靠技巧。同时,太极拳也不是像其他拳技那样以闪电般的拳脚去取胜,而是以静制动,静观其变而乘隙击之。以快速和力猛取胜,年轻时尚可,人老了之后就不能发挥其特长了!练习太极拳术达神明境界者,掌握了以柔克刚的太极原理时,就是到了八十岁时,照样能对付年轻力壮的小伙子,其原因绝不是仗着力大和动作快,而是借其势而乘其虚克之。当然,能达到如此水平,是有一定的前提的。

【原文】立如平准,活似车轮。偏沉则随,双重则滞。每见数年纯功,不能运化者,率皆自为人制,双重之病未悟耳!

未从出势先将身势立稳,重心放正,身心松开,不能有丝毫拘滞之力,杂念屏除,使体态归于自然而后出动。动时以心气行运,以腰脊领率,身如车轮运转,无凹凸处,无缺陷处,无断续处,触之即转,处处圆活。如果车轮出现了凹凸缺陷,着地有两个点,便无法转动了,能圆则活,非圆不灵。虚实转化自如,以轻制重,以柔克刚,以顺避害,避实击虚,彼重我虚。如果不懂虚实转化,做不到“不偏不倚,忽隐忽现;左重则左虚,右重则右杳”的“立如平准,活似车轮。偏沉则随”要领,而是用力抵抗,与人相顶,彼实我也实,以实御实,劲路自然僵滞停顿,变换不灵,难以引进落空,如果自己的膂力又不及人,肯定要受制于人。

如果不明白太极之理,即使是苦练多年,也不能做到以柔克刚,以弱制强。自身不够灵活,身体僵硬,就如车轮有了凹凸缺陷,难以运转,势必顶撞,形成有力打无力的境况,而被人所制,不能立时运化,其原因就是没有悟透太极拳技的刚柔相济之真理所造成的。太极拳技击是忽刚忽柔、虚实变化,刚柔轻重互化的,不知此理,又怎能不被人所制呢?

【原文】欲避此病,须知阴阳;粘即是走,走即是粘;阴不离阳,阳不离阴;阴阳相济,方为懂劲。懂劲后愈练愈精,默识揣摩,渐至从心所欲。

要想避免在与人交手时的既不肯用人刚我柔的走劲去引使对方落空,又不会趁势用粘劲去取得我顺人背的优势,只知道人用力我也用力的弊病时,首先就要掌握刚柔虚实之法,刚柔与虚实;其次就是化与击,化者化解来力,击者顺逼制敌,即“走”与“粘”二法,化解是逼敌的准备,击打是化解的继续。攻里有守,守中寓攻,彼实我虚,彼虚我实,阴阳互根,刚柔相济,此消彼长,交替为用。虚实无定形,随彼之动,虚实应付,毫厘不爽,走化粘逼,避实击虚。只有这样,才能称得上是掌握了太极拳技的真正原理和技术。

掌握了这一原理和方法后,才算是入门;入门后不可稍有懈怠,必须勤加练习,时时揣摩,练拳和推手时,松柔沉稳,一松百松,一动百随。两臂要练得如绳吊着重物一样松坠,有沉甸甸的气贯十指的鼓胀感,并须经常培养其头脑和两臂的虚实轻妙的感应,真正达到“一羽不能加,蝇虫不能落”的这种明察秋毫的灵敏度,运用于推手,就能细细地、准确无误地体察出对方来劲及其细小的变化情况。我则不先不后、不早不迟、恰到好处地运用粘连绵随、不丢不顶的推手技巧,就能做出随屈就伸、逆来顺受、柔若百折似无骨、化劲无形的绝好身势和无往不利、变化莫测而又冷快绝伦、撒去全身都是手的发劲动作,渐至以静制动、以逸待劳而顺势借力、引进落空、四两拨千斤的技法达到随心所欲的境界。

【原文】本是“舍己从人”,多误“舍近求远”。所谓“差之毫厘,谬之千里”,学者不可不详辨焉!是为论。

太极拳术的技击总则纲要是“舍己从人”,而不要误会是“舍近求远”。“舍己”是为了求变,“舍己从人”的核心部分是变被动为主动,用最优秀的方法来保护自己。比较常见的拳术技法是你打我而来,应付的办法是挡你、躲你,然后再反击。太极拳技法则不同,你打我,我引着你的手,顺着你的来力,加上弧线和螺旋运动,使你的力量听我的指挥。太极拳要求我们在对抗中无论条件多么苛刻,都要顺从对方,要能在各种条件下“舍己从人”,并且运用沾粘连随来解决问题,同时,舍己从人要明确达到“己顺人背”、“引进落空”的目的;“舍己”不是“丢己”,“从人”是不与之相顶,只有舍己从人才能不丢不顶,沾粘连随。

“舍己从人”必须有很好的听、懂、化、发之劲才能完成。双方搭手,首先要找准对方劲力的方向,要尽量顺随对方的劲力并设法改变它的方向,顺从对方的力仅是表象,顺的过程是将自己的力与对方的力合二为一,然后用弧线和螺旋运动来改变这个力的方向。要求我们遵循这一原则,去化解对方一二乃至三个劲力。试想如果有了这种顺从加改造的办法,那么不论他是多么大的来力,都必然落空失势,从而受制于我。

舍己从人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引进落空,控制对方,造成己顺人背,进而有效地打击对方,其作用是要达到蓄发相变,其至高境是化打合一。如果通过力点的变化,控制了对方来力的方向,那么力的大小对我就不是问题了。只要与对方肢体接触,就可以顺势而迎,因其动而屈伸旋转,调整自身的平衡,并探测对方的劲力情况,审机应变,因势利导。我在粘走的过程中,由于不丢不顶,遇劲即化(对方劲力达不到目标时,即会造成背势和失去重心平衡),变化为打,化打合一。只有在听劲而懂劲的情况下,才能舍己从人,达到粘即是走、走即是粘的技法要求,由懂劲而神明,若有毫厘之差,都无法完成太极拳术的舍己从人、四两拨千斤的技击技巧。深怕学习者不明拳理,误入歧途,毁我太极之誉才作下此文,从而告诫学习者,只有通过明理后加以刻苦训练,勤于总结,勇于探讨,不断地深入研究,实践加实践,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方可登上太极拳术之高峰。

猜你喜欢
无极技击动静
初探雨林
微·视界
动静之间
漫画无极
少林拳实战技击精粹(上)
南派洪家拳之技击基础
漫画无极
罗汉拳秘传技击法(八)
传统技击五要说
球场揽胜 原汁原味 动静皆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