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当前物流教育的冷热思考与实践探讨

2009-03-08 01:48覃忠健
关键词:物流业物流中职

覃忠健

摘要:近几年来,在物流业发展的大背景下,国内物流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同样,物流教育的发展随之迅猛,目前全国开设物流专业的中职学校有1000多所,物流专业似乎有成为每间学校必开之势,发展之快前所未有,物流专业成了“热”专业。在当前特别是大学生就业严峻形势下,对中职教育应有所触动,应如何培养物流技能型人才,需更审慎对待、冷静思考,但我们也注意到目前社会的需求与学校的人才供给并不十分吻合,出现两头热的现象。中职学校物流专业教育应该站在社会实际需求和未来的高度去探讨。文章结合本人物流专业教育实践和相关资料的分析思考,对中职学校物流专业教育提出问题和探究并对未来发展趋势提出自己的看法,对目前的中职教育必将有重大理论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物流教育冷热思考实践探索中职学校

0引言

2008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出《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提出了促进服务业发展的具体政策措施。2008年12月《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公布,优先发展现代服务业。2009年2月,物流产业作为十大产业振兴规划之一获国务院会议原则通过,物流调整和振兴是涉及国民经济多个行业联动发展系统,对物流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快物流人才培养,促进我国物流业平稳较快发展意义重大。根据服务功能的分工和物流市场的细分要求,需要大量的初级操作运营人才和中高级管理人才,也需要一大批专业技能强的应用型人才。这将使物流的教育面临新一轮的发展机遇与挑战,然而,在物流迅速发展过程中我们也看到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与国际水平相比,我国物流业发展总体水平比较低,从业人员素质偏低,社会的需求与学校的人才供给并不吻合,物流教育的热门与物流需求的旺盛存在错位。社会对于物流人才无论在质和量上都有了新的需求,特别是那些既懂物流理论,又有实践经验,既能进行物流管理,又具有物流技术专长,既具备现代经济头脑,又善于开拓进取的复合型物流人才更为炙手可热。这些人才的培养无疑是要靠现代物流教育体系来实现,然而我们的物流教育现状却并不令人满意。中职物流教育在我国物流业的新一轮大发展中将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物流从业人员素质尤其是占大比例一线操作岗位人员素质的高低,中职物流人才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一个层次。同样,物流教育的良性发展,应具有前瞻性的,立足社会需求的,满足企业要求的,它们是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关系。

1物流教育的“热”现象

“物流热”更是最近几年的事,物流涉及一、二、三产业,在物流业大发展的时候,当人们开始认识到物流的重要性的时候,物流也应是“热”的时候了。物流业人才严重匮乏,早已有共识,与此同时,大量的学校开设了物流专业,积极地在培育物流人才。物流涉及到信息、运输、存货、仓储、物料搬运和包装等很多方面的知识,同时要求操作人员能有这方面的集成能力,这种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物流管理也成了一种既有挑战性又有价值的职业。“物流”作为一种先进的理念,自20世纪80年代传八我国以后,在我国掀起了一股“物流热”,物流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我国的各大城市,这些物流企业需要大量的物流人才,为了弥补这方面的空缺,许多学校相继开设了物流专业,社会培训空前火爆,一时成为热门的话题。

目前物流的热有点热得不正常,目前我国千余所中职学校开设物流管理专业,但水平参差不齐,缺少特色,与发达国家的物流教育相比差距较大。专业师资比例、专业课程设置、教材使用、实训场地及应用、实习场地及应用、专业建设都存在的问题。“师资缺乏、教材中理论型的偏多,适用于中职学校的应用型教材更少,学生的实习时间不长,总计实习时间多在2个月左右。显然,这短短2个月时间不足以培养一个合格的适合企业需求的技能型人才,拼命往学生脑子里塞各种各样的物流理论,却忽视了更为重要的实训环节,”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教育部高等学校物流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秘书长、教育部中等职业教育物流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任豪祥说。

众所周知,中职学校主要面向物流企业一线培养操作技能型人才,因此培养出的学生要有很强的技能水平,这就要求中职学校必须有足够的实训场地来满足学生的实践,随着“物流热”的持续升温,物流人才的需求也随之提到议事日程,物流教育和培训迅速呈现发展之势,从中职、专科、本科到研究生教育的招生报名人数剧增,各院校开设物流专业的积极性很高。怎样看待职业院校招生的“物流热”等,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常务副会长、中国物流专家丁俊发称,中国物流业的发展,人才是关键,物流人才是稀缺资源,更是战略资源。并且算了一笔极其保守的账,现在全国物流企业约200万个,这些企业都需要物流人才,如果到2010年给每10个企业输送1个大专以上的人才就是20万人,每5个企业输送一个就是40万人,如果给2个企业的物流在职人员培训1人,就是100万人,给每个企业培训1人,就是200万人。所以,到2010年中职以上物流人才的需求量约为三十万至四十万人,全国需培训物流从业人员100~200万人次。而目前中国的各类专业学校每年输送的物流毕业生不足10000人,所以供需矛盾很大。

2物流教育的“冷”思考

强化中职物流教育至关重要,这勿庸置疑,因为物流企业的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是多层次的,从我国现代物流的发展现状来看,也需要在物流企业中从事设备的操作、维护,物流信息搜集、加工、整理,企业配送中心管理和经济核算,储存、运输、配送、货运代理、报关等从事具体工作的中初级实用型人才。

在物流从业人员中,80%左右的人员是从事操作岗位工作,所谓的物流人才也不一定都是高学历具的丰富理论的人才,对物流人才也不一概而论,针对不同行业,不同工作岗位对人员的要求不尽相同。能根据物料实体流动的规律,应用管理的基本原理和科学方法,对物流活动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和监督,使各项物流活动实现最佳的协调与配合,以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和经济效益,我们同样可认为这也是一个优秀的物流人才,我们对物流人才的认识要重新定位。

对物流热我们不能一哄而上,但更重要的一个不容忽视问题是,人才需求旺盛的物流企业普遍反映,学校培养的学生大多只是适合传统物流业,无法满足现代物流的需求,物流人才供需错位。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很多学校没有及时转变观念、更新思想,还是按老一套来教学,重教学、重理论,轻实践、轻能力培养;重科知识的掌握和专业技能,轻综合素质,这些都使得所培养的物流人才质量大打折扣。尤其是近年来随着物流及其相关专业火热起来,部分学校教学中生搬硬套,盲目趋从,在师资不强、设备不全、经费不足、教材不规范、课程体系不完善的情况下,草率开设物流专业或在相关专业下设置物流课程。在具体专业教学中,在课堂理论讲述多,到企业

实习实践少。

我国现有的物流教育体系落后于物流行业的发展,物流专业是一个跨多个学科的专业,是一实践性很强综合学科,具有劳动密集型与技术密集型特征,一个物流方面专家是要经过相当长时间从基层做起的实践磨练。物流教育经过几年的发展,已初步形成多形式、多层次的特点,物流教育的呈现“并喷式”发展,总体上看成绩是显著的,但其中存在的问题同样不容忽视,要消除物流教育的仓促上马和群体效应,根据各学校自身的特点和优势,突出地方特色和内涵式的物流教育。

3物流教育的实践探索

本人认为我国的物流教育不应是落后于行业发展,而应是有适度超前的教育,应有物流教育的前瞻性研究。中职教育与市场与企业与行业之间应建立起一种结合机制,架起一座“人流”、“物流”、“信息流”畅通的渠道,使之真正融为一体,优势互补,互相促进,共同发展。

物流人才的教育和培养不能满足当前物流发展的需求,目前我国企业有1000多万家,而真正利用现代物流管理方法整合企业管理流程的还不到1万家。今后需要培养和引进大量的现代物流专业人才,才能真正使我国现代物流得以顺利发展。

物流教育的实践探索必须建立物流专业调整与改革的预警机制、专业自我调节机制和毕业生跟踪制度,及时听取用人单位的反馈意见,及时改进教学和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充分发挥职业教育的社会服务功能,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提高职业学校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能力。学校专业建设的水平,最终也必须通过社会来检验,在为社会培养高素质劳动者的同时,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听取企业对人才需求、专业建设的意见,防止物流人才培养滞后性甚至与社会需求脱节。加强对物流人才培养的前瞻性研究,及时调整专业方向与新课程的开发,使我们培养的物流人才始终走在行业发展的前沿。

4结束语

一个优秀物流人才应当是具有这样的综合素质,他既有扎实的物流理论知识又善于在实践中思考,使各项物流活动实现最佳的协调与配合,以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和经济效益。近年来我国物流发展很快,物流是一门现场的学问,课堂上是讲不了物流的,应该更多地结合物流现场、环境,结合物流设备的技术去讲,在流教育中,我们也应当注重教育与企业实践相结合,避免空洞的、艰涩的、公式化的教育。目前物流教育和培训已形成体系,但还不能有效地解决了物流人才问题,解决物流人才短缺问题,不应是短期行为,而应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

猜你喜欢
物流业物流中职
本刊重点关注的物流展会
“智”造更长物流生态链
企业该怎么选择物流
物 流 业
我国物流业的供给侧改革的突破口
果真是“误了百万中职生”吗?
物流业
构建中职生成才通道的思考
关于中职与高职衔接
物流业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