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父母个好脸色很难吗等

2009-03-10 06:01
今参考 2009年2期
关键词:哈利

给父母个好脸色很难吗

几位大学生搞了个调查,看看老人对晚辈、晚辈对老人在面目表情上有何不同。调查显示,l00位长辈看到儿孙后的表情与脸色变化为91人表情愉悦,面带微笑;5人平静祥和;4人表情中充满期待与希冀;而10O位晚辈看到老人的表情和脸色变化则为:46人板着面孔、冷漠、脸色难看,41人无动于衷,平淡无情;13人笑脸相迎,情意融融。

许多老人见了孩子那种喜悦和疼爱,是强烈而发自内心的,甚至难以掩饰。而不少孩子们见了家长,则是一脸的“官司”。说话爱答不理,问一句回一句,稍微多问几句,人家还不耐烦呢。真的有一天态度来了个1 8 0度大转弯,十有八九是没有生活费了,或者又要家长帮他干点儿什么了。

其实,这并不是近几年才有的现象,怪不得“80后”、“90后”、“0 O后”们。孔子当年谈到孝道回答子夏时,就哀叹过“色难”,用来指责子孙对老人孝心不足,脸色难看。看来这种现象在中国的历史够悠久的了。不过,现在这一现象却似乎是愈演愈烈了。

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现象?为什么这一现象数千年没有多大改观?估计已经有不少人研究过了。我以为还是要在传统观念上找原因。在中国人的脑子里,为儿女当牛做马是应该的。从来都是“不养儿不知父母恩”。如此说来,要等到养过儿子后才能感知到父母的恩情,那些生了孩子让自己的父母们去养的人们,就很难体会到父母的舐犊之情了。

在人们眼里,父母生了孩子就要为孩子负责一辈子。上学、找工作、成家、带孙子,什么时候闭眼了,儿女债才算还清了。即便是在农村,父母也要想尽一切办法,呕心沥血给儿子盖房、张罗娶媳妇。相比之下,虽然我们有尽孝道的传统美德,但由于从小依靠父母惯了,很难反过来关爱父母;从记事起,父母一直是摇钱树、保姆,无所不能、万事全包,很难意识到,他们也有老的时候,也有动弹不了的时候,也有需要我们帮助的时候。

绝大多数父母对此都是无怨无悔。即便有所抱怨和不满,一般也不轻易表露,更不大和别人言说。不管自己有多大委屈,如果儿女一声召唤,依然还是赴汤蹈火、在所不惜。父母和孩子的这种关系如果不改变,估计要想得到个好脸色,还真难。

说话)十点、脸色差点、闹个脾气、耍个性子,父母一般都能包涵,但外人谁吃你那一套?但孩子们肯定会说,“笑话,我对外人能这样吗?”敢情,闹了半天,人家没把你当外人,还是给了你一般外人享受不到的优惠呢。如此一想,估计也就想开了。

相比较而言,有些国家儿女对父母的态度要好得多。起码不会比对外人要差。这可能和父母是“有限责任”,而非一切都大包大揽有一定的关系。孩子们自己做的事情多了,对父母的理解也会更多一些。

老人疼晚辈,是天性,是惯性,而晚辈关爱老人,则需要引导,需要培养。说到底,还是应该尊重家长、关心家长、理解家长。虽然不能在老人身边端茶递水、请医送药,但起码在见到老人的时候给个好脸色啊。这说起来容易,做起来还真难。这个道理,等着自己老了之后再明白,恐怕就晚了。因为到那时候,想给个好脸色,都不知道父母还能不能看到了。

(铁铮/《北京晚报》)

兜里有钱也别狂

俗话说,有钱能使鬼推磨。可是鬼也和人一样,有见钱眼开的鬼,有见钱麻木的鬼。要是遇上见钱眼开的鬼还好说,可要是遇上见钱麻木的鬼,那磨也就不怎么推得动了。

武松在张都监家里抄起很多金银品,由张青换成碎银,化装成行者,避过官府的通缉,来到不知名小镇的酒肆。他有的是银子,要好酒好肉吃一顿,可是店家告诉他只有“茅柴白酒”,“肉却卖没了”。武松反复说“一发还你银子”,店家依然白眼相向,说没有就是没有。说着卖没了,就来了一条大汉还有三四个人,店家“笑容可掬迎接”,将煮熟的鸡和肉都端了出来,青花瓮酒也端了出来。阵阵香风吹到干喝水酒的武松鼻中,引得他先是垂涎欲滴,继而勃然大怒,站起来质问店家:“这青花瓮酒和鸡肉之类,如何不卖与我?我也一般还你银子。”店家回得十分巧妙:这东西是大汉家自己拿来的。话是这么说,可谁也不相信,哪有食客自带食物到酒肆吃的道理?

说白了,店家看武松不顺眼。一是嫌他样子古怪;二是嫌他行为不端,一个酒肉行者。所以,你有银子又怎么样?我偏是不挣你的钱。西方经济学把人假设为纯粹的理性人,意为一事当前,一是以利益最大化为先。此种假设常常和我们观察到的社会事实不符。武松遇到的店家,虽是小说家言,但也反映了一般社会状况。

其实,人有理性的一面,也有非理性的一面。即使经济行为,利益的考虑有时也会被放在一边。如果人生在世,一举一动皆是为了赚钱,那就不会有什么报应、道德之类的社会教诲了。记得笔者在美国的时候,看过美国新闻网的揭露。当时的参议院拨款委员会主席利用职权,每年都在他的家乡大肆推动联邦投资,家乡的经济蒸蒸日上。这样做早晚是纸里包不住火的,对与不对是另一回事儿,但他的做法显然并非理性,而是为乡情所困。西方社会犹是如此,更何况讲究人情、人脉的中国社会。

兜里有了几个钱,人的气也会莫名其妙地旺盛,稍有怠慢,就会勃然大怒,由此酿成很多人生不幸,新闻报道已经屡见不鲜。当然开门都是客,应该大小一律平等,但人情在所难免,不得不心怀戒惧。所以传统教诲,都是教人审察人情事理,切勿仰仗钱财,以为可以通行无阻。站在生意的立场,这笔生意可以给甲,也可以给乙,之所以给甲而不给乙,常常并不是因为甲的客观条件更好,而是因为更加融洽。像武松的做法,十有八九要碰壁。环观社会上生意做得好的人,有一条不能缺,就是人情练达,懂得藏拙。

(林岗/《晶报》)

好好过日子

一个国家、一个人都有自己的活法。

中国人靠勤劳致富,出口一件小商品,利润只有一厘或几厘钱。近两万亿的外汇储备,浸透了无数中国农民工的汗水、泪水和血水。

国外有人靠贷款、投机过日子,让全世界为自己的幸福买单,结果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又是金融风暴,又是金融海啸,就差世界末日了。

我在生活消费方面从来就很审慎,是典型的保守派。

前几年有朋友力劝我投资股市,做个“富翁”。我自认是个笨人,不是“人精”,不想为股市的跌跌涨涨而导致心率失常。更何况,我总认为,生产出一个打火机,值一元钱,是产品生钱,也为社会做了点贡献;而投资股市,是钱生钱,用贪婪去投机。因此,谢绝了朋友的盛意,既没“一夜暴富”,也没“一夜蒸发”,日子过得很坦然。

新世纪伊始,好朋友建议我贷款买房,那个中国老太太和美国老太太买房的故事也让我心动。转念一想,贷款分两类:生产贷款,从银行借点钱,盖一栋楼,百姓有房住,自己也赚点钱,这倒两全其美;至于消费贷款,那是另一回事,有钱多吃点儿,没钱少喝点儿,总得量力而行。借钱买房还不起账,难免流浪街头,成了社会的累赘,也给国家添乱。恰逢退休,在远郊自费买了套住房,无债

一身轻,还落了个环境幽静,空气新鲜,日子过得很踏实。

行文至此,难免被人斥为迂腐、守旧、有违经济规律。

人们说“刺激消费。经济才能发展”,谁不消费了?不吃不喝不消费,能活到今天吗?要命的是:不择手段地过度消费。穷奢极欲,寅吃卯粮,不正是《红楼梦》贾府败落的根由吗?

人们说“投资股市,可以促进经济发展”,然而,一个保险公司上市了,敛了不少钱,我没看到它有什么发展创新之举,倒是听说,老总的年薪已经高达6 000万人民币了。

大千世界,熙熙攘攘,一国如何发展,一家如何生活,事关国计民生,实在不是小事。眼下刺激享乐、超前消费、泡沫繁荣,“经济规律”可谓多矣。其实勤劳奋斗才有收获,投机贪婪总有报应。时下的金融海啸、经济风暴,恰恰证明了这才是一条实实在在的规律啊!

(柏峰/《北京晚报》)

“笨”也挺好

友人讲了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位当年在黑龙江下乡的上海知青,旧地重游。老战友专门请她到有农家特色的饭店用餐,而且专门拣“笨东西”吃:笨鸡、笨蛋、笨猪……味道不一样,就是不一样。这位知青返沪后,偶遇街市上一“东北菜馆”,便饶有兴趣地进去询问:有笨鸡、笨猪、笨蛋吗?不料,店主大愠:你怎么骂人呢?这位知青正色地说,你这不是正宗的东北菜馆!遂转身而去。

这还真有点耐人寻味。“苯”原来是被人瞧不起的一个字眼,怎么一下子身价陡增了呢?君不见,市场上凡标着“笨”字的农产品诸如笨鸡、笨鹅、笨猪、笨蛋等都要更昂贵,更值钱。据说一斤笨鸡蛋要比普通鸡蛋贵2~3倍。

翻遍字典、词典,也没有查出“笨”有什么积极的含义,都是“不聪明、不灵活;理解力差、记忆力差;费力气”等义项。但是民间、百姓创造出的这种“笨”确实又为大众所理解、所认可。这里的“笨”已经有了“褒义”。

“笨”,是淳朴、憨厚。据报载,不少农民自己在地角田头种一些没上化肥,不洒农药的“笨菜”,养一些不用添加剂、不用催肥粉的“笨鸡、笨猪”,这些是自产自食的。问他们为什么不上市场去卖,答曰,这些菜啊、鸡啊、猪啊长得都笨头笨脑的(看着就是个憨厚),叫中吃不中看,卖不上好价钱,所以只好留着自己吃。看来不管是看人还是看物都不能只注重外表,不能被徒有其表,“金玉其外”蒙住了眼睛,那很可能是华而不实、“败絮其中”。

“笨”,是诚实、本分。为人须本分,为物也须本分。媒体披露出的不少坑蒙欺诈的行为都缘于太“聪明”而丢失了本分。为了让上市的蔬菜更新鲜,可以在采摘前灌化肥水;明明标着无公害蔬菜,却在傍晚太阳落山时偷偷到菜地喷农药,据说这样处理过的蔬菜会更“靓丽”。反之那些“笨菜”却不坑不骗,实实在在。虽没有漂亮的外观,却有诚实的内里。

“笨”,是绿色、是环保。时代越进步,环保越重要。人们已经意识到再不加强环境治理,再不抓好环境保护,就是自己戕害自己,自己埋葬自己。事实也正是如此,“病从口入”,就像“非典”这样的“怪病”,很难说不是我们在过去什么时候搬起了石头,到现在砸了自己的脚。

生活中不少富含哲理、令人深思的警语,对“聪明”都颇有微词。诸如“聪明反被聪明误”,“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倒是对“笨”还常褒奖有加:“笨得灵巧”、“笨鸟先飞”。如今,又多了些大家喜爱的“笨鸡、笨鹅、笨猪、笨蛋”。看来,有时笨也挺好。(李超/《北京晚报》)

什么最重要

2O岁的人说,学习成绩最重要。一次考试分数,可以把人分为三六九等。“一本”、“二本”、“三本”、“大专”、“高职”、“中专”,成绩好的上好学校,成绩差的上差学校;成绩好的风光无限,成绩差的灰头土脸。

25岁的人说,理想的工作最重要。虽然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虽然说,只要是金子,到哪儿都发光。但数万人挤破脑袋报考公务员的现状,却在不断地提醒着年轻人,工作岗位的差别实在是太大了。找什么样的工作,决定着一生的命运。

30岁的人说,成家生子最重要。找一个看着可心、想着随心、处着顺心称心的伴侣,生一个可爱的小宝宝。否则,过了这个村儿,就没这个店儿。

35岁的人说,人际关系最重要。在现实生活中,人际关系就像是一道道的“桥”。有关系就有“桥”,没关系就没“桥”。有了“桥”,什么都方便,没有“桥”,啥事都艰难。于是,有些急于进步和急于发财的人,都慨叹没有“桥”,并到处寻找“桥”。

40岁的人说,事业成功最重要。刚走出校门的时候,大家都在同一个起跑线上。到了4o岁,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就明显地拉开了。有的升了官,有的发了财,有的出了名。同学聚会,春风得意者趾高气扬;那些失意者,则往往会找出各种借口不去参加聚会,生怕见到老同学脸上无光。

50岁的人说,儿女成才最重要。儿女是父母一生最大的希望,父母5O岁左右,正是儿女最让人担心的时候。能不能考上好大学?能不能找到好工作?能不能谈个好对象?当有人夸奖他们的儿女有出息时,他们的心里才会比蜜还甜。

60岁的人说,身体健康最重要。该退休的退了,该离休的离了,没有了上班的紧张,没有了工作的纷扰,没有了生存的压力,现在最大的任务,就是养老。到了这个年龄身体也在不断发出信号,这儿不舒服,那儿也不得劲儿,似乎浑身上下都在告诉你,身体健康最重要。

70岁的人说,心情愉快最重要。人生七十古来稀,现在能够活到了O岁以上,也算超过中国人口寿命的“平均数”了。因此,健康地活着就快乐,越快乐越活着。

(汪金友/《北京晚报》)

生活的选择

人生在世,小至吃饭、购物、读书,大至升学、就业、择偶,时刻都离不开选择。人生的过程,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一连串选择的过程。

选择需要智慧。最明智的选择常常出自那些最有学问、最富有智慧的人。

古时,有个小国的使者给中国皇帝进贡了三个一模一样的金人,皇帝看了很高兴。可是这个使者奉命提出一个条件:必须从这三个金人中把最有价值的一个选出来。皇帝请来高级珠宝匠仔细检查,认真称重量、看做工,结论都是:三个金人一模一样,根本没法选择。一个泱泱大国,连这样简单的问题都解决不了,显然很丢面子。正在皇帝一筹莫展之际,有位老臣毛遂自荐,说是他有办法选择金人。只见他胸有成竹地拿着三根稻草,分别插入三个金人的耳朵里。第一个金人的稻草从另一边耳朵里掉了出来;第二个金人的稻草从嘴巴里掉了出来;而第三个金人的稻草掉进了肚中,什么声响也没有。于是老臣选定第三个金人最有价值,他的解释是:“最有价值的人,不是这只耳朵听了那只耳朵冒的人,也不是好说大话的人,而是多听少说、善于倾听的人。”使者听了,默然相许,这正是他所需要的答案。

选择也需要较高的思想境界。不同的思想境界会作出不同的人

生选择。

有三个将要被关进监狱的人,监狱长允许他们每人提出一个要求。甲爱抽雪茄,要了三箱雪茄;乙喜欢浪漫,要了一个美丽的女子相伴;丙是一个事业心很强的人,为了事业的发展,他只要了一部与外界沟通的电话。

三年过后,第一个冲出来的是甲,只见他嘴里、鼻孔里塞满了雪茄,大喊道:“给我火,给我火!”原来他要烟时,忘记了要火;接着出来的是乙,只见他怀里抱着一个孩子,与之相伴的女人手里牵着一个孩子,肚子里还怀着一个孩子;最后出来的是丙,他紧握着监狱长的手说:“这三年,我每天都与外界联系,我的事业不但没有停顿,反而有了惊人的发展!为了表示感谢,我决定送你一辆轿车。”

当然,选择更需要放弃。

有一个很简单的事例:当一只倒霉的狐狸被猎人套住一只爪子时,它毫不迟疑地咬断了那只小腿,然后逃命。放弃一只腿而保全一条生命,这是狐狸的哲学。人生亦当如此,当生活强迫我们必须付出沉重代价时,主动放弃局部利益而保全整体利益是最明智的选择。

什么样的选择决定什么样的生活。只有学会正确地选择,有所为,有所不为,才能演绎出精彩的人生。

(戴永夏/《羊城晚报》)

阁下是第几等快活的人

有人曾问钱钟书先生是否认为金钱万能,钱先生以一贯诙谐的口吻回答道:“我都姓了一辈子的‘钱,难道还会迷信它?”钱钟书先生学问深,志行高洁,手面也不窄,所以能用“太极推手”四两拨千斤。

若换了旁人,即便是辱没列祖列宗的那号顽主,在财神爷面前,也总要恭恭敬敬烧上一炷高香,无论如何也不敢开罪这位高视阔步、腰悬大串大串金钥匙的老前辈,除非他存心不想过上好日子了。“金钱是万恶之源”,我不知这话最初出自何人之口,但可以肯定,他特别怀旧,而且怀的是原始社会那样的旧,要不然就是受了一辈子憋屈,到老也无转机,便咬牙切齿,愤愤地诅咒一句,以泄心头之恨。金钱真有那么坏吗?谁要是这样发问,显然十分幼稚,也十分滑稽。金钱只具有物性,不具有人性。同样的钱。在肮脏的手上是肮脏的,在干净的手上则是干净的,用它购买军火、毒品、砒霜,可以杀人;用它建造医院、幼儿园、养老院,则可以救人,完全视乎金钱拥有者的心地品行而定。

有钱,不仅仅意味着你锦衣玉食,而且意味着你在人世间将通行无阻,时时保持尊严;没钱,不仅仅意味着你布衣粗食,而且意味着你在人世间将寸步难行,常常遭受屈辱。其实,金钱在指向物质的同时,也指向精神,而且许多时候都以后者为归结点。世间只有少而又少的富贵人物能口不言钱,手不沾钱。

晋人王夷甫称金钱为阿堵物,多少有点作秀的成分。他是权门子弟,根本无须为家用操心,便索性扮成玄学家,博取虚名。今人毛泽东视金钱为身外物,则丝毫末见作态的嫌疑,试问,一代天骄,他还要钱干什么?世间也只有少而又少的智者能够跳得出金钱的五指山,渡得过欲望的什刹海,但那也多半是因为浊世乱世无正当的致富之道。如果能义而致富,仁而致富,颜渊、原宪竟不为,依然要栖住陋巷,箪食瓢饮,那就没有任何值得称道的地方了。岂不闻孔子也曾如此感叹:“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所以说,孔子周游列国却求售无门,万不得已而安贫乐道,实属无奈的成分居多。

这个时代,两种人最容易被钱咬伤:一是太穷,你认识钱,钱不认识你,被它猛咬一口,应在情理之中;二是太富,与钱厮混得热络了,便贱待它,专派它做些狂嫖滥赌之类的肮脏事,哪天它不乐意了,也会将东家咬出一道致命伤。因此,你不要轻下定论,说钱这东西趋炎附势,专门迫害穷人。“富不过三代”的话,恰恰说明,钱对富人也未肯忠心耿耿地长期追随。它什么时候不高兴了,眼睛里就不认得任何人。

人可以不为财死,鸟可以不为食亡,那该是怎样的人,又该是怎样的鸟呢·梭罗那样只过简朴生活的圣人连朽骨都已不剩一根;凤凰那样只食练食的异鸟则只在传说中出没。更多的人都是凡人,更多的鸟都是庸鸟,怎么办?“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这就很好,心态十分健康。有胆、有识、有才、有手段、有谋略、有智慧,芸芸众生自然有得一比,但还须恪守游戏规则。比尔·盖茨成为世界首富,大家心服口服,倘若让意大利黑手党首领或某大国头号贪官成为世界首富,情形又将如何?毫无疑问,世间所有富人都将因此蒙羞。

追求财富、积累财富是公民的正当权利,只要手法干净漂亮,便无可厚非,甚至令人赞赏。然而,永无餍足的贪婪将危及社会,攫取非分所得,则相当危险。伸手被捉的事在现实中屡见不鲜,仍然有人满怀侥幸心理,白天如履薄冰,夜晚还要盗汗,老是梦见警察带着手铐来抓捕他,像这样担惊受怕,不义之财再多又有什么意思?财富既是个人的,也是社会的,挥霍与吝啬都不可取。财富既可成就人生幸福,也可颠覆人生幸福,就看你是否善于使用它。

世间第一等快活的人有钱就做善事,第二等快活的人有钱就做乐事,第三等快活的人有钱就做闲事,第四等快活的人有钱就做蠢事,第五等快活的人有钱就做坏事。试问,你是第几等快活的人?

(王开林/《国际金融报》)

生命在于折腾

周末,大学的同学突然一大早就打电话来说,她又换工作了,现在一家外企上班,做销售。听她这么一说,我突然不知道该如何回答,只是简单地回应了几句。在我的印象里,从大学毕业至今短短的几年里,我不知道这是她第几次换工作了。对她的这份勇气和决绝,真有种自愧弗如的感觉。

大学毕业时,看着招聘会上人头攒动的大学生,感觉就业的压力像一座无形的大山向自己袭来。当时在心中只有一个简单的想法,就是能赶快找到工作,稳定下来,结束这样在外漂泊的生活。这也算是对自己、对家人有了一个交代。从上学到现在自己确实也没有给家里分担些什么,现在毕业了,想能尽快找到一份工作,有个稳定的收入就行。我想这恐怕也是众多待业大学生共同的想法吧。至于以后换工作的事情,自己从来没有怎么细致想过。即使有过考虑,也被找工作的紧迫感挤压在心底,没有去仔仔细细地考量。

现在,当看到自己的同学、同事在不断地换工作的时候,突然对他们有种钦佩之感,怀疑自己有时的考虑是否有点过于简单了。其实从某方面讲,自己并不是在恪守这份工作不放,只是突然感觉当真正踏上工作岗位之后,再想着换工作,甚至频繁跳槽,已经是一个很难做到的事情了。抛开工作难找不说,就是自己内心对新工作的渴求、对生活的期盼也逐渐消耗在平淡而繁琐的工作中,所剩无几。

坦然地说,对现在的工作,我时常会感到失去了昔日的激情,没有了刚上班时的那股干劲和冲劲。按部就班的生活已经把我打磨得没有了棱角,生活也失去了很多的色彩,每天感觉自己都在一条线上往返重复。有时平淡真是一把无坚不摧的利刃,它能把所有的激情与梦想打压下去,可以让多少个不安现状的灵魂慢慢沉静下来。

大街上那些匆匆忙忙的上班族,他们有多少是在从事着他们喜欢的工作。而在很多的时候,他们所做的却未必是他们真正喜欢的事情。但在生活压力面前,在种种现实羁绊面前,他们选择了忍让,选择了听天由命,选择了退缩,而没有鼓起勇气去追求自己心中所想要的生活,和那份自己满意的工作。

我的那位同学对工作的姿态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对生活的一种姿态。她不满足于日渐平庸的机械般的生活,不安于自己的内心被琐碎的世界所覆盖。我想不断地换工作也是对生活自身的一种超越,以此可以去恢复内心对生活的热望。有时生命只有在不断变换中才能焕发出光彩,在不断折腾中才能绽放出令人着迷的风景。

(邹英/《广州日报》)

寻找生活的美人痣

现在许多白领都厌倦了办公室生涯的单调和紧张,希望过和大家不大一样的生活。我们发现自己的生活好像是被模板刻出来的一样,当年我们讨厌计划经济下的模式化的生活,现在却发现自己的新生活好像无限多样,其实也难免陷在模式化的样板里没有办法摆脱。

究竟什么是“自己的”生活呢?这确实是一个问题。

今天的所谓消费主义并不是当年人们以为的大吃大喝、挥霍无度,反而是讲求品位和“生活风格”,反而是别有追求和日渐优雅。我们的样板其实不是“俗”,反而是“雅”,不是媚俗,反而是媚雅。

当代消费主义的多元选择和分众的服务给各种小众的品位和追求一个完备选择的机会。于是,我们发现,拒绝样板不可思议地往往变成了另类的样板。无论是前卫的艺术还是激进的思想都有自己好的样板,只是这些样板让你觉得在反样板。现代主义的艺术当年曾经是了不起的反样板的典范。冲破样板的英雄像毕加索当年何等不同凡响,冲破流俗的趣味,如今也是一种生活风格,受到了新的中产阶级的追捧。整个现代主义如今都成了中产阶级的时髦文化,被到处接受。而像格瓦拉这样的反抗英雄也变成了BOBO族的最爱,他的头像成了T恤上最好的图案,有关他的充满豪言壮语的话剧成了真正的酷和爽的象征。其实,新的中产阶级的妙处就在大家并不是早年老老实实赚钱的守财奴,而是前卫又飘逸的时尚人士。他为慷慨的激情喝彩,为前卫和另类欢呼。他并不从众,而是时刻显示自己未必和别人相同的一面。如今前卫和反叛不但不会如凡·高那样潦倒,也不会像格瓦拉那样悲壮,反而变成了一种反样板的样板,变成了我们争相追捧的生活。消费主义时代的日常生活的脱节之处就在于我们将生活割裂成不同的片断,这些片断各不相同,彼此分裂。我们在工作时间是努力发现一切机会的敏感的白领,而下班后我们却体验一种超越“庸俗”的高雅。契诃夫的话剧有一个永恒的主题是反庸俗,如今好像我们人人都是契诃夫,只是我们是八小时以外的契诃夫。

于是,消费主义反而容得下各种变化。一个样板当然不够,那也是工业时代的想法,是老福特的T型车。如今是信息时代,是所谓的“后福特主义”的时代,到处说的是“灵活积累”,于是好多样板让我们眼花缭乱。“总有一款适合你”,你是跑不出去的。模式化当年只给你一个模式,今天给了你无限多样的模式。现代生活巴不得让你活得和别人一样以便管理,降低生产的成本;后现代提供好多好多可能性让你方便地进入,把你的想法变成了新的增长点。你“前卫”、“另类”、“潇洒”都有已经无限发展的“第三产业”帮你办好。“只有想不到,没有办不到”这句话今天好像真是实现了。你要浪迹天涯,有“驴行客”的方式+要做“愤青”,有激愤的网站在等你发表见解;什么新鲜的事物都变成了新的服务业的增长。你会发现你找到了有个性的生活,其实都是早就有的东西。最后还是感到疲乏。人生没有了过去的宏大的想象,没有了宏大的历史场景,没有了大事件产生的兴奋感,只是在日常生活里变换花样,其实还是有其单调和刻板的方面。人们发现日常生活既没有办法缩减、也没有办法消除的困乏感的存在。我们追求的“幸福”似乎唾手可得,却又遥不可及。因为日常生活没有提供生活的意义,而我们不断地努力工作寻找成功的过程并没有提供充沛的意义。于是,我们发现我们在不断寻找之后还是觉得空洞和焦虑。

要改变这种状况,就只有在日常生活中寻找一些独特的、属于自己的东西,这可能是让完美的生活不完美的企图。过去有人曾经说过,生活需要一点毛病和瑕疵,有一点不完美的东西,才会有模式之外的趣味和可能。一个美女常常由于有一颗美人痣才显得有灵气和迷人。我们也得寻找生活的美人痣——那真正属于自己的东西。这很难,但还可以开始试试。

(张颐武/《广州日报》)

落魄时认识你的人有几个

赫赫有名的军官张群,请人代撰过一副对联——

张昔穷时,钱亦无、粮也无,其谁忘八丘九,肯为雪中送炭?

群今贵矣,亲也来,戚也来,毋论猪三狗四,皆思锦上添花。

读罢对联,大吃一惊。

大凡才气横溢者,年轻时均恃才傲物、目空一切、锋芒毕露、出口伤人、喜怒形于色,乃至遭人恨之入骨。然年纪大些,说成熟也好、说圆滑也好、说外圆内方也好,生活的现身说法自然而然会使他一改年轻时的恶习,教他如何隐藏如何收敛——一个不懂为人处事、待人接物的人,即使再有才气,最终也将是处处碰壁,一事无成。这一点,现代教育学家、社会学家都已论证过。

张群先生的这副对联,说他出言不逊,那是太轻了。这副对联是在骂人,骂尽所有人,既骂过去不近他之人,又骂现在近他之人,既骂他不熟悉之人,又骂他熟悉之人,就连还未熟悉将会熟悉可能将会熟悉之人全都骂了。

我百思不解的是,按照通例,这样一个得罪所有人的人,即使做个一般人,也很辛苦,也会不时头破血流,遍体鳞伤,而想要做个人上人,尤其是在需要高度心机和手段、需要高度智慧式的狡猾或狡猾式的智慧的仕途上做个人上人,那就几乎没可能;然而,张群先生不仅做成了人上人,而且做成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入上人……

“通例”失效了。

我感到惊奇、感兴趣的是:这个通例失效的社会是个怎样的社会?这个社会需要怎样的明智、怎样的通达,才能容下这样一个人?这个社会所透出的那份宽容大度,是我和我们这代人见所未见的,不可想象的!

然而,这副对联还触发我想到另一点。我想到的是,骨子里,人都太小气、太自爱,因小气、自爱,无论何事,回想起来,永远觉得自己吃亏、自己受委屈。

太多人,太多像张群这样的人,不成功则已,一旦成功,过去那段苦难日子总耿耿于怀,想来就恨,恨他需要炭火时没给他炭火的人,恨他需要伯乐时没给他慧眼的人……

其实,这不是很有道理。拿张群来说。你落魄时认识你的人有几个?你发达后认识你的人又有多少?你不能要求你落魄时识得的寥寥无几的人个个都是慷慨解囊者,不能要求你发达后出现眼前的一大群一大片个个都是无所企图的堂堂君子。

一个远离落魄者的社会是正常的、可以理解的——尽管一个

涌向失败者帮助失败者的社会是美好的、温暖的,而一个远离成功者抛弃成功者将成功者冷冷地晾在一边的社会,则肯定是不正常的、病态的、只能倒退不能前进的。

曾有朋友对我说过这样一句话:“一个人的存在价值是体现在他被利用的价值上的。”这话很残酷,很赤裸裸。因为赤裸裸的残酷,我对说话者一度非常反感,避之唯恐不及。然而,冷静想想,这话难道不是现实?难道真的没道理?

不管怎么说,有一点很肯定:在你艰难困苦时,不计报酬帮助过你的人,绝对是可敬可爱值得你牢记一辈子的;而在你成功发达后,不声不响离你远去的那个背影,则很可能值得你留意一下,值得你暂时撇下鲜花美酒星夜追上去看一看的。

(黄惟群/《羊城晚报》)

人生有太多的不敢

河上的桥有两尺宽,是由几根圆木捆绑而成的,人走在上面颤颤的,桥下水流湍急,翻着白色的浪花。我望着如此窄小的桥,心里总会一阵阵地战栗,我最怕的就是过桥。那时我十二岁,每次过桥,都紧紧地抱着母亲的腿或是腰,吓得浑身哆嗦,满脸都是冷汗,过一次桥,就像是死过去一回。母亲说:不怕,不怕,有两尺宽呢,你怎么也掉不下去的。可要不是紧紧地搂着母亲,我连一步都不敢迈。我曾多次站在桥边,看着来往过河的众人,许多人都是大踏步地走过桥去,桥虽然在颤,但很少有人像我一样害怕。我奇怪,我怎么就不敢。

十八九岁了,到了夜晚,我还不敢一个人在家里睡。如果家里只剩下我一个人,我会整夜地开着灯,睁着眼睛,小心地听着周围的一切。常常还会想到鬼,心里非常紧张。人躺在床上,心里却盼望着早一点天亮。直到实在坚持不住了,才会迷迷糊糊地睡去。

当了十几年工人,一点没有想过要做点别的,实际上是不敢迎接命运的挑战。

有一次,厂里公开选拔干部,同事问我,为什么不去试一试,当干部多好。我心里惊讶得愣神,难道我也能去当干部吗?一点不敢想。后来大家鼓励我,说我完全可以报名竞争宣传干事的位置。我听了竟然觉得好笑,直到有人把表递到我的手里,直到领导也说,你可以去试一试,我才填了表。

考试那天,我在门外站了很久,就是不敢进去。谁想,就是那次考试,20个人里,命中的竟是我。

二十六七岁时,我喜欢上了写作。人都说,文化馆是个写作的好地方,鼓励我调到那里,我却想也不敢想。后来被人怂恿,那人当着文化馆领导的面,指着我说,他想去文化馆搞创作。我才红着脸,说了自己的想法。虽然说了,但一点也不敢往真里想,权当是一种聊天。谁想,几个月后,我竟真的被调到了文化馆去搞创作。

那年,我周围的人都在买房子,大家也鼓动我换个大房子。可如果换大房子,就得贷款十几万元。我怎么敢贷这么多款,还不被它压死吗。那个年月,十几万元可是个大数目。朋友说,你离退休还有十几年,十几万元你还不能还上吗?后来头脑一热,又一咬牙,真就贷了十几万元款,真就买了大房子。至今我还庆幸那时糊里糊涂地下了这个决心。如果当时冷静地去揣摸,大概我还是不敢。

人生有太多的不敢,人生也是从不敢到敢的一个过程。

不敢,并非全是谨慎和周全,有时反而是我们对那件事物考虑得过多。过于周密而负担太重。是负面的因素想得太多,在衡量利弊时,不敢放弃和丢舍。

人过中年,我常常回味,一生中怎么会有那么多的不敢,究竟都是在怕什么,譬如,不敢过河是怕掉下桥去;夜里不敢睡觉,是怕黑暗中有鬼;不敢参加干部竞选,是怕如果不行,给自己带来打击,也怕别人嘲笑……

一个心理障碍过多的人,一定总是不敢,因为面对一切,你都不会轻松,如果再往下想,就更是不敢。因为不敢,人生的天地变得狭窄,日常的生活也会变得拘束。老早就听说过一个哲理:如果你总是担心房梁会从头上掉下来,那么房梁对你而言,就是很危险的,而且你发现,你想得很有理。直到有一天,你不再惧怕房梁掉下来,你才能看清,房梁原本是多么结实而牢固。根本不会掉下来。

从不敢到敢,每一次过程都类似一种解脱,是要放下些什么,舍弃些什么的。一个人,放下了,解脱了,无所顾忌了,许多事,就会从不敢变为敢,因为这时你已经无所谓。

(星竹/《北京晚报》)

愤怒出病人

清诗人赵翼云,“国家不幸诗家幸”。还有一种广为人知的说法:愤怒出诗人。两种说法其实表达的是类似的意思。

我找一位认识多年的中医看病。他说:“你的问题是肝气郁结。据我对你的了解,你不该是这样。”我说:“是啊,我不求名不求利,与世无争,怎么会这样呢9”他又说:“你对社会上的不正之风痛心疾首,也会肝气郁结的,你别管这么多了。”

我对他的话是深信不疑的。

说起来,这个道理我早该知道:愤怒出诗人,愤怒也出病人。我想,很多人像我一样,无才做诗人,但也无心做病人。那么,就不能愤怒,愤怒不起(不是愤怒不起来,是承受不7愤怒的代价)。可是,不是像吴三桂“冲天一怒为红颜”,而是冲天一怒为白丁,为老百姓,也不成吗?那样的话,我们便隐约看见那帮家伙更加地厚颜无耻、高枕无忧了、暗喜于心了。

不过,真要气病了呢,则连冲天一怒(且不管有没有作用)的力气也没有了。

我突然悟到(未必符合鲁迅原意):鲁迅为什么先“呐喊”后“彷徨”呢?“呐喊“属于愤怒,“彷徨”的原因则很深很复杂,其中包括:是否值得愤怒、值得呐喊的问题,是否愤怒得起的问题。像鲁迅,英年早逝,就再也不能呐喊了。

(武夷山/科学网)

不能承受的热情

去饭店吃饭,从门厅、大堂、电梯口,直至包问,一路皆有服务小姐不断颔首、微笑,重复着一声问候:欢迎光临。欢迎光临。欢迎光临……

置身其间,答也不是,此起彼伏,你答得过来吗?不答也不是,人家笑语连连,你怎么能无动于衷?

要说生活中不能承受的热情,这是我们常常遭遇的一种。可见,热情的“频率”应有节制。当然,更重要的是,热情的“质量”应有控制。

我们电视台最近酝酿改版,改新闻杂志为情感类谈话节目。在许多人的想象中,谈话不就是几个人海吹神聊吗?而事实上,谈话的题材不好找,谈话的嘉宾更难寻。让人进演播室面对摄像机抖出自己情感上的那些事儿,容易吗?

上周,同事开始策划、制作一个选题——外省一个少年意欲找寻4年未见的妈妈,根据相关线索调查发现,他的妈妈就在我们这个城市打工。我们的编导便决定将这个少年请到演播室进行访谈,讲述找寻的过程,并帮助他与分别4年的母亲见面,当然编导没有透露这一结果,想给他一个意外的惊喜。担心孩子不配合,编导便在电话里承诺,解决他此行的往返路费、吃住费用。孩子满口答应了。过了些天,节目就要正式录制了,编导询问他的具体行程时,那孩子却开始有些迟疑了,突然问了一句:你们是不是搞传销的?想把我骗到你们那儿?

又一例不能承受的热情,孩子的怀疑是有道理的——包吃包住

包行,还帮他解决问题,有这等好事?当然,观众们可能并不知道,电视台现在一些节目都是这么运作的,有的栏目还给当事人提供酬金,为的就是吸引你上节日。而电视台也不可能做亏本的买卖,节目好看的话,收视率就上去了,那点开支就不算什么了。

20年前,我读大学的时候,流行过一首歌:我的热情好像一把火……那时,热情地帮助别人是不需要回报的。而今,我们因为在生活里见识了太多的陷阱和冷酷,竟不敢对热情报以热情,生怕被忽悠、被欺骗、被玩弄。

前些天,儿子体育课上与同学争抢篮板球,意外受伤,急送医院会诊,疑是寰枢椎半脱位,立即住院进行仰卧位下颈椎牵引。医生很是尽心尽职,先后拍摄颈椎正、侧位X片、头颅CT、MRI、颈椎张口位X片,同时建议并推荐购置近400元一只的颈圈、5000元一只的头颈胸固定肢具……医生这么热情,我们立即起了疑心,他们会不会过度治疗?他们的推荐是不是仅仅为了推销医疗器械?这个担心后来果然得到证实:在另一家以骨科见长的医院,专家认为,这种伤情只需要拍摄一张X片,就可以诊断,只需配置2 O多元的颈圈即可。原来,他们的热情,多半是出于利益的驱动,却并非专业的态度。

这些年来,我们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是我们也不能不看到,有些文化的传统的东西也正在远去。我们对他人热情的恐惧和疑虑,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这个社会诚信的缺失。当我们对许多人和事都抱有怀疑的态度时,我们也在被别人一次次怀疑。这种怀疑的态度,或许是理性的表现,但是要知道,它是以加大整个社会的运行成本为代价的。许多的时间、场合,人们在怀疑的态度中做出了男一种并不科学、并不理性的选择,而这样的成本,有时是要乘上1 3亿的。

改革开放30年了,我们应该借此机会总结30年来取得的成绩。现在媒体上开辟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专栏、专刊,同时,我们也应该认真反思我们的失误,因为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不应该以牺牲社会的诚信为代价。反思我们的失误、差距,是为了让这个社会变得更温暖,我们无需怀疑别人的热情,也不会因为自己的热情遭遇冷脸而开始选择冷漠;我们可以欣然付出自己的热情,也可安然享受他人给予的热情。

(周云龙/《人民日报海外版》)

养生,就是放纵身心

晏子向管仲请教养生之道。管仲说:“养生之道不过就是放纵身心罢了,不要阻碍它,不要遏制它。”

晏子问道:“具体包括哪些内容呢?”

管仲回答说:“凡是耳朵想听的,就尽情地去听;凡是眼睛想看的,就尽情地去看;凡是鼻子想闻的,就尽情地去闻;凡是嘴巴想说的,就尽情地去说;凡是身体想处的,就尽情地去处;凡是意愿想干的,就尽情地去干。耳朵想听的是动听的声音,如果硬是不让它听,这叫做阻碍听觉的灵敏;眼睛想看的是美色,如果硬是不让它看,这叫做阻碍视力的明亮;鼻子想闻的是香气,如果硬是不让它闻,这叫做阻碍气味的审辨;嘴巴想讲的是是非,如果硬是不让它讲,这叫做阻碍头脑的智慧;身体想处的是舒适,如果硬是不让它处,这叫做阻碍人身的安乐;意愿想做的是放逸,如果硬是不让它做,这叫做阻碍天生的本性。凡这种种障碍,都是残害身心的魔头。甩掉这些残害身心的魔头,乐乐和和地以待命终,即便活上一日、一月、一年、十年,也是我所说的养生之道;如果总是受这些残害身心的魔头的管制、束缚,念念在心而不能将它们抛开,这样悲悲戚戚地以至长寿,即便能活上百年、千年、万年,也不是我所说的养生之道。”

(来源:《北京晚报》)

认老乡

我们连那时候有一个“家门口兵”,他家离营房的距离不超过5公里。我们都觉得他很幸福,他自己却不这么认为,因为他没有“老乡”。按说,营房外面全是他的老乡,但是他却十分无奈地说,“是呀,可是谁认识我呢,谁管我呢。”

我跟他差不多,作为一个后门兵,入伍的时候一个人到的部队,别人都是一帮一帮的,我是孤家寡人。于是我就自称是山东郊区的、湖北郊区的、河南郊区的、河北郊区的,甚至是黑龙江郊区的,跟人家套半个老乡。

有一个指导员,认老乡比我急迫多了。有一回,师政委带领科长参谋干事助理们到他们团检查工作,团长政委和团机关的股长参谋干事助理们自然也要陪着,浩浩荡荡到了他们连里。他于是整队报告如下:“首长同志,某某团某某连正在组织训练,请指示。指导员某某某。”按说到此就已经完整了,可是他非得加上一句:“某某省人。”这个某某省,正是师政委的家乡。

有老乡真的很重要。有一回,我和湖北老乡发生了矛盾,我们湖北籍的排长这样做我的思想工作我知道你有背景,但是你要想想,他们都是老乡,有200多人,他们要是一条心整你,你的背景能担得起吗?吓得我差点没有笑出来。他说200多老乡的神情好像说书人在说百万大军。

懂得上网以后,才发现这些认老乡的办法都不行。网上专门有老乡网。帮你分门别类,还分某某人在某地。比如:北京人在纽约,北京人在东京,北京人在莫斯科等等。

忙于生计,认老乡的瘾越来越小。有一回,一个初中同学给我打电话,告诉我谁谁谁也在北京。他说,你们联系联系,老同学,都在北京就算是老乡了,以后好有个照应。

我记得那个谁谁谁,上学的时候我们关系很好,好得就像亲兄弟。于是想都没有想就给他打了一个电话,并且大大咧咧地自报家门。那边停顿了一会儿,估计是在记忆里搜寻,过了一会儿很平静地告诉我说:想起来了。然后问我在北京干什么。我说打工。他问要呆多长时间。答说不知道;又问干什么,我回答之后他说,噢,写字的呀。好像还问了住什么地方之类。然后,他迟疑着说,找个时间吃顿饭吧。我说好。说了好,我就知道我们是不可能吃饭的。

我终于明白,为什么会有地球村的概念了,因为地球上的人都是老乡。但就像那个“家门口兵”所说的那样:“是呀,可是谁认识我呢,谁管我呢。”

(李落落/《中国新闻周刊》)

小人不易做

做人难,做小人难,做一个成功的八面玲珑的小人难上加难。

所谓小人,要敢说别人的坏话,要敢踩着别人的肩膀往上爬,要敢于不择手段不计后果;还要忍受非议,责难,挖苦,甚至唾沫、耳光、拳头;还要不怕被人先人、祖宗、后代一起骂。

不得不承认,有的人天生适合做小人。天生的小人和天才一样稀缺,人家自娘胎里出来,骨子里就带着做小人的基本素质,嘴甜、手勤、腿快、眼好、心细、笑多。对人而言这是非常苛刻的要求,总结起来就是“六到”,眼到、嘴到、手到、腿到、心到、笑到——老实人不见,但看上级款款而来,小人疾步迎上,然后施以一整套“五星级”服务和招牌动作,“六到”下来,效果自然很好,还有什么比领导眉开眼笑更动人的场景呢?那个功夫,一般人自叹不如。老实人可以骂小人,可以恨小人,但深更半夜辗转反侧叹口气,这小子,真他哥哥的!

有的人后天学着做小人。学什么都没有学做小人难,顶着世俗的压力做小人,胆战心惊、如履薄冰,把自尊塞进裤裆,把脸皮刮下三层,还未必能学好,那和做学问不同,学问高低到底是有标准去评判的,而小入做得好不好全在于主要领导是否认可,心系领导、情系上级,是小人能否成功的关键。但不同的领导有不同的脾气和胃口,小人也清楚不能一棵树上吊死,就要琢磨不同领导的喜好对症下药——世上最辛苦的差事莫过于琢磨人。

客观地说,做小人是有很大风险的。即便那些“功成名就”的小人,他们得势时的确风光无限,但一旦失势,最后要么被人斩了,要么被逼得悬梁或者采取其他措施自尽——恕我孤陋寡闻,风光一场的小人到最后全身而退的微乎其微。看来各行各业都有风险,做小人也不例外。

做小人当然也有幸福的时刻,被领导赏识,他们很开心;捞到大把的钱,他们很快乐;享受富足的生活,他们很满足。拿着鸡毛当令箭,他们很得意;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他们很自豪。人的快感他们都有,有了快感他们想叫就叫想喊就喊恣意人生不亦乐乎。

但是,做成这样一个成功的八面玲珑的小人实在不简单,它的的确确是一门很深奥很博大的学问,一般人根本学不会,智商低了也学不会,功夫不到家也学不会。实事求是地说,凡小人者,都是吃得了苦中苦、做得了别人做不了的事的人;都是能忍辱负重、识“大局”、懂“大义”的人,都是先领导之忧而忧、后领导之乐而乐的人。只是,毫无疑问,他们的成功大都是建立在领导成功的基础之上,他们的失败大都是建立在领导失败的基础之上,所谓荣辱与共。也有伴君如伴虎被虎吃掉的,也有一不留神拍马屁拍到蹄子上的,只能自认倒霉。总之,古往今来,有特立独行的君子,没有特立独行的小人——小人本就是寄生物。

还有“复杂”的人,一半是小人一半是好人;干过好事,也干过坏事;台上办过实事,台下昧过良心。还有的人,以前是小人,后来想当好人;以前是好人,突然就变成了小人——人活成这样,有时就里外都不是人。

(许锋/《羊城晚报》)

不看也是一种尊重

和朋友一起,走在大街上。迎面晃晃悠悠走来一个男孩,四肢摇摆,脸上的表情夸张地扭曲着。行人纷纷避开,好奇地看着他。

我也忍不住好奇心,看了他几眼。男孩20岁左右,身体很瘦,像一张摇摆不定的钟,随时要跌倒的样子。我知道这是一种抽动症,患者会无法自控地摇摆。在众人的目光中,他努力想稳定一下自己,可是,他不听话的四肢,动作幅度反而变得更大了,像麻花一样,他的脸,也痛苦地扭动着。

围观的人,摇头,叹气,看得出,大家对这个孩子,充满怜悯和同情。

朋友拉拉我,走吧,不要老是盯着人家看。

走开了,我忍不住又回头看了看那个可怜的孩子。

路上,脑海里老是浮现那个孩子抽动的身影。奇怪,朋友怎么似乎对那个孩子视而不见,无动于衷?他不是一个没有同情心的人啊。

朋友看出了我的疑惑,说,其实,你们那样盯着人家看,是对他很大的伤害。

朋友讲了一个故事。上初中的时候。班里转学来了个孩子。一天,有人就惊奇地发现,这个新同学的左手,竟然有六根手指头,很快,这条天大的新闻,在全校不胫而走。下课了,别的班同学也都到他们班门前,为的是一睹六根手指头。那位新同学,走到哪,人们都会用极度好奇的目光,肆无忌惮地往他的左手看。老师安慰他,其实,大家也就是好奇,想看看六根手指头是什么样,并没有多少恶意。可是,大家的目光,还是像刀子一样,深深地伤害了他。他自卑而孤独,总是将左手揣在裤兜里。

一次上体育课,做单杠练习,轮到他时,其他同学都围在边上观看。犹豫了半天,他从裤兜里抽出了左手,双手握住了单杠。他做了二十个引体向上。突然,他一松手,从单杠上跳了下来,飞快地跑开了。大家谁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悲剧就在那一刻发生了,他跑回了教室,用铅笔刀割破了自己左手上的第六根手指头。

后来听老师说,他是忍受不了大家的目光才自残的。我得承认,那天的体育课,我们确实都兴奋地注视着他的左手。我们并没有什么恶意,我们真的只是好奇。他看到了大家的目光,他崩溃了。

有时同情的目光、好奇的目光、怜悯的目光,也很伤人。朋友说,从那以后,他学会了将目光从别人身上移开。路上,迎面看见一个肢体残疾的人,他不会偷偷看他残疾的手或腿;一个人的头发全掉光了,他不会大惊小怪地注视;有人脸上受伤了,他不会幸灾乐祸地观看;有人在大街上出了洋相,他也不会停下他的脚步去好奇地围观。

残疾、残缺、破损、洋相、丑态…-那是一个人的疤痕,别用你的目光,残忍地揭开它。不看,有时也是一种尊重。

(孙道荣/《北京晚报》)

学会赞赏他人

爱表扬是人类的天性。人人都喜欢正性刺激,而不喜欢负性刺激。虽然俗话说:“拍马屁拍在蹄子上了”,但在现实生活中,又有多少这样的情况?即使真的拍在蹄子上,被拍者恐怕也是高兴的。

人际交往中,有这样的不等式:赞赏别人所付出的远远小于被赞赏者所得到的。如果在人际交往中人人都乐于赞赏他人,善于夸奖他人的长处,那么,人际间的愉快度将会大大增加。

有一位心理医生在银行排队取款时,看到前面有一位老先生满面愁苦,这位心理医生暗想,我要让他开朗起来。于是一边排队一边寻找老先生的优点,终于他看到,老先生虽然年近七十,驼背哈腰,却长着一头漂亮的银发,当这位老先生办完事情走到心理医生面前时,心理医生赞美道:“先生,您的头发真漂亮!”老先生一向以一头漂亮的头发而自豪,听到心理医生的赞美非常高兴,顿时面容开朗起来,挺了挺腰,道声谢后一路小曲地走开了。可见,一句简单的赞美给别人带来了多大的好处。

在一次心理咨询中碰到一位女大学生,她因为宿合中人际关系紧张而苦恼。在宿舍里同学们互不来往,各自忙着自己的事情,似乎相互都有戒心,很难知心交谈,宿舍气氛沉闷。她希望改变这种状况,但又不知从何做起,我们告诉她从自己开始,试着学会夸奖他人,真心赞赏他人的长处,如“你今天气色很好。”“你的眼睛真亮。”,“这件裙子对你再适合不过了。”等等。不久以后,她来告诉我们,宿舍的气氛完全变了样,大家相互帮助,彼此关心,在一起时有说有笑,下课后都愿意回宿舍,好像宿舍有一种无形的吸引力。

善于赞赏别人常会使一个领导者具有神奇的力量。如果你对下属说“大家知道,你是很能干的,最近单位人力紧张,我们希望得到你的帮助,辛苦你了。”这样一来,你的下属不会不为你分忧,即使一人干了两个人的活也不会有任何怨言。

在家庭生活中,学会赞美尤其重要。人们常常婚前甜言蜜语,婚后批评抱怨,以为结了婚就进了爱情的保险箱,用不着挖空心思讨好对方,夸奖对方,总是批评对方的缺点与不足,面对显而易见的优点也视而不见。难怪有“婚姻是爱情的坟墓”、“婚姻好比一堵墙,

墙外人想进去,墙内人又想出来”的说法。其实,婚后妻子更需要丈夫的欣赏,丈夫更渴望妻子的鼓励,批评挑剔不但于事无补,反而会适得其反。在学生时代,老师给我们讲了一则故事,既诙谐,又蕴涵深意,名曰“王大姐驯夫记”。王大姐之夫平日懒惰,从来不理家务,无论王大姐如何唠叨指责毫无效果,无奈之下求教于心理医生。得到心理医生的指点,王大姐一反常态,再不唠叨抱怨,代之以刻意观察寻找丈夫偶尔表现出来的良好行为。某日,其夫洗了一次自己用过的碗,于是王大姐大加赞赏,并承诺做几道好菜予以鼓励,其夫心里颇为受用。再一次,其夫又顺手洗了自己的袜子,王大姐马上如法炮制,大做文章。渐渐地,其夫感到家庭颇为温暖,一回家即主动寻找家务活,并逐渐乐在其中。

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鼓励和赞扬更是不可缺少。“小宝真乖,快把苹果分给小弟弟”之类的话有利于孩子的社会化。“儿子真棒,爸爸为你自豪”,“妈妈相信你有能力处理好与同学的矛盾”,这些对儿童的自信与自立的性格形成至关重要。

赞美他人会使别人愉快,更会使自己身心健康。被赞美者的良性回报会使我们更为自信,也会使我们更有魅力,形成人际关系的良性循环。吝啬于夸奖他人者常会难以获得朋友、得到他人的拥戴,从而加重自身的自卑。

当然,夸奖他人并不意味着可以毫无顾忌,以下两个原则是要注意的,一要真诚,夸奖别人要出于真心,所夸奖的内容是对方确实具有或即将具有的优良品质和特点,不要让别人感到你言不由衷,另有所图。如夸奖一位身材矮小者说他长相魁梧,恐怕真要出现“拍马屁拍在蹄子上”的情况。二是夸奖的内容应被对方所在意,称赞中年妇女身材苗条,赞扬老年人身体硬朗等都是极易引起良好反应的例子,而赞美儿童年轻、青年人牙齿坚硬等则难有价值。

人们往往习惯并专长于寻找别人的缺点,共实只要我们用心去发现并形成习惯,便会很容易看到别人的长处。有一位颇有经验的小学老师,为了培养孩子们的信心,让所有同学都写下“我眼里的全班之最”,将班里同学最优秀、最突出的特点都写下来,收集汇总后发现每个同学都至少有一个以上的最优秀的特点。由此可见,人都是有优点的,只是我们愿不愿意去寻找,并真诚地给予赞美。

人际交往中有两个主要的润滑剂:一是幽默,二是赞美他人。去发自内心地赞美别人的优点吧。它能使别人愉快,更能使自己幸福。

(唐登华/《北京晚报》)

真正的赢家

美国船王哈利曾对儿子说,等你到了23岁时,我要将公司的财政业务交给你。谁想,在儿子23岁生日这天,老哈利却将儿子带进了赌场。

儿子小哈利从未进过赌场。老哈利给了小哈利2000块钱,让小哈利熟悉牌桌上的伎俩和手段,然后告诉他,无论如何不能把钱输光。

小哈利点头答应。老哈利却十分不放心,嘱咐儿子一定要剩下5 0 0块钱。小哈利心说,这还不好办吗,你说剩多少,就剩多少。然而他却没想到,很快就赌红了眼的他,竟然输得一塌糊涂,一分不剩,早把父亲的话忘得一干二净。

原来父亲的担心是很有道理的。

走出赌场,小哈利十分沮丧,说他本以为最后那两把能赚回来,那时他手上的牌正在开始好转,没想到却输得更惨。

老哈利说,你还要再进赌场,不过你已经输掉了本钱,我不能再给你。咱们事先有约,这需要你自己去挣。

不久,小哈利用一个月的时间去做小时工,挣到了700块钱。他再次走进赌场,这一次,他给自己制定了政策,只能输掉一半的钱,到了一半时,他一定离开牌桌。但是,他输到自己制定的界限时,脚下却像被钉子钉住了一样不能动弹,他没有坚持住自己的策略,虽然也有斗争,但还是把钱全都压了上去。

这一次,他依然输个精光。

父亲在一旁看着他,一言不发。走出赌场时,小哈利对父亲说,他再也不想进赌场了,他只能做一个输家。而且他的性格也只能等到把最后一分钱都输光为止。

父亲说,不,你还得再进赌场,赌场是这个世界上争斗最激烈、最无情、最残酷的地方,人生常如赌场。你为什么不进呢!

小哈利只好再去打短工,他再次走进赌场时,是半年后的事了。这一次,他的运气还是不佳,又是一场输局,但他却冷静了许多,沉稳了许多。当钱输到一半的时候,他毅然决然地离开了赌桌,走出了赌场。

虽然事实上他还是输,但在心里,他却有了一种赢的感觉,因为这一次,他战胜了自己,他没有把自己输个精光。

老哈利看出儿子的喜悦,说你以为走进赌场,是要赢谁?你是要先赢了你自己。控制住你自己,你才能做天下真正的赢家。

从此,小哈利每次走进赌场,都给自己制定一个界限,在输掉1o%时,他一定会退出牌桌。再往后,熟悉了赌场的小哈利竟然开始赢了。第一次,他不但保住了本钱,而且还赢了几百块钱。

一旁的父亲警告他,现在他应该马上离开赌桌。可在如此顺风顺水的时候,小哈利怎么肯放手,接下来,果然他又赢了一个1 5%。小哈利无比兴奋,眼看就要赢到一倍的数字。这是他从没有遇到过的场面,他兴奋不已。谁知,就在这时,形势急转直下,几个对手加大了赌码。只两把,小哈利便全部输光。他惊得一身汗下,这时他才想起父亲让他离开的那个时问,如果他能那时离开,他就是一个赢家。可惜,他在已经赢的时候,却又一次做了输家。

一年以后,老哈利再去赌场观看小哈利的赌风,这时的小哈利已经像一个老手了,输赢都控制在1 O%左右,不管输到1 0%,还是赢到1 0%,他都会离场,就是在最顺手的时候,他也会放手,并毅然决然地退出来。老哈利激动不已,因为他知道,在这个世上,能在赢时退场的人,才是真正的赢家。而这样的人,天下少之又少。而他的儿子已经做到了。

老哈利终于决定,将自家的几百亿的财政大权交给小哈利。

小哈利十分吃惊,因为他还不懂得公司的业务。

老哈利却一脸轻松地说,业务是小事,多少人失败,并不是因为不懂业务,而是因为自己情绪的失控和欲望的无休止性。天下人,不是把握不了财产,而是把握不了自己。这个,你已经学会了。

(星竹/《北京晚报》)

猜你喜欢
哈利
赌局的智慧
问题很简单
A Harry Potter exhibition 哈利·波特展
哈利的花毛衣
好脏的哈利
哈利的花毛衣
赌局(深度好文)
控制得住欲望,才能成为赢家
控制得住欲望,才能成为赢家
船王的赌场修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