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项选择题考查基础知识目标的理念与技术

2009-03-11 08:53
历史教学·中学版 2009年8期
关键词:基础知识

陈 畅

[关键词]基础知识,单项选择题,考生角度

[中图分类号]G6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0457—6241(2009)15—0036—06

命题团队的理念、学术素养和技术决定了试题的品质。其中,命题理念集中体现为一份试卷的风格与特点,也是衡量命题成熟与否的重要标志。同理,通过试题分析我们可以挖掘的不仅仅是命题技术,更重要的是其命题理念。只有把握命题理念,才能真正读懂命题。所有题目,其实都是命题理念的具体体现。

台湾指考的命题理念是:从考生角度思考命题。这一理念在基础知识测验目标单项选择题(以下简称“知识单选题”)中,体现得尤为突出。本文将剖析这一命题理念的形成过程,及在“知识单选题”中体现出的特点,并对我们的高考命题,提出相应思考。

一、从考生角度命题,回应社会呼声

“指考”与2002年之前的“大学联考”有一定的承接性。长时期以来,历史学科被认为是其中最难的学科之一,考生付出得多,得到的少。仅以2005年考试数据为例(表1),我们把“历史”和“数乙(文科数学)”做比较。同样是顶标,历史科分数为56分,数学科为88分,相差32分,即在历史科成绩名列前茅者,只相当于数学科中等生的成绩。这样就严重挫伤了考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在各科分数相加后,历史学科占总分的比重相对较低,成为高投入低回报的考科,考生在衡量付出与分数回报后,会转而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其他学科,对历史学科学习兴趣降低。

台湾社会、教育界、学校对降低历史学科考试难度的呼声不断。历史科试卷成绩也随之呈现出大起大落、难度不稳的态势(表2)。

8年间平均分相差27分。在这8年间,有些客观因素是无法回避的。如:初中课程全面调整,加入“认识台湾——历史篇”课程;接着1999年启用审定版教材,高中师生使用的六个版本教科书呈现各自表述的现象;2002年随着高校招生制度改革,由“大学联考”转化为“指考”。

在此情况下,指考命题必须同时兼顾降低难度、引导学生学习信心;增强区分度、提高鉴别功能的任务。“任务”决定命题要紧紧围绕考生的实际水平。

2003年指考命题团队开始以问卷调查的方式分两次搜集考生的意见。第一次是在考后第一天立即进行,填答者身份不限,各考科问卷内容相同,主要是分科询问对整份试卷的看法;第二次则在考后第十天左右,针对高中师生进行调查,以密码方式限制填答对象,主要是对历史科的特色及个别试题的看法进行了解。通过第二次调查,命题团队收益颇多,其结果有一定的借鉴价值,笔者则其要,简录之(表3)。

表3指定科目历史考科学生意见调查表简要示例

某一道题的原题及答案。

1你的答案是:

2你是从哪些所学内容或题干提示的线索来解题?(例如题目内容与那些概念相关?看到题目首先出现在脑海中的是什么?)

3你在作答本题时,是那些叙述或选项内容让你可以正确作答或误导了你?

4你觉得本题可否由课堂所学内容(含教科书及教师补充)加以判断?或者,所测内容超出高中生的学习范围?

5,你觉得这是一个简单、困难或难易适中的试题?为什么?

6你对本题的看法(例如:故设陷阱、过于琐细、无从判断或答题线索明确的意见均可写下):

7整体意见。你作答本年度指考历史考科试题的感受如何?如果有机会,你希望给未来学测或指考命题者什么建议?

在2005年及后续年度的试题分析中,他们加入了大量由调查问卷得来的考生答题思路的引证,有效地增强了试题分析的指向性,为后续命题提供了第一手资料。管美蓉研究员在2005年试题分析前言部分写到:“大部分分析指考试题的文章多从史学专家的角度切入,无论在详解试题或分析题型方向上,都只反映出专家或教师的观点。换言之,分析者在具备广博的历史知识基础上,对试题进行的阐述,是否可反映出学生应考的盲点,是不无疑问的。笔者虽然不是学生,但应该是首度自觉地尝试从学生‘为何选错的观点分析试题,希望可以补充其他学者的分析与研究。”

指考回应社会呼声的具体做法就是,深入了解考生的实际状况,进而改造命题。明确提出要更加了解考生学习历史的困难所在,才能真正解决问题,提升考生的成绩,尤其是中下程度考生的成绩。换句话说,命题要多从考生的角度切入,自觉地尝试从考生的观点设置试题,尊重该年龄特征考生的思维习惯与知识积累。从考生角度思考命题的理念逐渐成形。

指考在其《历史考科说明》命题方向部分提出了“避免考查细琐枝节的历史知识;提供充分的作答资讯;文言史料尽可能翻译成白话,或者以加注方式呈现”等措施,是对这一命题理念的具体体现。

在这样的理念下,我们就不难理解指考“知识单选题”的命制特点。

二、“知识单选题”的命制特点

1题目叙述通俗易懂,要求符合考生的思考和阅读习惯,不苛求文字凝练

我们在单选题命制过程中,无论题干还是选项均要求文字凝练,将文字简洁作为一项重要的标准。在原有台湾大学联考试题中也有类似的要求,但指考单选题对这一要求不大在意。

指考单选题的语言表述是以考生读懂为最高追求,在此之下才会考虑文字简洁。有时会不惜“啰嗦”一些,以更贴近于当代考生的语言习惯,也会将简约的文言文统统译为白话。命题专家们对“语言美”会做出适当的牺牲。毕竟,历史考试不是做学术研究,也不是在考语文,而是在考查学生掌握和运用历史知识的程度。从考生角度出发,让考生读懂是第一位的。

从2008年单选题字符统计表(表4)统计中,可以清晰地看到,指考单选题的文字量明显多于大陆的高考,这其中固然包含指考将史料题、情境题加入的缘故,但不苛求文字凝练,追求明白通俗的语言叙述,也是指考贴近考生的自觉行为。

从指考历年单选题统计(表5)可以看出,其文字通俗、畅晓的叙述方式是一以贯之的,非某

[例1]2005年第33题(P=0.6,D=0.45)测量目标1~2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甲国支持乙国占领东欧;乙国应丙国要求,对日本宣战;丙国则同意甲国继续保有香港。甲、乙、丙各是那个国家?

如果以惯常的命题标准审视,图示及说明性的15个文字,完全在重复着题干的内容,是“哕嗦”的,是该被删掉的。但“指考”命题的首要原则是让学生在高度紧张的环境下将试题理解清楚、读懂,认为加图示和文字是完全有必要的。文字多寡应服从于学生的理解水平。考后数据分析及调查问卷表明,这的确是该题具有良好区分度的关键因素。

该图示文字无疑帮助考生理解了题干的内部逻辑关系,将考查点完全放在基础知识1~2“对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相关国家在政治方面

重要特色”这一目标的考核上。可以想象,题目如果不给图示文字,聪明的考生,也一定会把图示勾勒出来做题。从这个细节上其实可以看到我们和他们命题的区别,我们更多是以专家的角度考虑命题;他们则更多以考生答题需要的角度考虑命题。

一年度偶尔为之。我们以例1说明之。

专家、教师及评价者往往是在轻松无压力的状态下读题目,自然倾向于要把题目字数压缩,以简约为美,但往往忽略的是考生临场的感受,特别是高估了中等及以下程度的考生对“高度浓缩”文字的阅读能力。普通高中生阅读速度一般应在每分钟550字以上,阅读文字量并不是考生顾虑的;考生所看不懂的,有时恰恰是被命题人精练后的语言。指考2002年全卷达到8180字,2003年高达8501字(指考作答时间为80分钟),实践证明文字阅读量与试题难度之间没有必然联系,主要影响学生作答的是题目文字的深度而非单纯的文字长度。

2题干或选项为考生提供充分的答题线索

在一次“历史科研究用试卷”的问卷调查中,指考命题团队请考生挑出整卷中最喜欢的试题,并问考生最喜欢该题的原因。有高达45%左右的考生认为“试题叙述清晰,答题信息充分”是喜欢该题的最主要原因。用考生的原话讲:“作答信息的充分与否,其判断依据,在于能不能让考生有效地在题干及选项中得到大概的思考方向,并且以所学的知识和逻辑判断作答。”

下面两例为分别是从题干和选项角度,提供充分答题线索的例子。

[例2]2002年第3题(P=0.82,D=0.34)测量目标1-1

学校举办一次文艺活动,邀请一些专家学者来校演讲。讲题包括了:歌德(Tohann Wolfgang von Goethe)的诗歌创作、拜伦(Lord Byron)与希腊独立运动、雨果(Victor Hugo)的小说艺术等。配合这项活动,学校还安排了一个音乐会,由钢琴家表演一场肖邦(Frederic Chopin)之夜。这次文化活动的主题,应如何订定最适当?

A启蒙运动的学术

B巴洛克的文化风格

C浪漫主义的文艺

D后现代主义的艺术

答案[C]

在同一课程标准不同版本教材下命题,是我们与指考遇到的共同问题。浪漫主义文艺是世界近代文化领域的重要概念,但在“一纲多本”的框架下考生的历史知识来源不尽相同,在题干中提供丰富的答题线索成为有效方法之一。

该题题干列举了四位浪漫主义的重要人物。歌德是德国浪漫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拜伦是英国浪漫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雨果是法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先驱;肖邦为波兰作曲家,是浪漫乐派的代表人物之一。题干可资判断的信息较多,既避免了偏重某一版本的现象,也相应降低了试题难度。从数据显示,该类型题目成为了区分后50%,特别是后25%考生的优良题目。

[例3]2007年第35题(P=0.54,D=0.65)测量目标1-2

清末内忧外患频仍,政府为因应变局,乃进行多次改革。其中废除八股文、兴办新式学堂、编练新军、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等措施,其实施的背景是:

A鸦片战争后,朝野提出“师夷之长技以制夷”,开办新式学堂,改革教育

B,英法联军之役后,驻华使节对总理衙门未能平等相待感到不满,要求改善

C台湾建省后,刘铭传在台推行新式教育,成效良好,清廷乃将之扩及全国

D庚子事变后,慈禧为洗刷反对变法之恶名,且欲对外人示好,故实行新政

答案[D]

本题旨在测验考生对清末推行新政背景的理解。四个选项提供了较多的文字叙述,而非单纯的时代名称。这将有助于区分考生是真的理解,抑或猜测。为什么呢?因为充实的文字叙述,可以使每个选项都能形成独立的逻辑判断。各选项的设计合乎逻辑,能自圆其说。对于未能掌握基本概念的考生,往往会被选项看似合理的叙述所诱导,做出错误判断。故该题可充分考查考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程度。

从考生问卷统计结果得知,对于高分组考生而言,该题线索明确,干扰选项并未干扰考生作答。但对于未能掌握新政内涵的考生而言,A项“开办新式学堂”发挥了诱答功能,有57%的低分组考生选择此项;而85%的高分组考生可以选出正确选项D。此外,考后数据显示,该题对不同层次考生均具有相当的鉴别度(表6)。

根据管美蓉先生提供的资料,本题在研磨前,面貌如下:

清末内忧外患频仍,曾施行多次改革。其中,戒除吸食鸦片、兴办新式学堂、废除八股文、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等,是下列哪一次改革施行?

A自强运动B戊戌变法

C庚子新政D预备立宪

可以预见,原题选项“干瘪”,缺乏答题线索,无法设计适当的诱答,容易流于对清末改革内容的记忆考查。改后考题提供了推行新措施的背景叙述,不仅考查新政的内容如何,同时使对清末改革认识不清的考生,无法任意猜测。

3将中国史和世界史结合命题,使学生融汇中、西史实

如前文所述,指考将基础知识划分为两个层次:一、过去发生的事(conceptinhistory),二、对过去发生的事的理解与叙述(coneept ofhistory)。对第二层次考查的一个重要方法是将中国史与世界史做适度的连接,考查考生对重要历史概念的认知水平。我们以例4说明之。

[例4]2002年第22题(P=0.37,D=0.34)测量目标1—3

一位西方学者在所著《城市的性质》中讨论西方城市起源时说:“起初城市即是村庄,但不久就开始在工业、政治、建筑各方面显露出城市的特征。城市必须设防自卫,须有市政厅作为市民行使政治权力的集会场所。城里还必须有教堂作为礼拜的场所,既在精神上,也在建筑上耸峙于全城之上。”他说的“城市”属于何时?这样的叙述是否适用于说明中国城市的起源?

A属于上古时代,只要将“教堂作为礼拜的场所”改为“宗庙作为祭祀的场所”,亦能用于中国

B属于上古时代,对中国城市言,几乎完全

不适用

C应为中世纪时,若将“教堂”改为“佛寺或道观”,亦能用于中国

D应为中世纪时,对中国城市言,几乎完全不适用

答案[D]

这道题考查历史概念十分巧妙、视野开阔。“巧妙”在于从西方城市起源角度切入,考查了考生对于欧洲上古时代及中世纪政治、经济、社会重要特色的认知状况,其实也对欧洲上古时代至中世纪的变迁、延续做了相应的考查。考生从“既在精神上,也在建筑上耸峙于全城之上”一句,可判断出宗教高于王权应是西方的中世纪。

“视野开阔”在于向考生提出了中国城市起源问题,将中国史与世界史进行关联,回到历史学科时间框架、空间框架考查的基本点。考生需要调动对我国古代政治、经济、文化的认识来进

行综合判断。考生从“必须有市政厅作为市民行使政治权力的集会场所”一句,可以判断出该特征不适用于封建帝制的中国。

此外,A、C两干扰项设计合理。一般考生都会知晓“教堂”是西方宗教建筑,不具备中国宗教建筑特征。如果考生以此作为判断依据,轻易排除A、C选项,则削弱了题目考查意义。将其替换为“佛寺道观”,增加最基本的中国宗教文化元素,使考核点聚焦到考生对中国城市起源特征的归纳上来。考后数据显示,该题较好的区分出了高分组考生。

值得一提的,还有该题的严谨性。当需要考生根据史料进行联系、推断时,则要有确凿证据。我国史学界对“城市”概念界定,城市起源时间有不同认识。而对于我国城市起源于“统治者根据政治和军事防卫需要”的观点基本是一致的。该题从“特征是否符合中国城市起源”角度切入,回避了城市概念界定和起源时间问题,考点切入恰到好处,从而保证了试题的严谨性。

三、思考

指考“知识单选题”的确有它的命制特色,值得我们借鉴,而特色背后的命题理念更值得我们关注。

我们的新课程理念的突出特点是“以学生为本”。《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在“课程的基本理念”部分突出强调:课程设置为学生学习历史提供更多的选择空间,有助于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课程设计是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作为新课程高考命题,在有助于高校选才的同时,理应有义务促进高中新课程改革的实施。促进新课程改革的有效措施,即是“以考生为本,从考生角度思考命题”。

何谓“以考生为本,从考生角度思考命题”。管美蓉先生这样解释:“在命题设计上是考学生学会什么,而不是考学生不会的,期望能以考生为中心来命题。”通过若干年的问卷调查,她得出来的经验是,对同一问题,学生认知与教师认知有相当大的差异,这恐怕连一线教师也始料未及。考生作答结果与教师和命题者的预期常有落差。让试题更平易近人,一直是“指考”追求的目标。

教育部考试中心戴家干主任认为:一个考试要考出人的长处,考出人的优点,这才是一个好的考试。这其实是从另外一个角度说明了“以考生为本,从考生角度思考命题”的重要性。

有两点,我们的命题部门不妨先做。一是通过相应渠道(调查问卷、考生日常测验数据分析)与考生建立起联系,了解他们实际的学习状况;二是与教学、教研部门协作,历史教学、教研、评价达成共识,使学生的“学与考”统一起来。

责任编辑任世江

参考文献:

[1]戴家干历史的抉择与时代的任务-纪念恢复高考制度30周年[J]新华文摘2008(4)

猜你喜欢
基础知识
试析高中生物的基础知识体系整理
卷首语
电化学基础知识训练题
有机物的检验与鉴别、分离与提纯
夯实基础知识 做好内容衔接
通过变式训练,夯实基础知识
假期数学竞赛指导(二)
二年级期末综合测试卷
新目标英语七年级基础知识暑期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