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业余围棋赛事综述

2009-03-19 05:38胡煜清
棋艺 2009年5期
关键词:业余棋手锦标赛

胡煜清

十年前,真正的世界性业余比赛只有一个,那就是在日本举办的世界业余围棋锦标赛'而近些年来,=随着围棋的国际化,国际性的围棋交流和赛事越来越多。但大多数棋友可能并不了解。这一期我想借《棋艺》一角,向大家介绍一下这些规模盛大的世界业余比赛,此文的重点将不是比赛成绩;而是赛事的特点。

就目前而言。世界业余大赛分为日本JAL杯世界业余围棋锦标赛、韩国国务总理杯世界业余围棋锦标赛、中国杭州“商业杯”国际城市邀请赛、泰国亚洲大学生围棋锦标赛、日本世界大学生王座赛,以及美国公开赛、巴黎公开赛、欧洲围棋大会等等,限于篇幅,显然无法把这些比赛一一列举、我们今天将介绍目前水平最高、规模最大的三个赛事:日本JAL杯、韩国国务总理杯和杭州商业杯。

比赛形式

日本JAL杯和韩国国务总理杯从赛制上有很大的相似之处,都是每个国家推荐一名代表选手。一般参赛国家为近70个。当然,日本的世界业余围棋锦标赛规模更大。历史更为悠久,目前已经举办了30届,堪称目前世界业余第一赛事。而韩国“国务总理杯”则创办于2006年,目前举办了三届,是一个新兴的赛事。它的性质更类似于围棋节,因为除了世界业余锦标赛,还同时举办了世界围棋爱好者的友谊赛(不限名额,可自由报名)和韩国国内最大的业余赛事“李昌镐杯”等多种活动。这些都是一年一度的全州围棋文化节的组成部分。

相比日本、韩国的世界业余围棋锦标赛。中国杭州举办的“商业杯”则是城市间的交流。国内的大城市都可以组队报名,而杭州的几个欧美友好城市以及韩国、日本的一些城市都会受到邀请。国外的参赛队一般在15支左右。从竞技水平看,杭州的商业杯整体水平远高于日韩世界业余围棋锦标赛。从已举行的几届比赛来看,几乎云集了中韩两国的顶尖业余高手。别忘了还有神秘的朝鲜国家队和日本的顶尖高手,整体实力接近,将近20名棋手有实力冲击冠军。而日韩世界业余锦标赛由于每国仅有一名代表,主要冠军争夺集中在中韩之间,日朝有一定的冲击力,但无论顶尖数量和整体水平要逊于杭州商业杯。但是。日本和韩国的世界业余锦标赛有70个国家参赛。对世界围棋的影响力要远胜于商业杯,也许,没有一个十全十美的比赛。不同的比赛决定了不同的职能。

比赛赞助商和奖金设定

日本的世界业余围棋锦标赛的主赞助商为日本JAL公司,主营业务是航空、地铁等运输业务。而韩国“国务总理杯”顾名思义则是政府支持的一个赛事,全州是李昌镐家乡,大李在全州乃至韩国都极具影响力,嗣棋作为全州的特色,由当地政府出资打造全州围棋节。而杭州国际城市邀请赛的主赞助商是杭州商业银行,比赛同时也是一年一度的西湖旅游节的传统活动之一。

奖金最高的当属杭州国际城市邀请赛,对团体和个人都设了不菲的奖金,但路费和食宿都由参赛队自己承担。而日本世界业余围棋锦标赛没有设任何奖金。由组委会承担了所有参赛者来回机票和比赛期间的食宿费用,我想这也许是它一直选择JAL公司作为赞助商的一个主要原因,因为机票在世界业余围棋赛事中占了很大的一部分成本。韩国举办的赛事比较接近于日本。也负责了全部费用,还设置了一定数额的奖金,但总体来说还是象征性的,因为这笔奖金在总成本里只占很小的一部分。

比赛接待

如果说比赛形式和比赛赞助商决定了一个比赛是否能举办。那么比赛接待质量则直接决定了各国参赛棋手对此次赛事的评价,是衡量该比赛举办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比赛接待涉及的方面相对比较广泛:如赛前联系、赛程安排、饮食安排、住宿安排、赛余活动安排等等。由于参赛者来自世界不同国家,具有不同的民族文化,众口难调,我碰巧和中日韩三个业余比赛的组织者都聊过这个话题,他们几乎不约而同地认为,比赛接待确实是非常头疼的一个问题。

无须妄自菲薄,中国的杭州国际商业城市邀请赛的硬件设施应该是在所有国际比赛中最好的,这也可能与食宿费都是各代表队自理有一定关系。“商业杯”下榻的酒店是四星的杭州解百新世纪酒店。同时伙食也被大家公认为非常丰盛、全面。照顾到各国棋手的需要。比赛是在一个大会议室内进行,有毛巾、咖啡、点心等辅助品,在数百人参加的业余赛事中,应该说做得很细腻到位。尽管最近两届举办地由解百迁移到新落成的杭州棋院后,标准有所下降,但综合来看,杭州商业杯的接待是非常舒适的。

这次韩国“国务总理杯”世界围棋锦标赛,平心而论,接待方面不能算太成功.主要原因是过于强调韩国-的民族性。比赛安排在了全州的三星研修院,尽管空气不错,也很安静,但地点实在太偏远,只适合安心求道。可是每天要坐半个小时车到赛场,而且有过于严格的作息制度,堪称军事化管理。要求每天7点早起吃饭,然后9点发车,10点比赛,直接造成了很多不方便.尤其是欧美棋手非常不适应。欧美棋手更习惯在一个市中心的环境中,白天比赛,晚上和几个朋友去一个酒吧喝喝酒,聊聊天,喝完了再下下棋.经常下到很晚。因此他们希望早上7点10点这段时间的安排越少越好,而且过于偏远的环境实在非他们所好。另外一个就是伙食,被中国棋手们形容为每天啃啃野树皮.吃点米饭的伙食,实在很难适应。更不用说老外了,老外们经常连筷子都不动一下。由于所住的地点实在偏僻.晚上喊饿的人比比皆是。但据韩国朋友介绍,这些韩国料理并不便宜.都是韩国人觉得非常有营养的东西.他同时还举了个例子,他到中国比赛,好客的中国主人请他们吃大王蛇.在中国来说是很正常的一道菜,但对于他们来说简直是不可思议。因此.这似乎给了我们一个启示,并不是我们觉得好的东西就一定能受到大多数人的欢迎,只有了解东西方文化的特点.并且针对性地实行一些大众化或者区别化的策略,也许这才是最受欢迎的。

日本在这方面采取的策略相对来说显示了它的经验,比赛的午餐很简单.便当为主,晚饭只安排于开闭幕式,但它采取了一个很巧妙的办法是发给每个参赛队员一定的补贴,让你自己去街上找东西吃,你爱吃什么就吃什么,我觉得这是一个不错的方法,也比较受各国参赛运动员的欢迎。

应该说,日韩住宿方面的条件都比中国要看得淡一点,中国举办一个大型赛事似乎都要找一个四星级以上的酒店才能与之匹配,而日韩包括泰国等国家安排的都是相对一般的宾馆。

也许,中国与日本、韩国相比,更多的是欠缺一些举办大型的国际业余同棋赛事的经验,也可以说是软件方面的问题。花一样的钱,甚至是更多的钱却往往没有收到很好的效果,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首先,是服务理念的问题,在中国参加一些比赛。更多地感觉自己是一个参与者,而日韩的一些赛事更多的感觉到是

一个客人。国内比赛更多地把精力放在了举办比赛之上,把比赛时间和比赛安排看做重中之重,而日韩的世界业余大赛,更多地视比赛为活动的一个部分,最关键的是普及围棋,扩大比赛影响力。我们可以从一些方面,甚至一些很小的细节来进行分析:首先.不管日本还是韩国,甚至是泰国举办的亚洲大学生赛,他们都会在比赛之余安排一个自由对局室,甚至是每个楼层一个,因为很多欧美国家的参赛选手都代表了他们国家的最高水平。平时找到水平相当甚至水平高于自己棋手下棋的机会很少,他们参加比赛也很难跟东方人竞争名次,他们更多的目的无疑是以棋会友,因此创造一个这样的平台是非常有必要性的。事实也可以证明,几乎每天晚上的自由对局室都是爆满的,而且也是欢声笑语最多的地方,毕竟业余棋手的最大爱好就是围棋。第二、志愿者。目前一些大型的赛事或者一些体育产业化程度较高的项目中,志愿者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目前中国的业余赛事中,工作人员基本上是由裁判与财务人员再加一些赛务工作者组成,有时还互相兼任,这样一来直接减弱了赛事与参与者的沟通,如果有不少懂外语的志愿者为参赛选手进行交流服务,比如带他们逛逛围棋书店.介绍一下城市的特色,我想这个满意程度就完全不一样了。顺便说一下,志愿者的寻找并不是很困难的一件事,在目前的大学校园中,希望参加这些大型活动的学生绝对不是少数.他们既想获得参与大型活动的经验。同时又想借机锻炼口语,对赛事主办者和大学生来说都是一举两得的事情,也许,缺乏的就是一座沟通的桥梁。第三、赛后服务。我们在生活中常常谈到售后服务,但是目前我国业余围棋赛事似乎还缺乏这一理念,颁奖完毕,比赛似乎也就结束了.我们同样也可以参考一下日韩的做法。他们会把这次比赛的对局棋谱装订成册.然后配上精美的图片做成一本世界围棋锦标赛的对局集,然后再加上几本围棋畅销书,同时编辑好所有参赛者的通讯录,最后一起送给大家。尽管几本围棋书,几本棋谱对我们来说可能是再普通不过的东西,但是对于不少还是围棋沙漠的国家,这在他们眼中就无疑等同于宝贝,是他们回国后克敌制胜的最好武器。我曾经在比赛后,给20多位欧美以及日韩的好友做过一次电子版的通讯录.也验证了尽管事情微不足道,但收到的效果确实很好。可是,这一切,似乎在我们的赛事中还是一片空白。第四、职业棋手。我国的职业棋手很少光临业余赛事,与外国棋友的交流是在最后一天和冠军下盘对抗赛,并且大盘讲解。而日韩在这一方面却做足功夫.每天安排顶尖棋手给外国棋友进行复盘,应该说4天8盘棋比赛下来.几乎100%的棋手都受到了职业棋手的指点,还安排了由顶尖或一流棋手组成的指导团或者说顾问团。日本有羽根(当时是棋圣)、山田等。而韩国这次“国务总理杯”则更为豪华.每天安排两名棋手,从第一天的大李,到后来的刘昌赫、徐奉洙以及金明完等棋手轮流值班,这个对外国棋手的震撼力应该是非常大的,因为能看到这些职业棋手对于外国的业余棋手来说是非常激动的,更何况亲自复盘呢,不夸张地说对不少人来讲是终生难忘。上述四点,是很典型的,同时也似乎只是冰山一角,尤其是前三点几乎不需要太大成本投入,却能大大提升赛事的影响力和品牌价值,既然花了钱办比赛,谁不想把比赛办得效果更好一点呢?我们的不足可能跟我国才刚刚开始举办大型国际围棋赛事。缺乏经验有直接关系吧。

其实这个题目可以研究的内容很多,完全可以做一篇论文了。今天先简单地向棋友们介绍一下,我觉得我国目前围棋产业发展得很快,有实力的企业看好围棋赛事,愿意赞助围棋赛事的也越来越多,要想办好一个世界型的围棋赛事,首先要对比赛有个正确的认识;其次,与职业赛事不同的是,因为参赛者大部分来自欧美,还要更好地了解一些东西方文化。同时国外的一些世界业余围棋赛事每年都会推出一些很有借鉴价值的做法.我们可以对其研究,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围棋绝不仅仅是竞技,竞技以外的文化和赛事研究同样值得我们每个围棋爱好者去研究,欢迎各位棋友多多指点!

猜你喜欢
业余棋手锦标赛
“披萨锦标赛”
2022.02二月羽坛:洲际锦标赛纷纷上演
British Beard Championship英国胡须锦标赛
2019年下半年男子棋手等级分
为业余棋手诊脉
遮荫有方等
业余棋手错觉
业余棋手的错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