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刑事法院的逮捕令

2009-03-20 04:15赵灵敏
南方人物周刊 2009年11期
关键词:达尔富尔巴希尔逮捕令

赵灵敏

独裁者不会忌讳“严正”抗议,却会害怕正义的审判。人类对于文明的追求终于超越了国家主权的樊篱,这就是活捉萨达姆等事件的真正意义

3月4日,总部设在荷兰海牙的国际刑事法院第一预审分庭向苏丹总统巴希尔发出逮捕令,这是国际刑事法院首次对一个国家的现任元首发布逮捕令。

此前,联合国塞拉利昂特别法庭曾审判利比里亚前总统泰勒,海牙国际法院曾经审批过南斯拉夫前总统米洛舍维奇。

第一预审分庭的三名法官决定,巴希尔将面临5项危害人类罪和2项战争罪的指控。但法官同时指出,检察官未能就巴希尔的灭绝种族罪指控提供合理的依据,因此法庭对此不予支持,但检察官在未来仍可提交额外证据,并要求在逮捕令中加入灭绝种族罪的指控。

在国际刑事法院发出逮捕令之后,巴希尔当天傍晚身着军服,乘坐敞篷轿车,在喀土穆街头缓缓行进,他表示苏丹不会屈服,苏丹之所以成为目标,是因为它不肯向殖民主义屈服。第二天,巴希尔主持召开内阁特别会议,宣布驱逐10个外国非政府组织出境,同时解散两个苏丹非政府组织。

现年54岁的巴希尔出生于苏丹北部尼罗河省的一个农民家庭,高中毕业后考入瓦迪西纳军事学院,此后从军。1989年3月,因为反政府的激进伊斯兰政党退出了政府,苏丹发生了严重的政治危机。6月30日,时任第八步兵旅旅长的奥马尔•巴希尔准将以“拯救国家”为口号发动军事政变,推翻民选政府。此后,巴希尔取缔一切政党,组建了以他为总理的军政府。1993年10月16日,巴希尔改任总统,执政至今。

而自1956年1月独立以来,苏丹政治生活中的一个大难题就是达尔富尔问题。达尔富尔位于苏丹西部,在这里,信奉伊斯兰教的阿拉伯居民与信奉基督教和原始宗教的黑人居民经常发生武装冲突。2003年2月,由达尔富尔地区黑人居民组成的苏丹解放军和正义与公平运动两支武装,以政府未能保护他们免遭阿拉伯民兵袭击为由,展开反政府的武装活动,要求实行地区自治。武装冲突造成大量人员伤亡,100多万人流离失所。

而针对巴希尔的逮捕令,和苏丹政府军在达尔富尔的军事行动密切相关:国际刑事法院第一预审分庭的法官指出,苏丹总统巴希尔及其他政治和军事领导人,在2003年同意实施一项平叛行动计划,核心内容之一就是对达尔富尔地区被认为与武装团体有密切联系的平民进行袭击。

向苏丹总统发出逮捕令在世界人权史上意义重大。联合国主管法律事务副秘书长汉斯•科雷尔说得很明确,历史上犯了战争罪和危害人类罪的人大多数没有受到惩罚。设立国际刑事法院的主要目标之一,就是发挥有效的吓阻作用。

以前,独裁者和刽子手往往以国家主權和奉命行事为由,对自己煽动种族灭绝行动,发动族裔清洗运动,在武装冲突中杀害、强奸和残暴伤害平民等罪恶行为,进行辩护,并往往能成功逃避责任。但近些年,国际社会终于不再容忍这些残暴行为,而是开始认真追究责任,这对那些肆无忌惮做坏事的人是一个最有力的约束,因为独裁者不会忌讳那些“严正”抗议,却会害怕正义的审判。人类对于文明的追求终于超越了国家主权的樊篱,无远弗届,这就是审判米洛舍维奇、活捉萨达姆等事件的真正意义。

显然,即便是那些同情巴希尔的人,也很难否认他所涉嫌犯下的罪行。于是,逮捕令的正当性成了争议焦点。第63届联大主席布罗克曼3月5日在日内瓦的记者会上表示,国际司法要想取信于人、实现和平目标,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从起诉那些强权国家的人开始,而不是小国家。

这些说法都有相当的道理,但正如我们不能以抢劫犯没有归案就觉得杀人无罪一样,正义的完全实现是一个漫长、渐进的过程,人们不能对此采取机会主义的态度:有人在国际法庭告拉姆斯菲尔德,国际法庭就是伸张正义的;有人告阿拉法特,国际法庭就是西方的傀儡;有人告以色列,国际法庭就是伸张正义的;现在国际法庭通缉苏丹总统,国际法庭又变成邪恶的。对于死于苏丹政府军枪下的无辜平民,针对巴希尔的逮捕令当然是正当无比的。

但是,从现实层面看,国际刑事法院恐怕短期内很难将一个在任总统逮捕归案。目前,安理会5个常任理事国中有3个(美国、中国和俄罗斯)尚不是国际刑事法院成员国,缺少三巨头的合作,很多事情难以开展。而巴希尔采取的是不予理睬和拖延的策略,盼望最后不了了之。

但这关系到国际刑事法院的权威,反正逮捕令不设时限,发出了便不撤销。逮捕的过程可能需要两年甚至15年。目前,不少苏丹的昔日盟国已经悄悄地疏远了苏丹,起码没有一个非洲国家政府公开对国际刑事法法院的这一逮捕令提出批评。

一个无法否认的事实是,苏丹总统巴希尔的日子会越来越难过,极可能在可预见的未来被送往海牙接受审判。

猜你喜欢
达尔富尔巴希尔逮捕令
土法院对居伦下逮捕令
南非突然禁止苏丹总统离境
苏丹总统访埃及
联合国安理会通过关于达尔富尔问题的第1769号决议,苏丹政府宣布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