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知

2009-03-20 04:15
南方人物周刊 2009年11期
关键词:钱德勒中子星夸克

小 庄

寻找夸克星

夸克星存在的最大意义是,我们可以通过观察它们了解大爆炸之后极短时间内发生的事情。如果夸克星真的存在,则可能给人类探寻宇宙早期的秘密打开一扇新的窗口

“夸克”(quark)一词的出现,本就是粒子物理界一段佳话。

上世纪60年代早期,美国人默里•盖尔曼(Murray Gell-Mann)在研究质子分裂中发现,质子和中子只能是由更小的3个粒子组成,否则无法遵循简单的守恒。这些粒子先被命名为“k-works”,后又缩写为“kworks”。1963年3月的一天,盖尔曼突然在詹姆斯•乔伊斯的《芬尼根的守灵》中读到了一句话“Three quarks for Muster Mark!”觉得这个3用得恰到好处,正好符合自己对新粒子数的预期,而且quarks的发音和kworks相似,就索性从乔大师那里把这个词借过来用了。但以上也许只是说法之一,也有猜测认为,quarks的另一个来源乃是德语so einQuark,意为胡扯、真无聊。倘若如此,足见命名者多么的幽默反讽了。

无论如何,最初预言的3种组成质子或中子的更基本单元分别被叫做了上夸克、下夸克和奇异夸克,是由盖尔曼和另一位物理学家各自独立发现的。而后在1974年和1977年,分别又有人预言并证实了粲夸克和底夸克的存在,直至1994年,最后一种顶夸克也得到了实验的确认(去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中的一半即与此有关)。至此,夸克家族的基本成员被定为6位。

这6个家伙的生活作风比较特别,喜欢抱团出现,也就是说,从一开始就没有谁看到过自由活动的夸克。已知世界中,那些和强作用有关的粒子——无论它是实验里撞出来还是高能宇宙射线里带过来的,都统統要由若干个夸克组成。而且它们中的顶、底、奇、魅四位还特别不安稳,动不动就搞衰变,变成上、下两位的样子。

大家都知道,物理学家们都很牛,而且个个都有一副牛脾气,所以,他们从最初就打定主意,不管如何,一定要看看单个儿的夸克长得什么样,是不是和自己心目中的一致。

但是,在地球上找到单夸克几乎是一件不可能的任务,必须将眼光放到遥远浩瀚的宇宙中去。哈佛史密松天体物理中心的杰里米•德雷克(Jeremy Drake)提出了一个“夸克星模型”,让这件工作有了盼头。2002年,美国国家航空局(NASA)公布了来自钱德勒X射线天文台和哈勃望远镜的观察数据,显示有两个不同寻常的天体,原被认为是中子星,却在特性上有出入:第一颗名为RXJ1856的恒星位于南冕星座,距离地球约400光年,它的直径只有7英里,为普通中子星的一半;第二颗名为3C58的恒星位于仙后座,距离地球约1万光年,温度比中子星的预期值低2倍。所以,德雷克提出,它们更有可能是中子星继续演化而成的夸克星。

中子星是超新星爆发之后形成的密度极大的一种恒星。在超新星爆发过程中,若核心密度足够大,便可顶住中心核的坍缩,维持在中子星状态,若顶不住则可能变成黑洞。而第三种可能是,压力不够大到成为黑洞,就变成某种夸克星或者奇异星。这几年来,不断有研究声称发现了夸克星,但都只是基于种种蛛丝马迹的猜测。

2006年9月18日,钱德勒X射线天文台观察到了创纪录的超新星爆发——距离太阳系2.38亿光年的2006gy,惊讶地发现其亮度比典型恒星爆发要亮上100倍,这意味着释放出了非常巨大的能量,这些能量可以将中子星的外层以接近光速推进到空间,撞上了原超新星的残骸,并剧烈地发光。加拿大卡尔加里大学的两位天体物理学家认为,这个过程也具有形成夸克星的嫌疑。

而在数周前,香港大学的郑广生等人在著名的arxiv网站上发表文章,提出大麦哲伦星云的SN 1987A也应该被列入候选名单。根据理论模型,中子星诞生的过程被认为伴随有单独的中微子爆发。这个团队声称,在检验两个中微子探测器(位于日本的Kamiokande II和位于美国的Irvine-Michigan-Brookhaven)的数据时,发现SN 1987A曾有过两次单独爆发,而且中间有明显间隔,他们认为第一次爆发是中子星形成,数秒后的第二次爆发则是它继续坍塌变成夸克星的迹象。

夸克星存在的最大意义是,我们可以通过观察它们了解大爆炸之后极短时间内发生的事情。在那个时期,宇宙处于一片高密度夸克物质所组成的海洋中,温度高达万亿摄氏度。如果夸克星真的存在的话,则可能给人类探寻宇宙早期的秘密打开一扇新的窗口。

猜你喜欢
钱德勒中子星夸克
大型强子对撞机发现3 种新奇异粒子
来一勺中子星
核子的內禀海夸克模型波函数的研究
钱德勒,漫长的告别
钱德勒:大多数人要用半生的精力来保护从未存在过的尊严
两大团队同时预测四夸克重粒子存在
双中子星合并,又见引力波
“金箍捧”与“中子星”
利用BS方程研究由两个粲夸克构成的双夸克的第一激发态
艾尔弗雷德·D·钱德勒:战略管理领域奠基者